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民生体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016-12-16朱晓红李燕
朱晓红+李燕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民众体育参与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从经济发展;体育健身参与意识;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体育公共服务产业;弱势群体体育参与这几方面进行制约因素分析,目的在于完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更好实施,提高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建设的发展,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武陵山区 民族村寨 民生体育 制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1—0093—03
武陵山境内沟壑纵横,山多地少,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村寨,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这里的民族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民族聚居区呈现出城镇化建设,村寨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体育锻炼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民生体育”是关心群众的生计,关照群众生活的体育,满足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群众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民生体育,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当前应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武陵山民族村寨由于地理环境结构布局不平整,展现出各区域之间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不同步性。在体育锻炼方面呈现出,运动场地、健身器材、体育认知、体育服务意识等方面的不平衡性。有些乡民族村寨平多山少,便于体育器材的购置安装,民众参与体育锻炼方便;不少村寨地处山坡凹地,经济文化水平发展较慢,人民锻炼意识浅薄;有些村寨民众稀散居住山坡地段,过着日出而坐,日落而息的生活。地理环境的不同结构和特征导致民众体育锻炼的差异性。
1 制约武陵山区民族村寨体育发展因素
1.1 武陵山民族村寨经济发展落后且不平衡
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贫困涉及面大、少数民族人口多,该地区仍然存在着在发展中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目前,在武陵山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在于:第一,区域经济协作难,交通运势不便利,地理条件阻碍了区域之间或和外界社会的发展;第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同步,与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三,教育职业人才的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第四,武陵山区的发展缺乏统筹发展规划;第五,武陵山区域优惠政策少,部分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对口扶持项目比较少。这一些列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武陵山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民生体育的在于民生体育是是关心群众的生计,关照群众生活,为群众健康提供一系列服务的体育。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标准就会较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能力就会下降,民生体育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丰厚的经济基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和文化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人们体育参与锻炼的差异性、不同步性。武陵山区村寨民生体育的城乡差异过大,主要原因就在经济和文化的不同步性。另外,区域之间也存经济文化发展的层次之分,在体育器材设施、学校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户外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等各种体育方面存在不同步性。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直接影响着武陵山区村寨民生体育参与的情况。
1.2 武陵山村寨民众体育健身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武陵山区属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居住在这一片区域,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之间呈现出共异,社会的发展也存在高低之分。健身意识的形成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宗教信仰、文化认同有很大的关联。在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不同,住在有河流、湖泊等地区的人们,认为平时打鱼、游泳、劳作就是在健身;住在山坡、平顶上的群众,觉得砍柴、打猎就是在健身;住在城市的人民打羽毛球、篮球、跳操这样才算是健身。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的不同特性,各民族不同区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观念和意识上面的区别。
武陵山区是一个后来发展的区域社会,在这里人们对于体育参与的意识存在不同步性,由于学历、职业、身份的不一样,对于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认知也有层次高低之分。对于武陵山居民针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健身功能等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学校老师、学生、公务员、企业职工、事业职工等人群经常锻炼和时而锻炼的人群对于体育与健康的认知认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分歧认知;农民、下岗工人等不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锻炼的弱势群体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较低。
1.3 武陵山区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均等
城乡体育锻炼人口的不均等化,导致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非常迅速,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武陵山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城乡居民的经济水平以及文化认识上比较落后。政府应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从武陵山区民生体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体制的策划重组。从调查发现,城乡民众体育锻炼差异主要体现在:中青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儿童留守在村落务工和看家带孩子。因此,国家政府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根据实际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对于乡镇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相对较少,在体育服务体系方面基本处于零的状态。但也有农村体育设施较为完全的村落,这些都是全国示范村和先进村,这些地方在经济、文化、旅游业方面比较突出,民众对于体育健身的认识较高,国家给予重点扶持,这些都只局限于基础设施的配套齐全,在服务体系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
在城市中,不少农村中青年进城打工,城镇体育人口的无限加大,城市居民对于体育配套服务体系的需求量不断加强,从思想认识和实际运用中,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需求,在建设中就存在城乡体育格局的差异化加大。城市居民体育锻炼项目众多,场馆选择也较为丰富;农村居民体育锻炼主要以跑步、骑自行车、大球类运动为主,场馆较少。在城市化体育服务业的建设中,从需求量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思考,武陵山区在城市拥有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器材、健身力量房、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一系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群众体育参与人群较多;而在村寨,除了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公共体育器材几乎看不见,民众除了农作,其余时间均在打牌和看电视娱乐。
1.4 武陵山区体育公共服务产业供给不足
为响应《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实施,武陵山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始发展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各区域修建健身路径工程,建立休闲娱乐健身点,配套相应的器材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但由于政府资金供给不足,区域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实践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健身器材和路径工程的配送不全面,国家政府每年发放少数民族地区各乡镇的器材设施达不到民众的需求,但器材配送还没有完全统一,最先发放的器材设施又已经老化,没有后期维修配套服务体系;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技术、环境等体系的支持,没有运行应有程序和系统化的发展路径;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与创新体系落后,民众对体系的发展认识模糊,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形成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正确概念;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没有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视野和范围,无政策、资金自主支配的能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企业、个人、体育社团之间没有统筹管理。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目前武陵山区,公共体育设施没有真正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上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各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不完善。
1.5 弱势群体体育参与困难
当前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主要存在于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缩水,心理的失落感,还包括身体体质不好的一部分需求锻炼的人群。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生理脆弱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生活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弱势群体主要是指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散落的人的概称。在武陵山区,有很大一层群体,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体弱居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身体、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状态。为了预防和减少生病,弱势群体的首选是体育健身,但由于经济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以简单、容易实施为特点,如:跑步、散步、广播操、太极、气功等项目。
对湘西自治州7县一市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场馆选择调查显示,弱势群体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分布在家庭庭院(23.5%)、公共体育场馆(18.6)、公园(16.3%)、社区空地(12.7%),其次是学校场馆,单位体育场。从目前武陵山区体育锻炼情况分析公益性开放体育健身体育场馆非常少,只能保证基本的散步、太极等项目的场地设施。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项目和场地非常少,不少单位的运动场馆只供本单位职工和家属使用,社会体育场馆的使用也是有偿性开放。对于经济收入底、身体能力差,在场馆的选择上比较局限。弱势群体是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关注弱势群体,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健康水平。因此,武陵山区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济上大力支持弱势群体体育健身,保障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
2 结论
民生问题是任何国家人民大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而满足人们群众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民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当前应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武陵山民族村寨生产力、思想观念较落后,地理条件限制,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不匹配等各方面历史和自然条件原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民众体育健身参与意识、体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相对落后。对武陵山村寨民众体育发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更好实施,提高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建设的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志鹏.我国民生体育发展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7-29 .
[2]沈克印,周学荣,等.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88.
[3]孔 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7). 66-70.
[4]李 丽,张 林.民生财政视域下的民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3.(5):3-12.
[5]刘少英.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6]汪全先,梁干强等.民生体育建设的宏观思考. [J].体育学刊,2010-12.15-18.
[7]吕旭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综述.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60-63.
[8]谢亚平.基础设施对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5(05):83-85.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of Ethnic Villages Sports Development in Wuling Mountain Areas
Zhu Xiaohong1 Li Yan2(1.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2. Guangdong Ling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does the survey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in the ethnic villages of Wuling mountainous area, and analyzes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orts fitness participation, the basic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dustry and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sports participation aspec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per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in Chinese national minority areas,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ways of life in national region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lated policy making for ethnic minority areas sports development.
Keywords:Wuling mountain area ethnic villages sports restriction fao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