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

2016-05-30谢丹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李镇西再别康桥教学内容

观课评教的角度,因为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对于李镇西老师的这堂《再别康桥》,从“非指示性”教学方面来评价,大概还没有第一人。本文旨在从课例讨论和“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两方面来探讨李镇西老师的《再别康桥》。

一、课例讨论

(一)关于选文的定位

我国优秀语文老师,多数是将选文处理为“样本”,“样本”类型的成功教学,有钱梦龙老师的“导读”、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样本”教学,强势地依赖教师对学生学情的诊断能力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场调节的教学机智。李镇西老师的这堂课把《再别康桥》处置成为“样本”。那么,《再别康桥》教什么便取决于学生在阅读鉴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但教什么是可以预测的。

“样本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与特定的文本交往过程中”,那么教学内容由谁来提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中,教学内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提出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李镇西老师指出,教学的起点在于学生的心灵。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平等“对话”的过程。王荣生教授在“关于不指示教学内容”里说过,“教学内容”由谁提出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在师生碰撞中产生。由此看来,李镇西老师的课达到了一种理想中的最高境界。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

语文课堂流程是课堂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它的教学观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导向这堂课的终点,表现为课堂的原生态。

李镇西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他因为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打断了,他再次介绍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背景,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来感染学生,创设情境,范读《再别康桥》,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范读后,让学生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做好记录,包括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其妙处在于显示出朗读的魅力,让学生通过朗读走进文本,感受到康桥的柔美。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都是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老师将学生朗读及回答效果的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注重合作学习,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主体,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其次,在朗诵的基础上,老师询问学生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开始和同学们探讨《再别康桥》的教学内容,在同学们的相互解说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再次发现新的感受和疑难问题,并进行相互质疑辩论,相互解答对方的问题,一起平等地感受,相互交流,共同品味,一同沉醉。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两首诗《偶然》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

这种简单朴素的教学流程,可以说是完美的。根据王荣生教授教学方法的四个层面来理解,教学的流程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教学方法,李镇西老师在这里运用了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这都是他教学技术的具体表现。

(三)关于“帮学生鉴赏”

王荣生教授将文学鉴赏教学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引学生鉴赏,二是教学生鉴赏,三是帮学生鉴赏。李镇西老师的这堂《再别康桥》和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相同之处是帮学生鉴赏,比如教师组织学生互帮,在讨论之后教师做一定的补充,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李镇西老师上课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倾听还给学生,把阅读還给学生,把研究还给学生,把讨论还给学生,把创造性的解答还给学生,把问题还给学生。此外,李镇西老师还指出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不能一锤定音,要使自己充分拥有发言权,用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广的思路。如此看来,李镇西老师将《再别康桥》作为样本教学是非常成功的,这也取决于他深厚的专业能力。

二、“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

(一)关于“非指示性”教学的理解

对郑逸农老师“非指示性”教学的理解,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指示教学目标,二是不指示问题的答案。关于“不指示教学目标”,是指教学内容是在课堂教学动态中产生的,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在师生中互动展开的。从李镇西老师的这堂教学实录来看,“不指示教学内容”是成功的。看李镇西老师教的每一篇课文,无非是这样几大步:1、学习字词;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3、学生质疑、讨论;4、老师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这与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教学提倡的“四自”原则相比,多了师生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郑逸农老师的“四自”原则,则过分地把教学内容的产生归根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碰撞。

看李镇西老师的这堂《再别康桥》,是由老师指导学生去多遍朗读这首诗作为开端,但之后教学内容的产生都是学生在朗读之后有感而发的。这样看来,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就为学生的心灵感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

关于“不指示问题的答案”的含义:第一,对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提出的问题,采用共同讨论的方式。第二,对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所选定的学习主题,采用个人自主学习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第三,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注重个性的多元体验。第四,教师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只是个人经验的传递。那么,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李镇西老师的这堂《再别康桥》,学生朗读之后提出的疑问,大家争先恐后地进行解答辩论,老师在这里起的作用不是给出所有的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理解和看法,给予学生方向的指引,起到参考作用。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老师如何来把握这个方向指引的度。很多时候学生们在各抒己见之后,还是会将正确答案寄托在老师最终的定论上面。所以,这里就需要老师多费功夫,改变学生脑海里的应试思维,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深化理解课文,和学生共同进步,因为老师的看法和理解不一定就具有权威性和绝对正确性,要求学生要有创新和质疑批判的精神。关于个性的多元体验,李镇西老师不要求所有的学生一定喜欢这首诗歌,在这种自由地环境下,许多学生为大家介绍自己的喜欢之处在哪里,还有的同学说明他不喜欢这首诗歌的理由。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李镇西老师对“不指示问题的答案”方面做得比较好,他注重了理解的体验性,学生感悟的多元性。采用小组讨论交流调动全班积极性,让学生们抒发自己的朗读体验,倾听别人的朗读感受,这种理解的多元性定会对学生们的思想和情感大有裨益。

(二)“非指示性”教学建议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非指示性”教学不一定适用于每一种类型的阅读教学,其他的教学方法,包括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法”以及新课标推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等等都各具优势。“非指示性”教学方法能大力推行并不是站在反对这些优秀教学方法上去推行的。它更多的是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四个层面教学方法的原理层面,体现出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只要做到“不指示教学内容”、“不指示问题的答案”,使用哪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一定的限制,就像李镇西老师的这堂课就并非局限于郑逸农老师提出的“四自”原则,但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非指示性”教学的研究和推广还要立足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这就说明,实施“非指示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存在的两点问题就是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教师要把握好“非指示性教学”的度。首先,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性,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其次,老师不能偏离课文的主题,要明白自己在教什么,要达到教好一堂课的标准。最后,就是不要超过这个“非指示性”教学的度,不然,一堂课就会变得不伦不类,学生老师都累,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非指示性”教学在语文教学方面是非常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索学习的。而且,它对于教案的准备也非常重要,“非指示性”教学的教案更加突出整个教学的流程和它内在的思维以及精髓。这也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发展自身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谢丹华  湖北大学文学院  430000)

猜你喜欢

李镇西再别康桥教学内容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