APP下载

提升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探讨

2016-05-30周娟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提升语文教学措施

周娟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學中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文学内容个性化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实际案例,对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鉴赏; 提升; 措施

语文作为学生教育阶段中重要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文学鉴赏的能力,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此时的高中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生活阅历上都已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积累,对于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能够较好的进行阅读,在教师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优势性的条件。文学鉴赏是指以文学欣赏活动作为读者研究的对象,它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审美意识,读者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从而引发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得到审美享受,领悟文学作品中作者隐藏的思想内容。而在语文教学中恰好需要学生掌握到这一文学鉴赏能力,才能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出相应的分析。

一、设计合理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对于高中生来说,文学作品的内涵较为丰富,是初中生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领悟。其次,文学作品中大多数内容都不会表露在文章层面上,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者习惯性的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文字里边,采用各种间接描述的写作手法促使读者在阅读时很难轻易的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深意。因此,在这种文学作品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隐藏的内容进行探索时可以设计出符合文学作品内容的情境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感受,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假装自己就是作者或文中的人物,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会采取怎样的一种态度,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性的理解作者或人物的所思所想。例如在讲解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这一诗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毛泽东在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段的风景描写进行设身处地的想象,假设自己是作者,在当时这样一种景色下自己的心情是怎么的,在面对祖国壮丽的山河景色时心情又是怎样的,促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心境,更加深刻的理解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豪情。

二、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高中生与生具有的优势。在阅读中,想象力是读者能够自由游走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工具,在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要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1]正如叶圣陶作家所说,高中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很多内容都是难以以情境模式实现再现的,而这一类的内容就恰好需要学生积极的发挥自身想象力的优势,只有尽最大程度上的结合内容去想象才能领悟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歌中面对“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段的讲解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这一段进行想象,结合课文的理解,由学生自由想象面朝大海的生活场景,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春暖花开”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到作者对“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

三、加强学生对文章精华部分的细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别文学作品的阅读性。文学作品在阅读中具有精读和泛读两种形式[2],例如像小说类型的文学作品便可以采取泛读的方式,而在体现文章特色和包含作者情感的地方就需要采用精读的方式,通过文字反复的研究,细细的品味,理解文章中突出色彩的亮点之处,才能较好的理解整篇文章要表达的意义。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提前掌握好每篇文章的亮点之处,例如像《鸿门宴》这一类的文章,它的亮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对鸿门宴上斗争的描写,但有的文学作品,例如小说《百年孤独》中的亮点单独看平淡无奇,放在文中结合上下文一起看又具有着奇妙的感受。

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的语感

语感是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比较直接并且快速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学属于语言艺术一类,教师在引导高中生阅读的过程中,特别是对诗歌或韵律感极强的文章,更需要注意学生语感的培养,它是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体验到语言文化的妙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感,就必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直觉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要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引导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情况和实际的感受,将这些体验带入文中,从而享受语言带来的乐趣。

五、积极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仅是通过阅读的途径来突显,同时与不同的人进行知识上的交流、生活阅历上的分享和思想情感上的碰撞都是可以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途径。在文学鉴赏中,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体验角度和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内容形式较为丰富的交流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可能会觉得毫无趣味,但如果该学生在阅读了一篇其他已经写过评价和感悟的文章时,就会根据他人的评价引导着发现文章中隐藏的涵义与语言上的妙处,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才能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合理的情境教学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同时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阅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一凡.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15,(2):96-96.

[2] 苏志华.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8):138.

猜你喜欢

提升语文教学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