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简化条件法的教学改革
2016-05-30王珍玲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普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门编程语言,课程内容学习的扎实程度,对学生编程思想的形成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就基于简化条件法的教学设计思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践证明,运用简化条件法进行教学改革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教学改革;教学设计;简化条件法;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c)-0000-0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普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多年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记、难理解,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作为每位教师的己任。
1 简化条件法的基本原理
简化条件法是美国教育技术学家瑞格鲁斯(C.M.Reigeluth)教学细化理论的运用。对于教学内容较多的课程、具有复杂认知结构或复杂认知任务的教学,运用简化条件法能够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所谓简化条件法即教学细化理论的实施和运用,是对教学的整体知识结构先为学习者勾画出一个学习内容的轮廓,但暂时不给出具体细节的描述,在后续的教学中再对每一个学习细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讲解。这样可以避免学习者从一开始就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记忆枯燥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从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在后续教学中对每一个学习细节的不断展开和描述中,使学习者掌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 简化条件法的基本原则
简化条件法是一种先整体再细化的整体论方法。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先给出使学习者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对学习任务虽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条件,这样,由于开始时简单易学易记,从而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又由于一开始学习者就能够看到学习任务的整体概貌,可使学习者避免盲目、机械地学习;再者由于学习者能够从知识的概貌中体会到,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并能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简化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4点,教学内容要使学习者体会到:有代表性、有应用价值、能激发动机和简单易学。
3 运用简化条件法的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编程工具语言C语言基本元素、语法规则,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掌握编程技巧;培养学生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到编程实现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C语言的特点是:概念多、内容多、知识点多,符合简化条件法所提出的适用任务。
依据简化条件法,首先要列出教学任务所涵盖的所有内容的框架以及需要的条件,同时确定一个最初教学任务的最简单版本作为教学起点,然后根据先整体再逐步细化的简化条件法原理,将每一个教学任务中被简化掉的细节部分再添加到后续的教学环节中,从而产生越来越复杂细化的教学中级版本,直到形成最终的与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版本。
根据简化条件法的基本原理,将C语言课程的总体框架组成分成五部分:单词、语法、语句、自然段(程序段)、文章(C程序)。这一课程体系思想即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课程的局部性特征。所以这一体系思想既可以灌输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到讲授的每一部分课程内容,甚至每一堂课之中。
⑴教学起点初级版本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虽然是面向计算机的一种语言,但同时也具备着和自然语言很多相似相近之处。C语言同样是由语言的两大要素组成:单词+语法。在教学设计的初级版本中,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单词”(关键字)部分,它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记忆简单,容易理解的特点。
⑵教学的中级版本
在教学的中级版本中,教学任务在于组成C语言语法部分的学习。在初级版本的基础上,如何将组成C语言的单词(关键字)部分,组织成C语言的语句形式,如何将相关的C语言语句组织在一个自然段(程序段)中,是教学的中级版本的教学任务。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体现了从初级版本到中级版本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体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体现了形成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体现了教学任务的实用性。教学中学生能够从自己熟知的自然语言形成的脉络中得到启发,逐步从初级版本中掌握的看似没有关联的零散单词(关键字),向C语言的语句、程序段方向扩展。
⑶教学的任务版本
在教学的任务版本中,教学任务在于编写C语言程序的学习。在中级版本的基础上,如何依据实际问题的要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将C语言的程序段所解决的问题,用C语言的一篇文章(一个C程序)描述出来,是教学的任务版本也是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由于有初级版本和中级版本作为知识的铺垫,达到任务版本的教学要求就变得相对容易,水到渠成。
4运用简化条件法的教学案例
C 语言循环部分,大多数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如下:什么是循环、while循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for循环语句、循环嵌套、几种循环的比较、改变循环的执行状态、循环程序举例。这一顺序安排只是将循环中所要学習内容,按照知识点内容依次进行展开介绍,并没有体现各个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C 语言循环部分为例,说明运用简化条件法设计教学案例,分析如下:
⑴教学起点初级版本。介绍循环部分涉及到的关键字(单词):while,do,for,break,continue。在这里只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循环部分需要用到的有限的关键字,而不对关键字具体的使用进行详细介绍。学生掌握起来简单易行。
⑵教学的中级版本。自然段的描述——循环部分的描述形式(语法规则):什么时候使用循环;程序段落while循环、do……while循环、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形式;break、continue在循环中的使用;循环嵌套的语法规则。在这里通过知识的层层细化,精细加工,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循环的使用方法。
⑶教学的任务版本。一篇关于循环的文章——循环的应用(程序设计):利用循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在这里通过简化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掌握循环的完整知识体系结构。
按照简化条件法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借鉴熟知的自然语言的语言结构,理解计算机语言,能够从对知识简单的任知逐步发展到对知识复杂全面的认知和掌握。
5 结束语
简化条件法强调知识认知过程的循序渐进、精细加工过程,对于知识点多、知识内容多、认知结构复杂的课程,运用简化条件法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从简单的知识框架的学习,逐步扩展到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的理解掌握,从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践证明,将简化条件法运用到C语言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编著.C程序设计(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张祖忻,章伟民,刘美凤.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珍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新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