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目标的“集中”与“显隐”

2016-05-30鲁凌波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集中马克思人文

鲁凌波

一、教学目标的集中

李海林教授曾经主张一堂课要有一个教学指向,认为“教学指向”既是教学目标之所在,也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同时也是选择教学程序的基准,这个教学指向是总的统领。我认为,集中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指向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若想字词句段篇、思想艺术都想抓,只能是如蜻蜓点水,不深不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正如林忠港老師所说:“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教师贪多务得,教学目标过繁,教学内容过杂,教学环节太多,教学效率过低。这些问题的核心,就在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决定教学效率。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精简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确立教学目标的最高境界是‘舍,舍弃那些冗长的、枝节的、细碎的目标,留下精要的、主干的、核心的目标。”①只有目标集中了,才能挖掘深入透彻,从这个角度说,一堂课有一得就不错了,侧重于一个目标,学生能得到语言和思维的深入而全面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品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基于教学目标集中的原则,可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习具体内容加以概括的方法,体会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及作者深沉的感情”。

教学过程:

(导语略)

第一大教学板块。让学生找出或概括出课文每一段的中心句:

第1段: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第2段: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3段: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4段: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

第5段: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第6段: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第7段: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使命就是以各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解放无产阶级的事业。

第8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需要学生在综合原文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马克思逝世的巨大影响,是从“对敌人”和“对战友”两方面论述的,应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对敌人来讲,是“嫉恨、诬蔑、诽谤”;对战友,是“尊敬、爱戴、悼念”。综合这两层意思,本段中心概括为:

马克思是当代最受敌人嫉恨、诬蔑、诽谤,最受战友尊敬、爱戴、悼念的人。

第9段: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第二大教学板块。引导学生画出全文结构示意图(见下页),指导学生梳理清楚全文结构层次关系。

首先指导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段,经思考讨论后明确,应该是第2段,原因是这一段总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理论的巨大损失,下面分述马克思在理论和革命实践两大部分的巨大贡献。第3、4、5段属于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对应的是“对于历史科学”;第6段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过渡到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革命实践;第7段分别从宣传工作与组织工作两方面重点论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对应的是“对于无产阶级”。正因为马克思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对于敌人,还是对于无产阶级战友,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下面可提一问题:本文的总说部分即第2段先讲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的损失,后讲了对于“历史科学”的损失,为什么在后面分述时变成了先论述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后论述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如何解释论述顺序的不同?

思考、讨论后明确:

马克思一直支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如果理论不能用来指导实践,那么这种理论只能是空洞的无用的理论,所以一开始总述时,马克思把“革命实践”放在了第一位,而在具体展开论述时,又因为只能是先有了先进的革命的理论,才有革命的实践,如果是在错误的理论的指导下,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正确的革命实践,所以先论述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然后论述在革命理论指导下的革命实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

第三大教学板块。压缩全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全文内容,同时体会本文论证逻辑严密的特点。

先让学生找出本文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然后加上每一段中心句,连缀起来读一读,这些文字形成了如下内容: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逝世了,这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能有这两个发现应该是很够了,但是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使命就是以各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解放无产阶级的事业。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是最受嫉恨最受污蔑的人,同时也是最受崇敬爱戴的人。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③

读完后,学生恍然大悟:每一段的中心句,加上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自然形成了精短的逻辑严密的全文的内容提要。

第四大教学板块。逐层压缩,进一步学习具体内容加以概括的方法,深化对议论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的认识。

师:第3、4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有标志词“不仅如此”,说明是递进关系。请学生用上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连词、每段中心句及段与段过渡句,压缩3、4段: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师:3、4段与第5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虽然有转折词“但是”,但这两部分有内在的递进关系,请学生继续用递进关系的关连词、每段中心句及段与段过渡句,压缩3、4、5段: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而且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师:3、4、5段与第6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有标志性的词句“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应该是转折关系。请学生用上转折关系的关连词、每段中心句及段与段过渡句,压缩3、4、5、6段:

马克思虽然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或者,虽然马克思在理论创造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但他更重视的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师:3、4、5、6段与第7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有标志性的句子“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是因果关系。

请学生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连词、每段中心句及段与段过渡句,压缩3、4、5、6、7段:

马克思之所以进行理论创造,重视实践,因为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3、4、5、6、7段与第8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有标志性句子“正因为这样”,仍然是因果关系。

请学生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连词、每段中心句及段与段过渡句,压缩3、4、5、6、7、8段:

正因为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所以他最遭敌人嫉恨最受战友爱戴。

师:第2段与3、4、5、6、7、8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述之间只能是因果关系,请学生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连词、每段中心句,压缩2、3、4、5、6、7、8段:

