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6-05-30温碧华朱晶晶武秀琴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汉重修预科

温碧华 朱晶晶 武秀琴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给新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新疆与内地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加,对“民汉兼通”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其实早在1982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召开中小学汉语教学座谈会,自治区副主席巴岱就提出了把“民汉兼通”作为汉语教学的方针。所谓“民汉兼通”,指的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母语和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阅读汉文书面語材料和能用汉文写简单的应用文。

为了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从1995年至2010年,新疆各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行HSK(中国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测试,但是,HSK只在汉语学习的高等阶段加试口语。为了真正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自治区教育厅从2011年起确立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正式替代HSK考试。MHK是专为国内少数民族考生酌情制定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从一级到四级都包括听、说、读、写的考查,笔试和口试都合格方可获得证书。MHK不仅使汉语水平考试评价更加全面,还对汉语教学具有导向作用。随着MHK的推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开始真正走上了重视实际汉语能力培养的道路。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与内地的交往、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但是,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又制约了新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的正常交往和发展,有时还可能产生一些误会和不理解,这给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新疆发展的主要力量,肩负着新疆发展的重任,因此,培养一批“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与呼唤。

二、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先有一年的预科汉语学习,MHK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进入专业班学习。以塔里木大学为例,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的MHK成绩未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只能再重修一年预科。笔者对塔里木大学2014年预科重修班30名学生在当年5月份的MHK成绩进行统计后发现,听力、阅读、书面表达、口语四方面中口语成绩最差,最高分47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只有35分。笔者注意到,这些学生在日常的交往中基本不使用汉语,都没有交往过汉族朋友,包括和班主任交流都经常用维语,说一句简单的汉语十分费力,有些学生甚至读一篇很简单的文章都很困难,错字别字很多,语不成句。因此,汉语口语能力低下直接影响了这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影响预科重修生汉语口语的因素有:

(一)汉语学习环境的缺失

调查发现,预科重修班的30名学生,2名学生来自北疆,其余28人都来自于南疆,29人是维吾尔族,1人是塔吉克族,而且这30名学生几乎从小都生活在农村或牧区。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居多,88.1%分布在南疆。其中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96.9%,89.3%和74.9%,南疆汉族人口只占26.7%。加之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汉族人口极少。因此,维吾尔语成为南疆地区主要的交际用语。[3]据学生反映,有些学生的家乡几乎没有汉族人,人们在日常生活、市场、公共场所、甚至工作单位基本上都是使用维吾尔语,使用汉语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对于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讲,除了接受学校有限的汉语课程外,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跟汉族人交流的机会。即使在学校,也只是在课堂上训练一点汉语口语,平时基本不说汉语。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很多学生表示中小学时很不愿意学习汉语,一到汉语课就请假或逃课。虽然进入大学需要通过MHK才能进入专业课学习,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汉语学习观念并没有发生转变,对待汉语仍是消极、不在乎、怠慢的态度。有些学生在汉语口语表达方面缺乏自信,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焦虑、自我否定等现象,害怕犯错,害怕当众出丑,害怕丢失自尊,因此这些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极力避免用汉语来表达。这些自我因素严重制约了预科重修生汉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预科重修生汉语口语水平的应对之策

(一)加强民汉交流,优化课外汉语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环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可以说,学习者主体以外、与语言学习和运用有关的一切周围事物都是语言学习环境的一部分: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政策、教育政策等所形成的宏观语言环境,到使用目的语的社会大环境和课堂学习小环境”。课堂语言环境是学习者语言文化学习、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但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预科重修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度过的。因此,充分利用好预科重修生的课外汉语学习环境,对预科重修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由于预科重修生基本都生活在南疆的农村或牧区,因此,优化预科重修生的课外汉语学习环境,必须先从学校开始。首先,可以采取民汉合住的方式来优化学生的宿舍环境,汉族学生可以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维语,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向汉族学生学习汉语,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能力,对于民汉之间的和谐发展也非常有利。其次,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民汉交流会,例如民汉歌舞大赛、民汉演讲比赛、民汉联谊汇演、民汉同学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等,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利于民汉同学在交流中感受各民族的文化,而且对提高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由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能力,就必须充分调动预科重修生主动锻炼汉语口语的积极性。

