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美术馆展览的设计研究

2016-05-30张燕方

科技风 2016年24期
关键词:展览美术馆设计

张燕方

摘 要: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大众对于精神需求的重视也随之提升。对于艺术的追求,常常希望受到艺术的熏陶,而这样的行为也是大众鉴赏能力与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体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术馆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通过美术馆的设计风格与意义,论证了其存在的时代必要性,望为日后的相关领域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美术馆;展览;设计

美术馆顾名思义是展示并给予艺术作品以保护的场所,在新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美术馆的存在亦是大众生活富足,对文化有传承精神的体现。美术馆展览展示出艺术作品,是一场充满创造思想的盛会,展现它在教育层面、社会层面所带来的重要信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艺术展览的繁荣,也证明着国家的进步。可以见得,艺术展览对于文化传播以及对于科学艺术的普及是有关键性作用的。

1 新时期美术馆展览的设计理念

广义上讲,艺术作品的成功大体都体现在其内容和形式两者之间的融合,有甚者会突破这一界限进行全新的艺术创作。就当今时代而言,一成不变的展览设计是无法满足艺术品的多元化,以及艺术的特殊性。“量身定做”会是一个全新的包装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简陋呆板、过分奢华浮躁、平庸无奇的展览风格中脱颖而出,吸引大众的眼光。

1.1 突出展品自身特色

一场完美的艺术展览中,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让作品自身与参观者对话,任何涉及包装都不可掩盖艺术品的光芒,决不可喧宾夺主。尽管艺术品在众人眼中,因为作品介绍以及场地的背景音乐、灯光打造成符合展览风格,会被理解成千千万万种形态,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人可以保证对于一件艺术品的理解是相同的,而艺术品也因为这样的特性而美丽。现代包装的理念建设是在传统包装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创立的。与传统包装理念有所区分的是对藝术品本身的重视,美术馆展览是为了艺术品的存在而存在的。了解展览的艺术品作者的设计初心,归类总结,尊重艺术家的设计本心以及他的艺术底蕴,达到展览设计风格与艺术品这两者之间的统一,展览设计者所要表现的形式以及内容可以与艺术家相互得到共识,会成为举办艺术展览的重要一步。在整个过程中,展览设计者要一直保持设计条理的清晰,并保证对于艺术品有一个相对通俗的解读,确保参观者可以对于艺术品有初步的认识。

1.2 立体化设计理念

全方面立体化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艺术展览设计的重要手段。纵观全世界上著名的美术馆都对所展示的艺术品有多角度的设计方式,精心至极。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处细节都融入展览设计者的思想,从对艺术品具体的摆放位置,所处高度,灯光照明的角度以及周围布景的具体设置等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的进行安排。其中,道具的颜色,以及作品说明的文字使用,选取视频的播放质量都必须建立在衬托艺术品的前提下而开展,设法突出艺术感,增加参观者的欣赏情感,达到与艺术品相互融合的程度[ 1 ]。地处荷兰的梵高美术馆对梵高的艺术品的展览设计就进行了时间段不同的设计,根据创作的背景与时间进行分期展示,在有具体作品介绍的情况下,安排了多国语言系统,为从各国而来的参观者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梵高美术馆配备了高水平的汉语介绍系统,可以让更多的中国参观者更好的欣赏到梵高这位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样细微的设计,是许多美术馆展览设计所忽略的。

1.3 重视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设计艺术展览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也必须在一片复杂中加入细心处置,也更应该注重艺术设计的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地位。在新时代美术馆展览设计中,无疑需要加入科学技术作为实现设计理念的前提条件,将艺术品本身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展现出来;而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目的是可以从这其中将艺术品的价值以及艺术之美全部凸显出来。通过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艺术展览设计中起到的作用,不难看出把二者完美融合,扬长避短,可以将艺术展览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渲染的更加具有魅力。一个成功的艺术展览设计不是使得参观者惊叹于布景设计或者艺术品的其中之一,而是在参观者在充满独特艺术设计感的环境下,深深被艺术品的魅力所吸引。

2 美术馆展览设计的空间性

2.1 美术馆空间审美设计

美术馆的空间审美设计可以展现出展览设计的最高水平。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对于展览空间的设计不可以喧宾夺主,太过于刻意的设计会在参观者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分散参观者的关注度,从而失去展览设计之初的理念;第二,在美术馆展览位置的设计中的一定会有最佳的展览位置,对于这一部分要着重设计,可以使得艺术品的艺术性更好的展现出来,提高美术馆的环境与氛围;第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要贯穿展览设计的始终,考虑到参观者的观赏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综上所述,展览设计是整体布局而产生的,它是为了将参观者、艺术设计者、展览设计者三者在艺术欣赏层面协调统一起来,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部分。

2.2 多媒体技术

虚体空间是在美术馆展览设计的空间设计中衍生出来的一部分,在信息空间与心理空间上得以展现。例如经典案例,中华艺术宫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使得《清明上河图》在山体形状的巨大屏幕上进行全景动态演绎,128米的总长,高度达到6.5米,整幅作品比原作放大了近30倍,画面上一整条长街,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在屏幕上得以显现。设计者也进行了昼夜循环的设计,近作品分为白天与夜晚,时间间隔为4分钟,并且在对北宋城市经济有所研究的基础之上,添加了夜景篇章。在开封城有150多万人的情况下,北宋时期夜市子时三更结束,而早上寅时五又开始新一天的营业,这样的时间安排足以看出当时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采用了12台电影级别的投影设备,将声光电进行融合,并用8个智慧点将691个白天出现的人物以及377个夜晚出现的人物进行制作。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出波光粼粼的汴河,虽是虚拟形象,但却生动的展现了当时的情景,与长卷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用全新的观看方式,将全画的中心一目了然的展现给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正在与古人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

3 结语

美术馆所陈列的艺术品是美与艺术的结合,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逐渐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提高生活情操的方法,从而也表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更高的阶段。展览设计作为展现艺术底蕴的辅助手段,要在遵循艺术性、科学性的前提下,保证以人为本的信条进行设计制作,符合大众心声,保持与艺术品内容形式相统一,全面的做好设计工作,从而提高美术馆展览的整体效果[ 2 ]。

参考文献:

[1] 高传杰.展览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04).

[2] 朱琰.美术馆竞争力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2.

猜你喜欢

展览美术馆设计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去美术馆游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美术馆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