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物理教学“行为之变化”

2016-05-30李旗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拓宽质疑兴趣

李旗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和猜想,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通过观察记录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解决问题,总结评价讨论结果。因而探究式教学法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关键词】兴趣;质疑;探究;拓宽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从教学的角度上说,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摄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形成的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研究所必备的探究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的问题,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恰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作为主体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能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情境是与学习相关的背景或环境,实质上就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探究性学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作为情素境材创设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在课改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物质的密度章节是很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容。我们知道密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建立密度概念,我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远教资源中的《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的故事》讲他面对刽子手,临死不惧,坚持真理的一身正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如何鉴别物质提出问题。倪佑宇同学说“可以秤质量”,吴莎同学说“可以测量体积”袁野同学说“把王冠送到金银首饰店去看看”吴林镁同学想了想说“可以求密度”……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讨论教材,大家一直同意吴林镁同学的建议“求密度”,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进而求物质密度。使“探究”活动的目的性更强,探究的效果也很好。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激起他们探究答案的愿望。

二、适时引发知识冲突,培养探究意识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目标的首要问题。“障碍性”和“冲突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和本质属性,没有障碍、没有冲突便不成为问题,没有问题,便没有探究的必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或方法的难点处、在知识的“夹心饭”处、在学生易犯或重犯错误处,适当设计一些以辨析为主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探究意识目的。

例如讲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这一节时,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设计出各种探究方案,最后大家讨论提炼出两种最优秀的探究方案;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每一大组实施一种方案最后比对。第一组: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器材有酒精灯、碟子、瓶子、铁制瓶盖、酒精、水、扇子等,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把水滴在两个铁制瓶盖中,一个用酒精灯加热,而另一个不加热,比较瓶盖中水蒸发的快慢。(2)把同质量的酒精在碟子和瓶子中,比较它们蒸发的快慢。(3)把等质量的酒精滴在两个碟子上,用扇子扇其中一个碟子,比较它们蒸发的快慢。第二组教师提供的器材有酒精灯、扇子、电吹风、海棉、衣服架、夹子、一块叠放的湿毛巾等,要求学生尽快把毛巾弄干。通过上述两个探究活动,虽然第一组学生很顺利地得出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而第二组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归类、分析、综合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但是,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第一组学生是教师设定的框架下完成的,没有体现学生的创造性,而第二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让学生自主地发挥创造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科学诱导,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自己的研究经历和体验时特别强调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学习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一种新的可行性,或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出作用。因此,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加强质疑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应用对比异同、类比联想、知识迁移、问题发散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进行问题的探究,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凸现学生的主体、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已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将给物理课改和物理学习带来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生机,同时也给每个教师的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机遇,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在新课程下对初中物理活动教学的几点建议》 罗红斌.

[2]《探究式教学实践与初探 》 张素梅.

[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金娣.

[4]《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李建平.

[5]《现代教学基础理论》 谢利明 郑百伟.

[6]《各国物理教学改革剖析》—物理教学研究与探索 曹磊 潭树杰.

猜你喜欢

拓宽质疑兴趣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软场地土拓宽桥梁地震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