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研究
2016-05-30郭斐于述平
郭斐 于述平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与依托。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重要产业支柱,为社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而且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中应本着永续有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范合理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开发,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并重的原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遗产划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口述及非物质遗产、地质公园。其中口述及非物质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历史的活化石。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
1.1 创意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有效媒介
“创意产业”概念是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明确提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与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成为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进入21世纪后,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由创意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使创意产业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创意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传统文化,但在将非物质传统文化转化为物质的文化艺术产品能力方面我们还有待提高,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领域还处于弱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与世界接轨的眼光来探讨研究文化创意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2 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创意的原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而传统的民族文化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素材与资源。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将是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笔珍贵财富,而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为传统民族文化提供展示舞台。只有将传统文化经过创意产业现代化与科技化的提炼,在创意产业中将传统文化通过科技的提炼、经济的转移与产业的转换,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才会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2.1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历史,是千百年文明积淀的产物,这些传统文化与习俗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它满足了特定时期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但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创新,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当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脱离现实生活而趋于消亡。文化的本质应当随时代变迁而流变,产业开发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而是对其保护的另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与手段,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在方式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不仅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对非物质文化更广泛地加以宣扬,从而被更多的人了解,起到弘扬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作用。
2.2 文化创意产业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性的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性,不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都是在不断嬗变与发展的。每个时代的这些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作为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应该在今天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意创新并不矛盾,二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精神基础上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意开发,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体现。
2.3 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的有生力量
20世纪90年代,欧美经济学家意识到资源短缺将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针对后工业社会的特点,努力寻找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创意产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英国最先提出“创意英国”和“英国梦”的发展蓝图,进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浪潮。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我们应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与模式,使文化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文化组织实现有效互动,将传统的文化遗产产业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开发模式
3.1 层进分类模式
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化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弘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产业开发。因此,我们应该本着“永续利用”、“动态保护”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门别类,规范有序地开发利用。
3.2 集群化发展模式
要将创意产业更好地开发不但需要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基础,更需要高素质,专业性强的相关人才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住产业发展核心,采用集群化发展模式。创意产业园是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今后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在规划设计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利益分配方面、在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前期扶持机制和后期的奖励政策。与前两种方式相比,政府引导具有起效快、力度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婕,钟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藝术与设计,2014:158.
[2]历春雷.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发展[J].文化论坛,2012:149-150.
[3]刘梦梅.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河南创意产业开发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