首先,要培养预科重修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对所学语言或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学习第二语言的态度就会积极、主动。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成效。因此,在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介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激发预科重修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其次,培养学生开口说汉语的自信心。预科重修生由于汉语口语较差,他们往往敏感、自卑、害怕当众说汉语,丢面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即使学生说错了也要马上肯定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和自信。

第三,及时疏导学生的焦虑心理。焦虑是一种性格特征,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等不良感觉有关。过多的焦虑所造成的沉重思想包袱,严重抑制了学生潜力的开发和积极主动性的提高。由于MHK的失败,很多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心理,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好他们的心理工作,引导他们以良好、乐观、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困难,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汉语口语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语言环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文化学习、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不但是语言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在课堂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汉语口语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预科重修生开口说汉语。预科重修生汉语口语水平基本上处在简单对话阶段,因此,引导他们敢于开口说汉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可以先要求他们朗读、背诵教材中的对话、短文。通过朗读、背诵,让那些不愿开口的学生逐渐放松紧张情绪,慢慢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而且也能使学生逐渐摸索出口语训练的规律来,最终达到活化运用的目的。二是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以先针对课文提出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不看课文内容来回答。对于课文中的段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复述。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写出提示性的词语或短语,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记忆状态。教师刚开始可以先带着学生一起复述,边复述边提问,等学生看着提示复述得较流利时,就去掉所有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再重新复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汉语语感,对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也很有帮助。随着学生汉语接受能力的提高,教学活动可逐步过渡到通过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短文、录音材料等,创造对话语境,训练学生在特定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表达的能力。三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苛求学生汉语语音是否标准,使用的语法是否完全合乎规范,应是融入到学生之中,以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为前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加以鼓励和表扬,在交流中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和成就感。

其次,根据预科重修生的汉语口语水平选用难易度适中的口语教材。教材保证了教学的方向性和系统性,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框架。难易度适中的教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不适当的教材则对教和学起阻碍作用。对于预科重修生来说,如果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文章或句子太长、词汇等级过高,课文内容较难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对汉语口语课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汉语口语的输出。

第三,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立足于教材的同时,教师应根据预科重修生的学识水平,选择新颖有趣、难度适中的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叙述。如果话题难度过大,学生反而会为了避免错误而不敢开口,这样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选用的话题应尽量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深度,这样才有利于促使他们思考,激活贮存在头脑中的语言材料。

最后,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如果教师在口语课上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处理生词和语法或者读课文纠音上,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或者安排课堂交际活动,就达不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口语课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法或情景表演法。小组讨论就是将学习者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完成口语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最后将组内的讨论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给大家。小组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让学习者都能参与讨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看图讨论、问题讨论、分组辩论等。情景表演法这种课堂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融入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身临其境,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演绎广告、举办记者招待会、表演情景剧等。

总之,汉语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学生的汉语学习心理因素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每一位汉语口语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课题来源:塔里木大学高教项目,编号:TDGJ1519)

参考文献:

[1]牛淑玲.提升汉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新探索——以分层次教学为例[J].新疆:新疆社科论坛,2014,(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M].北京:中国年鉴出版社,2011.

[3]黄志蓉,张建军.南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习得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学术,2013,(3).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温碧华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朱晶晶  塔里木大学编辑部   武秀琴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843300)

猜你喜欢

民汉重修预科
民族地区高校民汉合宿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跟踪导练(二)(6)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新疆高校民汉合班中的维吾尔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于独立院校重修现象的讨论
留学生预科教育的管理——以北京大学预科教育管理经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