马克思的逝世之所以对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因为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整篇文章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来表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本文議论的逻辑的严密性,又一次加深了对于文章的思路与结构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进行了高强度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概括时思维的量是很大的,在表述时,很多同学几易其稿,深刻体会到要使语言表达做到简明要下很大的推敲功夫,这样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感到学得扎实,有切实的收获,如果单纯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的思维浮在表层,而像上面做的那样逐层进行语言概括训练,训练难度逐步加大,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点燃激活,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进而激发起挑战更大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学生思维积极,表达一步步变得简明而严密,一堂课下来,学生沉浸于思维活跃,表述清晰、简明、严密的情感愉悦之中,课堂上没有表面上的热闹,而学生思维的潜流在汹涌澎湃,这种头脑风暴的功效不是那种表面的热闹所能比拟的。

上面几个大的教学板块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教学指向,有一个主干性的教学目标,有一个主题化的教学内容,有一个主线式的教学程序,即以 “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为教学总的指向,教学过程中始终贯串着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压缩、概括等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呈螺旋式的递进上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把语言和思维训练放在重要位置。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要借助于语言来实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应该在语言和思维方面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让学生思维的机器运转起来。以上逐层压缩,难度逐步加大,在一系列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含量逐步增大,不断产生跨越思维障碍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出进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显隐

三维目标的提出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革命,但也给一些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思想上的混乱,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讲课、写教案、说课时都要把三维目标罗列出来,至于在课堂中是否落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三维目标并不是并列关系,这里面有“显”与“隐”的关系问题,比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的教学中,课堂上进行的看起来多是“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样的语言训练,这是“显”;而学生在概括归纳的同时,对于马克思作为思想家与革命家两方面的巨大贡献自然会有由衷的敬意,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自然会涌出哀悼之情,这是“隐”。换句话说,这与王尚文先生所倡导的要重视作者“说什么”,更要重视作者“怎么说”是一致的。现在的新课标对于语文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采取了一种折中调和的方案,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我感觉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当前对此问题的争论仍然不时见诸专业报刊可为明证。梳理一下“两性”争论的历史,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初十几年,语文界痛感文革及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的极大弊端,提出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注重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即“双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后来,又痛感人文性的缺失,于是引发了课堂教学中“对话”的热潮,当然“对话”的真正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不应仅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有学生、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假对话”、“伪对话”等课堂讨论泛滥的现象,文本应有的规定性、指向性被忽视,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缺失,教师失语,出现了严重的泛人文的倾向。有感于此,王尚文先生本来是大力鼓吹语文的人文性的,只好掉转方向,大力倡导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即“怎么说”,但直到如今,争议之声仍不绝于耳。我个人认为,如同上面提到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采用一“显”一“隐”的方式似乎较为妥当,工具性为“显”,“人文性”为“隐”,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思维与语言训练”,也即“工具性”,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收获的还有隐含的“人文性”,即对于马克思伟大贡献的崇敬、赞扬和对于马克思逝世的沉痛哀悼之情。 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指出:“如果文本有浓烈的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需要老师刻意地体现和落实人文性吗?显然是不必要的。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两者之间的‘皮毛关系,‘皮是工具,‘毛是‘人文。当‘皮的问题获得解决时,‘毛的文章也就顺势做成了。只在所谓的‘人文上费力劳神,不做‘工具的文章,那是对语文的背离。”④韩军老师也曾经这样论述:“新语文教育的原理就是:向着精神着意,向语言着力,必然能从能力得益;或者这样说,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必然得益于能力。”⑤我认为,人文性的教育最好如同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采用“渗透”的方式较好,在“听说读写”的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渗透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无痕”育人,使你自己没有感觉到在受教育的同时受到了教育,也就是叶老以前所讲的,对于语文课的德育教育,“不要抽出而讲之”, 也说是不要抽出专门时间进行德育教育,不要如一部分老师那样,不是引导学生潜心体会文脉,深入文本内部去品味、揣摩语言的精妙,而是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进行悬空的“人文教育”,这样的教学,只能是鸡飞蛋打,“工具”“人文”一场空。

注释

①林忠港:《“三维目标”的现实困境及理性突围》,《语文学习》,2015年第4期。

②本板块教学内容参考了胡寅初老师的教学设计。

③本板块教学内容参考了郑晓龙老师的教学设计。

④严华银:《让语文安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7页。

⑤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作者通联:山东郓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集中马克思人文
人文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文绍兴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探析
浅析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社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