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
2016-11-23张锦
摘要: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针对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加强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改善制度等几个方面对民主集中制进行探讨,最终使民主集中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完善;民主;集中;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60-01
一、深化民主集中制的教育
首先,应该深化有关民主集中制的教育。要把能够彻底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到有关国家和党的前途与命运的高度那一层次来认识。并且我们的党的历史以及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史已经在不断的证明:“只要更好的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的事业就能蓬勃发展,不然就会遭遇挫败。”也如邓小平所言:“只要不能正确的执行民主集中制,那么不管是党和国家还是社会主义也都是可以变质的,从干部到个人也都可以变质。”所以正确的认识以及发展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特别是对于增强那些党员和领导干部贯彻和坚持发展民主集中制的责任感和和自觉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另外,要深化有关民主集中制中的基本理论上的教育。要使民主集中制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来掌握。一是要认真了解和学习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于民主集中制的概论,要深入的学习民主集中制的起源与发展,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民主集中制在建党原则上的重大意义。二是要深入了解《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章》与党中央关于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的明文规定,把握民主集中制的完整内容和规定要求。这也正是完善和发展以及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条件和根本。
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决策机制是保证党委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一环。决策机制不健全,关于重大问题的界限不清除,办事程序过于混乱,对党内生活肯定肯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进而党内的团结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党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也会相应的被削弱。而对决策机制进行完善,党委的成员之间可以加强联系和沟通,增强团结,进而减少分歧,形成合力。为了保证民主集中制更好地被贯彻与执行,要依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在实践中坚持完善现有的制度,在完善议事决策规则、提高决策水平与规范决策程序和等多个方面,逐渐建全相关的工作制度;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需要对集体领导工作的程序、议题的范围和要求、不合理操作应如何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从而保证大家更加高速、有效的遵守与实施。决策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民主集中制被更好地贯彻实施,进而推动党委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进而更好地发挥民主集中制在我们党的决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加强民主集中制相关的制度建设
完善民主集中制中的制度,是健全和兴盛民主集中制的题中的必有之意,即是落实民主集中制中的必要保障。邓小平指出,制度是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以前实施民主集中制方面产生的各种过错,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所以,深化制度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完善民主集中制中的制度,依照当前制度建设的情况,以后,一是要不断完善修复民主集中制中的基本制度;二是要大力建设完善民主集中制中的全部制度。三是要全力研究在新的不同的经济的机构或者组织之中,党组织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中的全部制度和程序。增强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建设出一套完善的保障民主集中制能彻底贯彻执行的法度规范。能够构想就民主集中制规定一个根本条约,构成一套严格的规则体系,使其民主集中制。使其进一步的程序化、规范化,从而拥有可操作性。完善民主集中制中的制度,应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制度中不够健全的问题,让制度拥有完满性。例如对集体领导的制度,应着重于研究、改善集体决计的方式和程序,持续完善制度的内容,使其能够跟上市场经济的快节奏和高效率。二是要处理制度中过于规则化的问题,加强制度的可控制性。同时在这个情况中,应着重于探索关于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的程序化决定,例如决定方式,就要清楚对议题的确定、会前准备、议事规则、表决方法、决策的落和监督检查等。这样实施起来就会有较强的可控制性,容易使制度的问题落到实处。三是要处理制度分类不同的问题,使制度拥有条理性。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组织所在的层次和职责也不完全一样,所处的层次也不太一样,条件和环境也有区别,因此,要探索讨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完整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贯彻民主集中制而不致于流于形式。
四、结合群众路线完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党政治生活中的实现,理解好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民主集中制。针对民主集中制运行过程中的“民主不够”、“集中不够”、“执行乏力”、“监督乏力”问题,我们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应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毛泽东所提出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提出一些具体措施,比如“群众知”——强化民主集中制的公开运行;“致群众”——民主集中制应建立在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上。民主集中制可以在组织制度、组织原则和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两个层面上进行理解,其在党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有所不同,党和国家的组织方式即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组织体制上的具体体现。民主集中制所蕴含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的意义,实际上体现的是领导与群众、组织与个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相一致;在民主集中制的运行过程中应首先从观念着手,破除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集思广益,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从而产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进而正确处理发展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统一的问题,完善与民主集中制相关的各项制度,还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加强落实,使党能够坚定目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袁建伟.群众路线视阈下党的民主集中制运行机制创新[J].中州学报,2015(1):21-26.
[2]马绍孟.坚持群众路线与贯彻民主集中制——访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绍孟教授[J].求是杂志,3013(10).
[3]王侃.论党的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13(10).
[4]张克举.贯彻民主集中制,强调决策重要性[J].青年记者,2014(12).
[5]欧阳媛.完善民主集中制,强化一把手监督[J].人民论坛,2014(438).
[6]许耀桐.党政“一把手”分权限权的若干认识[J].中共天津市委党委学报.2014(6).
[7]周津象.民主集中制良性运行机制思考[J].宁波党校党报,2007(4).
[8]许耀桐.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扎牢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J].探索,2015(2).
作者简介:张锦(1992-),女,汉,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