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32P]敷贴器在治疗儿童血管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05-30李海涛秦红斌邵武国

科技风 2016年24期
关键词:放射性婴幼儿病灶

李海涛 秦红斌 邵武国

摘 要:血管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近来年,随着对血管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其治疗方法开始多样化发展,在临床工作中,有激光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核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均由优缺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对32P敷贴器治疗儿童血管瘤的应用进展及疗效观察进行探讨。

关键词:32P敷贴器;儿童血管瘤;应用进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A

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好发于婴幼儿,可见于身体各处,大部分血管瘤位置表浅,位于身体各处皮肤,尤以头颈部(60%)多见,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随年龄增大,血管瘤增大,部分也可自行消退[ 1,2 ]。IH多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4,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2%~3%,1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0%,而早产儿或低体重新生儿的发病率可高达22%~30%[ 2 ]。IH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但是有部分患儿的血管瘤位于重要器官或是生长迅速,会引起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严重者将会导致患儿死亡。20世纪50年代起放射性核素磷[32P]逐步被用于临床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3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对32P敷贴器治疗IH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一、磷[32P]敷贴器治疗儿童血管瘤的原理

20世纪中叶,放射性核素开始应用于儿童IH的治疗,镭源是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放射源。由于镭源发射的是γ射线,半衰期长,不易防护,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造成放射性伤害,为了避免γ射线造成的辐射损伤,学者开始使用β射线放射核素近距离治疗儿童IH。用于临床上治疗儿童IH的β放射性核素主要有磷[32P]、锶[90Sr],32P是由人造放射性核素,β-衰变,半衰期14.26天,β放射性能量为1.71MeV[ 4 ],在组织中的最大射程为8mm,穿透1mm组织剩余能量为28%,穿透2mm组织剩余能量为11.4%,穿透5mm组织能量仅剩0.9%[ 5 ]。血管瘤组织经过32P照射之后,病灶内的毛细血管增生受到抑制,内皮细胞发生肿胀、水肿以及炎性改变,最终纤维组织增生,血管闭合,达到治疗目的。

二、磷[32P]敷贴器治疗儿童血管瘤的优点

(一)疗效佳

学者张兰平报道了32P敷贴治疗1619例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32P的治疗剂量为1.2Gy/(cm2·d),8~9d为一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总治愈率为87.8%,其中单纯性血管瘤的治愈率达93.4%,且疗效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6 ]。学者[ 7 ]报道了38例血管瘤患儿采用32P敷贴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1次治愈29例(76.3%),显著好转6例(15.7%),好转3例(7.9%),其中4例进行2次治疗,均治愈,没有无效病例。

(二)操作简单

应用32P敷贴器治疗婴幼儿IH,患者可以在门诊、病房或家里接受治疗,婴儿的依从性较好,患儿家长容易护理。在进行治疗前,可根据患者病灶的大小和形状裁剪成个人专用敷贴膜,将一定剂量的32P溶液滴加到敷貼膜上,制成专用的敷贴器。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先使用适当的厚度防护橡皮进行周围正常皮肤的保护;其次,将32P敷贴器对准病灶,按照计算的剂量给予多疗程、低剂量治疗。

三、32P敷贴器治疗的副作用

(一)剂量控制不精准

目前,国内外无商品化的32P敷贴器供应,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病灶大小、形状、类型,医院核医学科自制32P敷贴器。医院自制32P敷贴器的放射性原料是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供应的磷[32P]酸钠盐口服溶液、胶体磷[32P]酸铬注射液两种放射性药品。自制的敷贴器放射性原料滴加的位置剂量较周围高,剂量分布不易均匀,控制困难,需进一步研究适合的放射性磷[32P]原料制备32P敷贴器。32P敷贴器的治疗效果与病变组织中辐射剂量分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大部分患儿的病灶不是规则形状,这导致平面源在病灶中的剂量分布不均匀。

(二)皮肤损伤

32P敷贴器治疗儿童血管瘤的过程中,病灶位置直接受到辐照,同时,周围正常皮肤也会受到辐射,这导致病灶周围的正常皮肤不同程度的发生辐射损伤。一般治疗后5-7天皮肤颜色开始变深,反应严重时局部可出现小水泡,但属于正常现象,可作对症处理,待结痂后自行脱落。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或加重。临床治疗过程中,随着皮肤表面所受剂量的增大,其皮肤营养不良的风险大大增高,可能引起患儿基底细胞癌发病的可能。

四、小结

32P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特别在皮肤脉管性疾病、瘢痕疙瘩及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32P敷贴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疾病有很好的临床优势。随着核医学的发展,32P敷贴器将走向更基层的医院,同时推动基层临床核医学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范钦和.软组织病理学[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3.

[2] 钟益萍,孙乐栋.血管瘤外用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1),22:229-231.

[3] 梁培炎,李群,张伟光,等.放射性核素磷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近期疗效[J].新医学,2002(11),33:663-665.

[4] 卢玉楷.简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162.

[5] 方木平,易海英,黄诚刚.32P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J].中国美容医学,2010(6),19:940-942.

[6] 张兰平,李宗良.32P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1619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11),24:1607-1608.

[7] 安小莉,汪静,邓敬兰,等.婴幼儿皮肤血管瘤P-32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8),18:1633-1634.

猜你喜欢

放射性婴幼儿病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