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区传统农耕工具的文化内涵及传承

2016-05-30李明风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传承

李明风

【摘要】:武陵山区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传统农耕工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实用哲学和遵循自然的创造精神的农耕工具文化内涵,是武陵山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瑰宝,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武陵山区;传统农耕工具;文化内涵;传承

武陵山区, 指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中部,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这里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北连关中,南达两广,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这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11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8%,是西南历史上影响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这里山脉连绵,水路纵横,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我国山地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世代居住在武陵山区域的先民,在吸收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继承本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山地耕作实际,创造出了一套与中原地区农具有联系由于区别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具系统。这些农具世代沿用至今,成为武陵山农耕文化活的灵魂。

一、武陵山传统农具种类及特点

(一)传统农具的种类

武陵山区幅员辽阔,由于地形限制,各地区之间既相互沟通,又相对封闭,区域语言、文化等等各不相同。对于品目繁多的农具,在整个武陵山区存在着“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一物多名”、“多物一名”的情况,各种农具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更是无从掌握。本文仅以在该区域较为定型的农具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农具在农业生产不同阶段的用途,可以大概将其分为火耕与开荒农具、翻地农具、施肥与水利农具、平整土地农具、播种栽秧农具、田间管理农具、收割农具、贮存加工农具等。

火耕与开荒农具有铁斧、砍刀、插撬、挖锄、鹤嘴锄等;翻地农具有踏犁、铁口锄、曲辕犁及犁桦、犁杆、犁扣、犁盘、打脚、爬索、枷档等曲辕犁部件等;施肥与水利农具有钉耙、粪篓、扁担、粪槽、引水木槽、水车、鱼棚等;平整土地农具有石耙、踩耙、木耙、铁耙等;播种栽秧农具比较少,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用来点种的尖木棒和改良的铁尖木棒;田间管理农具有木锤、泥篁、小薅锄、板锄、竹绊刀、铁绊刀等;收割农具有镰刀、摘刀、谷箱、箩筐、晒耙、晒席、簸箕、禾晾、连枷、木捶、炕箩等;贮存加工农具有谷囤、仓房、手碓、脚碓、水碓、石磨、水碾、茶碾、揉茶机等。

武陵山区的农具种类繁多,古今掺杂,各种农具并存。尖木棒是火耕时代的产物,人犁等是粗耕时代的残余,而曲辕犁是很晚才出现的。不少农具都是从中原地区传进来的。

(二)传统农具的特点

1、木质为主,以轻巧取胜

所有农具取材制造容易,木质农具占有较大比重。铁制农具较少。大多数近代传统农具为纯木结构或木铁结构,使用的优质木材取材容易、经济耐用,且便于维修。如耕作农具中,除铧尖、壁等易磨损部为金属外,犁托犁踵等大部分为木质,有的地方为防止磨损,亦仅包上块铁皮,这就使得传统农具价格低廉。木材往往就地取材,都用当地所产的质轻的柏树、黄桑木等制成。一般可用七八年,多则可用二十年。

2、结构简单,以实用为主

农具结构简单,不少农具设计科学合理。传统农具是由简单的古农具经历代改进演化发展而来,有些古农具的发明是受自然现象的影响或模仿人体的某些功能,这些工具在使用和改进的过程中,虽还谈不上进行力学分析及科学测试,但有许多传统的定型农具均是在武陵山区长期同自然界的斗争中总结试验和改进的,并且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也总结出了各种制作要领、秘诀等,如武陵山区地区犁的形状与壮族使用的牛犁大致相仿,但犁梁则较长,且犁头很小,犁口是鸭嘴形(附近壮族使用的犁口是鸡嘴形)。因当地的水田泥浅面窄,所制的耙架要比汉区低窄一些,耙齿也短小一些;小田锄、禾剪等都是是适应山地地形和梯田耕作的产物。

3、一物多用

在武陵传统农业的各细小环节均有与之对应的各种农具,以适应不同的农艺要求。而且有许多农具不但配套齐全,又相互通用,如  可用以挖土、扒土、培土、中耕、修畦、積肥、种菜等,如木扒可用作扒土、扒肥、修畦。在武陵传统农具的这一系列的特点中,更注意人的因素,即同样一种农具,利用不同的姿势和角度,使用不同的力量,即可完成各种不同的作业。

二、武陵山区农耕工具的文化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实用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彭金山教授把中国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1] 武陵山区农耕工具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是武陵山区先民几千年来制造、改进和使用农耕工具生产的实践,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相同哲学意蕴。

当中原地区的农耕工具传到武陵山区以后,武陵山区先民根据武陵山区农业耕作的地理环境、水利条件、气候、土壤等因素对农耕工具不断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山区农业耕作的特点,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丰衣足食,保证了一代代武陵人的生息繁衍。

