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之造化 以为损益

2016-05-30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徐熙恽寿平画法

“写生之技,即以古人为师犹未能臻至妙,必进而师造化,庶几极妍尽态,为大雅之宗。”《诗大序》云:“雅者正也。”“大雅之宗就是正宗。作画师造化才是正宗,这是恽寿平全部绘画的一个立脚点。

没骨花鸟画是中国传统花鸟绘画的一个分支,我们习惯将传统的花鸟画分为三种:写意花鸟、工笔花鸟、没骨花鸟。写意与工笔是常见的画种,而没骨画作相对较少。没骨(mò gǔ)画法的含义: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翎羽,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没骨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蕴意,依势行笔。自绘画的产生以来,无论是远古彩陶上的图案还是崖壁上的岩画,都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界的描摹与记录,花鸟画亦是如此。

花鸟画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画科,花鸟画写生的传统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在写生的基础上寄托人的志趣、情操,将花鸟这种自然界美的东西通过比兴等艺术手段与人事发生关联,寄寓人的感情。直至五代宋时期花鸟画进入到成熟期。“黃徐体异”影响了后世花鸟画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没骨花鸟画的雏形出现了。

关于没骨花鸟画源头的研究有很多记载,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黃筌(五代)和他两个儿子和弟弟等画花,其妙处是在颜色渲染方面,他们的画用笔极纤细,以至见不出墨笔轮廓,似乎是仅用颜色轻轻渲染画成的,叫做‘写生。徐熙(五代)用墨笔来画,线条相当简单粗草,并且只大略涂染一点颜色,但花的神气很突出,另外有一种生动的意趣。黃筌妒忌徐熙会超压过自己,就说徐的画粗恶,根本不合宫廷绘画的品格,所以就取消了徐申请入画院当画师的资格。后来徐熙的儿子就效仿黃家那几个人的风格,完全不先用墨笔画出轮廓,而直接就以颜色涂抹将花卉画出来,叫做‘没骨图,其工致和黃家那几个人的作品不相上下。这样黃筌等不能对徐氏的画挑剔毛病,这样徐崇嗣就得以进入宫廷画院画家的行列。”

但,沈括的说法受到同时期董迪的质疑,疑点在于没骨图是否是徐崇嗣所开创。徐崇嗣有一幅题为“没骨画图”的画作,唐代郑处的《胡本草记》中又说道芍药又名“没骨花”,因此董迪认为沈括并没有认真考证便做出结论。而《宣和画谱》中黃筌也有“没骨花枝图”,所画又不是芍药,因此“没骨花”的发明权又不属于徐崇嗣了。

有关黃筌与徐崇嗣的画风也是众说纷纭,北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说:“黃筌(的画)……多是颜色厚重真实得好似用粉彩堆成,而不用墨笔线条勾圈轮廓……”。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道:“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旁题云,‘翰林待诏臣黃居采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后因出示两禁宾客,蔡君谟乃命笔题云,‘前世所画,皆以笔墨为上,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效之也。愚谓崇嗣遇兴偶有此作,后来所画未必皆废笔墨。”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又体会到,黃筌和徐崇嗣的画法也无大异。因此没骨法的创始人现无从考证,但从历史考证来说,他们的花鸟画也都是建立在写生的基础之上。而真正将没骨画法发展到极致的便是恽寿平。

恽寿平生于明末的名门望族,曾祖父恽绍芳在明朝嘉靖年间中进士后发家,曾与著名的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等人为文友。恽寿平堂伯父恽厥初既出任过福建、湖南等地方官,又是诗人;另一位堂伯父恽本初也就是恽向,是晚明著名的山水画家,可见恽寿平出自书香门第,家族文脉渊厚。但生于晚明的恽寿平自小生活却动荡不安,恽寿平的父亲恽日初是明末朝廷官员,随着王朝的更替战乱,恽寿平跟随父亲流离奔波,又征战沙场,后与家人失散,沦为阶下囚,那时的恽寿平才16岁,却又机缘巧合凭借自己绘画的天分和学识,从阶下囚又变为了总督夫人的义子。年少时的恽寿平便经历了他人没有经历过的颠簸,后又离开总督夫人,在灵隐寺为僧,22岁返俗还乡后,渐渐结识艺坛好友,以卖画为生。自36岁时开始了“没骨花卉”的创作,并形成了“恽派”走红了江南画坛,恽的没骨花卉自成一家全然离不开他生活的经历和感悟。

“酌论古今,参之造化,以为损益”,这是恽寿平参悟绘画的方法,“造化”即为自然,客观事物,“师造化”就是“师法自然”,这是恽寿平全部绘画的一个立脚点;“酌论古今”“以为损益”,他临摹学习了前代大家的作品,总结“黃徐”的画风,“黃筌过于工丽,赵昌未脱刻画,徐熙无径辙可得”,但前人的技法并不都是尽善尽美,找出前人画中不如意的地方,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以大自然为创作之源,创造出新技法。他说:“写生之技,即以古人为师犹未能臻至妙,必进而师造化,庶几极妍尽态,为大雅之宗。”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学晞古(李唐)不必似晞古,师子畏(唐寅)何妨非子畏”,不要被古人的技法所拘,“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与似者皆病也。”恽寿平一生虽画了大量的仿某家某法的作品,但都是在保留自己笔墨风格的基础上仿作,仍然是他自己。

恽寿平“参之造化,以为损益”的艺术思想影响着当今习画之人,也是美术学院专业教育经常引用之典故,没骨花鸟这一画种随着对恽寿平艺术的研究增多更广为人知。没骨画法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流传之中,产生了诸多风格变化。清代晚期著名画家居巢、居廉在学习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大量使用“撞水法”与“撞粉法”,在当时的岭南画坛独树一帜,创立“居派”花鸟画;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跟随居廉学习绘画,在注重写生的基础上将“撞水撞粉”进一步发展,直至艺术风格多样化的今日,有工写结合的没骨表现方法,有重写意性的表达,有偏色彩、立体效果的呈现,没骨画法随时代的变化出现丰富的面貌,但无论技法怎样去改变,都离不开对造化的参悟。

猜你喜欢

徐熙恽寿平画法
浅析恽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受众群体
鳄鱼的画法
恽寿平书画艺术
我的梦想
“意境”这样实现
———《“意境”如何实现———恽寿平意境观念研究》评介
水禽的画法(六)
大小S 对照记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徐黄异体”两种画派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