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孩子不能“分脸”

2016-05-30张晓青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白脸黑脸家长

张晓青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煞费苦心,颇为讲究“艺术”,模仿戏剧中的“脸谱”面具,以“黑脸”与“白脸”方式在孩子面前出现。不少家长对这种任务“分工”方式感到非常满意,配合得也天衣无缝,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在家庭教育中,这种分工并不科学,从长远来看,往往是弊多利少:

一、造成孩子的双重人格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会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也就是说,谁向着自己,他就倾向谁。比如,孩子想玩会儿再写作业,爸爸不同意,而妈妈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最终妥协,“好吧,一会儿就回来”。孩子渐渐地知道了,当自己提出要求时总有一方护着自己,因此变得有恃无恐,得寸进尺,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黑脸”面前,孩子安分守己,伪装、压抑固有的天性;在“白脸”面前,孩子则无理取闹、我行我素、为所欲为。长此以往,孩子会变成欺软怕硬的“两面派”,使用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不同的“脸”,甚至可以为逃避责罚而说谎,为达到个人目的而对父母采取亲一方疏一方,甚至可以利用父母之间的矛盾而满足个人的愿望。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二、不利于与孩子培养感情,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们一直认为大人的话就是正确的,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当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时,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失望的情绪、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良好形象,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从而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扮演“黑脸”的家长一味地打骂,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会造成紧张的亲子关系,不利于与孩子培养感情。

三、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发展

好玩、好奇、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但由于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分辨力差和自制力差,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对此,既不能放纵不管,也不能动不动就加以指责或采取某些粗暴行动,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有些家长为使孩子早日“成材”,便用要求成人的办法来要求孩子,规定孩子一天要练多少字,背多少英语单词,练多长时间的钢琴等等。在大人的逼迫下,孩子的情绪是消极的,效果肯定也就不好。玩本来就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拓展知识,发展品行的重要途径。只要他们玩得健康和安全,家长就无须干涉。

四、价值观混淆,黑白颠倒

孩子年龄小,在分辨是非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他们对是非判断的标准来自成人,尤其是父母。面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分脸”,孩子并不关心家长是有意还是无意;并不关心家长在教育方式后面掩盖的是“真情”还是“假意”。他们只看到了父母对自己所做的同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评判和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们往往会觉得胜利一方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而事实上也许并非如此。长此以往,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会变得模糊,甚至黑白颠倒。

五、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时,双方容易发生争执甚至争吵,使家庭气氛变得紧张。激烈的场面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恐惧、悲伤、无助感等消极情绪。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的争吵是因自己而起,孩子会因此惴惴不安。甚至为了使父母不再争吵,他们会谨小慎微,生怕自己再惹出祸端。孩子在如此的自我压力下,会变得内向、木讷,不善言语,甚至是缺乏安全感,对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感。爸爸、妈妈有不同的成长背景,有不同的成长阅历与体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难免出现差异。那么当生活中两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形时,应该如何化解这样的窘境呢?

1.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因一时的小细节而引发的意见分歧常有发生,可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以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是激烈的争吵甚至是拳脚相加,恐怕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将不和谐、不安全的阴影植根在孩子心中。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爸爸跟妈妈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形发生。

2.事先达成共识

当孩子尚未出生或还在襁褓时期,家长可以阅读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书刊杂志或请教教育专家,事后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讨论制定可行的教育方式、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在日后的教育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3.先以一人意见为主

当父母双方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应尽量克制自己的不好情绪,在和气、平稳的气氛下达成共识:以其中一人的意见为主。然后再沟通交流。如果父母双方讨论后的共识与之前要孩子遵守的行为规范不同,也不要尴尬,向孩子认错,因为孩子也能在爸爸妈妈道歉并告知新的行为规范的时候,学会勇于承认错误,这对孩子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需要分别扮演“黑脸”或“白脸”的角色,只要掌握教育一致性的原则,避免让孩子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坚决地予以规劝,认错改正可再给予安慰、鼓励。不论是说教还是鼓励,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这远比“恶语相向”“棍棒相加”有效得多,在亲子沟通上也会比起“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来得更为顺畅。

猜你喜欢

白脸黑脸家长
白脸僧面猴被称长相“炸裂”
不受欢迎的白脸
黑脸琵鹭的魔法(上)
劝君敢于“唱黑脸”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圣米歇尔山和黑脸羊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唱垮了多少亲子关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