在制造和改进农耕工具的选材上,武陵山区先民秉持着“取于自然、好用赖用、扛运方便”的原则。例如,武陵山区农业耕作所用的犁和耙,除了翻地的犁铧和平整土地的铁耙用少量的铁以外,整个农具骨架都用的木材。制造犁和耙选材为了达到好用赖用、扛运方便的目的,通常选用柏木作为木料。使用晾干过后的柏木制造的犁和耙不仅木质坚硬赖用,而且质量轻便于在山区梯田田埂上行走扛运。再如打谷子用的挞斗,除斗底用两块柏木作为托泥板便于拖拉转向外,其余则使用木质密度小但赖拍打的干泡桐板制成,这样制造的挞斗质量轻便于扛运。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实用哲学。

(二)遵循自然的创造精神

武陵山区传统农耕工具的制造和改进過程还体现为遵循自然的创造精神。首先,武陵山区传统农耕工具的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科学合理,用起来方便较为省力。例如,农产品传统加工工具的石磨、脚碓等就利用了杠杆原理工作的,用起来虽有些费劲,但能很好地进行农产品加工。其次,利用自然能源做工制造农具。比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建水碾和水车,用水能作为动力驱使水碾和水车运转进行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灌溉。再次,同类农具根据功能不同而具体构造也不同。例如背篓,有背小孩的背篓,是为了方便小孩坐而用竹子编织成驼背型的背篓;有背果蔬的背篓,是为了通风而用竹子编织成有一定缝隙的背篓;有背米的背篓,是为了防止漏掉细小谷物而用竹子编织成细密的背篓。所有这些体现了武陵山区先民在农耕工具制造和改进过程中遵循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精神和智慧。

三、武陵地区农耕工具的文化传承

(一)创建建农耕工具文化博物馆

武陵山农耕文明以农耕工具为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区域农耕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武陵山区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渐行渐远;农耕时代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式各样的农具,有的为新式用具所代替,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则毁损消逝,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有的农业工具制作技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因此,开发利用好武陵山区丰富多彩的传统农具,收集整理古旧农具和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留住武陵山区人乡土文化的“根”、情感和乡愁的需要。

为此,可在武陵山区主峰所在的铜仁市建立武陵山区农耕文化博物馆,广泛征集或收购武陵山区农村历代古旧农具,抢救性地挖掘收集闲置、破败和濒临消失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物,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器具原处风貌;对符合申遗条件的农具及时进行申报,分门别类地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名录;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对武陵山传统农耕器具的制作、使用过程进行影像记录,作为农具实物展示的重要补充,让后人了解武陵山区先民发明和传承的优秀农耕技术、深厚的农耕历史和悠久的农耕文化。

(二)发展传统农具体验乡村旅游

武陵山区至今还是国家连片贫困地区,区域内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利用自然风光、多彩民俗和大量保留完好的传统村落等优势资源发展山地旅游,是该区域实现脱贫攻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中,增加农具和农耕体验项目,是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和让游客获得深层体验的有益探索。

传承农耕文化是繁荣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灵魂。[2] 乡村旅游,不应只停留在看村居、走村路、吃农家饭、住农家乐的表象层面,应该引导游客更深刻地了解和体验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是农耕文化的根基,而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农具文化,更是农耕文化的灵魂。不管是发掘乡村旅游景点,还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重视农耕文化尤其是农具文化的挖掘。比如,在乡村旅游中,可以开发农具展示项目,如展示农村各种器具及其功用,师傅可以现场操作,并将各类器具生产出来的食品、生活用品、工艺品等作为旅游商品进行销售。使得农具文化对游客来说,可以看,可以摸,可以吃,可以带走。

(三)创建农耕工具文化主题公园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静态展示,又要注重其动态体验新开发。[3] 在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开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农具体验为主体的集观赏、体验、参与及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农耕工具文化主题公园。在里面可以设置古代农业区、近代农业区、未来农业区等主题区,各区建筑形式模仿古代村落、近代村落建设,未来模拟村落则要充分展示前沿的现代农业工具及其科技。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穿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衣服体验中国农具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真实体验在当时的条件下整个农业生产生活活动。如古代农业区,你可以体验男耕女织的生活,也可以通过磨坊、油坊、粉坊、豆腐坊进行农产品加工体验,还可以体验打场、堆柴垛等农活。

在各主题区,游客可以浏览武陵山农具文化几千年的演变历程,也可以在模拟的实境中穿越到各个历史时代的农村;可以感受古今农具制作和使用者的勤劳和智慧,也可以忘掉城市的喧嚣与烦恼;可以体验到一种纯生态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可以带回有机蔬菜、蘑菇、柴鸡、柴鸡蛋各种绿色生态的食物。

四、小結

武陵山区传统农耕工具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有效满足了特定地域农业生产生活的需要,具有“木质为主、以轻巧取胜,结构简单、以实用为主,一物多用”的特点,其制造选材、结构构造、使用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实用哲学和遵循自然的创造精神,具有特定的农耕工具文化内涵,是武陵山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瑰宝,可通过创建建农耕工具文化博物馆,发展传统村落农具体验乡村旅游和创建农耕工具文化主题公园加以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彭金山. 《中国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 《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夏学禹. 论中国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年第3期.

[3]廖光萍.简论乡村旅游开发中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J].(農村发展)农业经济,2014,08.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传承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