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概念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作用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2016-05-30周明娜

科教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自我概念干预措施

周明娜

摘 要 目的:研究友谊质量和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危险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某中专学校中抽取4个班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157名危险行为易感青少年。结果:该校青少年危险行为检出率为14.0%,回归分析中控制自我概念后,友谊质量共解释总变异量的35.5%。结论:中专青少年危险行为广泛存在。自我概念在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初步探讨了从自我概念角度干预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危险行为 自我概念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7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self-concept and dangerous behaviors among college of teenager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ng and intervening adolescent dangerous behaviors. Methods: A total of 157 students were extracted used questionnaires from four classes from a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in Wuhan. Results There were susceptible populations of dangerous behaviors (14.0% ). While self-concept controlled, friendship quality interpretation variance is 35.5%. Conclusion: Various types of dangerous behavior exist among college of teenagers. Self-concept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to full play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and dangerous behavior. Finally, countermeasure of intervention by self-concept on dangerous behaviors among teenagers is preliminary discussed.

Key words risk behavior; self-concept; intervention measures

危险行为是指威胁到个体身心健康的行为,部分国内研究者称之问题行为、台湾学者称为偏差行为。它是指不符合社会期待,偏离正常健康生活状态,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健康威胁的行为。国内学者叶季成认为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青少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简称为“青少年危险行为”,对危险行为的分类,研究者有争议,一般认为它包括吸烟/过度饮酒;违纪/违法;自伤/自杀;不健康饮食/运动减少;攻击/暴力;无保护性行为。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和升学就业压力的递增,青少年危险行为逐渐增多。①季成叶(2007)对我国18个省中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发现14.5%检出率。已有研究显示,我国中学生危险行为广泛存在。②③④

青少年期是个体走向独立自主、建立自我统一性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观,行为冲动逆反。同时也面临很多外界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冲突,青春期亲子矛盾,性心理的萌动,都给青少年心理造成各种冲突,容易出现各种危险行为。危险行为会抑制青少年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发展。研究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呈现状况、有关的原因以及病理心理机制,并进行有效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是必要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社会文化环境、个性心理及生物遗传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危险行为的发生,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同伴关系欠佳的青少年容易出现危险行为;⑤同时,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自我概念的重要阶段,出现危险行为的青少年在自我概念上常常表现出更多问题。已有研究中同伴友谊和自我概念对青少年危险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引入友谊质量及自我概念两个变量,验证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为学校和临床工作者在干预青少年危险行为时提供参考的建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湖北省武汉市某中专学校抽取185名学生,一共收回169份问卷(男生57份,女生112份)发放问卷,问卷包括:(1)中南大学姚树桥编制的《青少年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2)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3)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林氏修订版)。

采用spss16.0完成问卷统计工作,统计方法包括:(1)描述性统计分析;(2)中介变量检验,即采用温忠麟等人例举的三步法对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检出率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出现危险行为的比例为14%,说明青少年危险发生率处于相对中等水平;其中,比例最高的是不健康饮食或运动减少行为(6.4%);比例最低的是吸烟饮酒行为(1.2%)。对男女青少年在危险行为各维度的t检验发现,男女青少年在危险行为的表现上差异明显(t = -2.93,P<0.01),男生危险行为出现的比例高于女生;其中,男生出现吸烟饮酒及违法违纪行为的情况显著高于女生(t = -3.26,-3.24,P<0.01)。

2.2 自我概念在友谊质量和青少年危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介作用模式示意如图1所示,友谊质量假设为X,青少年危险行为假设为变量Y,自我概念假设为M。采用SPSS处理数据,并用温忠麟等人的三步检验法进行自我概念中介作用的检验。

从表1的回归分析可知:

(1)在回归方程一中,友谊质量对自我概念的回归系数为0.585(p<0.001),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34.2%。

(2)在回归方程二中,自我概念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557(p<0.001),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31.0%。

(3)在回归方程三中,第一步回归中友谊质量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499(p<0.001),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24.9%。第二步回归中,友谊质量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回归系数减小为-0.263(p<0.001),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35.5%,比友谊质量作为单独变量时所得结果增加了10.6%。这说明在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过程中自我概念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3 讨论

3.1 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率

本研究一共实测了四个班级年龄区段为14岁至16岁的中专生,回收的169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57份。在这四个班级当中,表现出危险行为的被试有22名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4.0%,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率处于相对中等水平,说明了在青少年学生出现危险行为较为普遍。在这些危险行为中,不健康饮食或运动减少行为的发生率最高,占总人数比例为6.4%,危险行为领域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现代社会人们容易忽略这些危险行为,但日积月累,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人们应该广泛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去监测、预防及干预这些威胁健康的行为。

3.2 自我概念在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时,自我概念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结果与其他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其他实证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如周宗奎(2005)等人发现朋友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自我概念发挥着中介作用;⑥王艳辉(2009)等人研究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间接影响自我伤害过程中,自我概念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⑦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看法的综合,它有自我引导,自我解释,自我归因的作用,人们面对事情时在多数情况下会采取与自我看法一致的方式行动。⑧因此,对于有着正向自我概念的青少年在遇到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时,会根据自身形象的观念,拒绝与自身一贯行为方式相背的行动,因而出现危险行为概率更低。相反,若青少年认为自己行为不良、名声不佳,自尊水平低时,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面对,这样容易发生危险行为。所以,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也要考虑自我概念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和行为导向作用。自我概念部分中介作用的发现,既丰富了友谊质量、自我概念以及青少年危险行为方面的研究,更清晰地展现各影响因素对危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又给学校及临床工作者进行干预实践工作提供了方向。

3.3 从自我概念角度干预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措施

自我概念中介作用的发现,提示了研究者或临床工作者可从认知层面着手,改善青少年的社交认知及自我看法,从而有效处理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根据笔者的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的经历来看,八成以上的青少年来访者寻求心理帮助根本原因是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当事人自我概念消极,周围人疏远的态度容易让他们怀疑自己的性格和价值。长久处在较低友谊质量水平的青少年,缺乏亲密好友,或者人际关系冲突不断,他们自我概念会受影响,渐渐怀疑自己不够可爱,不讨人喜欢,不值得被同伴喜爱,而这些消极情绪又因为缺乏亲密好友倾诉,难以排解,内心感到压抑,出现抑郁情绪。长久处在这种状况下,青少年做出暴饮暴食、攻击、自残等危险行为的可能性更高。改变个体周边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很困难,不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干预者除了对青少年教授社交技巧外,还可以间接地从自我概念这些角度开展工作,聚焦于来访者的认知调节,引导其进行外部归因,“自己的性格、行为只是与当前环境不相符”。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环境,如,“每个人都在成长,经历挫折,不断完善自己,以后会遇到更多、更好的朋友”,修正不良同伴友谊的影响,逐渐改善个体消极的情绪及观念。简而言之,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调动青少自身的资源,聚焦于青少年自我概念对外部环境信息选择性吸收功能,激发动机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之成为青少年正常发展的保护因素。⑨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社交的主要场所,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周在学校度过的时间长达50~60h,学校环境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挥重要影响。自我概念中介效应的发现,提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和人际关系,培养对待缺点和不足正确的态度,正确看待人际关系中的困境,不采用自我放弃,冲动暴力或吸烟饮酒等行为方式解决问题,引导青少年发掘自身的优点和潜力,建立自信心,形成积极清晰的自我概念。另一方面,学校相关工作者还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危害,教会青少年学生积极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最终,使青少年形在成积极清晰的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明白何种行为方式适合自己,做出明智的行为选择。

社会环境和文化也对青少年危险行为产生影响,例如,近几年的校园青春电影中,男女主角都经历过堕胎/违纪暴力/吸烟酗酒行为,这在不知不觉中会传递一个信号,这些行为是校园青少年的普遍行为,甚至是一种彰显自我个性的生活方式。这会引起生活中青少年的内隐模仿学习,导致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媒体中出现的消极青少年形象,甚至在不知不觉成为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当遇到适宜环境,青少年很容易做出类似的危险行为。社会和政府部门应当谨慎考虑各类信息和文化产品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和行为的影响,注重建立和宣传正面积极的青少年形象,引导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了解健康有效的行为模式。

4 结论

本次调查对自我概念在友谊质量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中介检验研究可得:(1)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率处于相对中等水平,男生危险行为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女生,需采取积极措施对青少年危险行为进行干预。(2)当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时,自我概念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可为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3)从自我概念角度干预青少年危险行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它提示相关人员可通过引导青少年建构积极清晰自我概念,发挥自我概念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导向功能,以抵御不良人际影响。

注释

①⑨马惠霞,张建新,郭念锋.青少年危险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103-106.

② 郭亚文,周祖华,何永频,等.静安区2001与 2004学年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结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33-735.

③ 薛青,朱俭.上海市松江区部分大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35-37.

④ 孙江平,陈晶琦,宋逸,等.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报告(四):日常饮食和体育锻炼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82-484.

⑤ 孙莉,朱鸿斌,张成云,等.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69-1072.

⑥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37(6):776-783.

⑦ 王艳辉,张卫,彭家欣,等.亲子依恋、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9.29(5):56-61.

⑧ 杨槐,王江华.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9.2:65-70.

猜你喜欢

自我概念干预措施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基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自我概念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强迫症现状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高职生网络依赖的不良症状与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