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我市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

2016-05-30安海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建议现状

安海龙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近期我市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部份乡镇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的不断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就业,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由于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对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最近,我市计生协会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部份乡镇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现将调查情况简单梳理分析汇总如下: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几大问题

1.父母角色缺失,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生理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见一次面,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2.缺少督促,自控力差,成绩中下

留守儿童监护人一般都局限于孩子吃饱穿暖,对于学习方面的督促和指导偏少,留守儿童由于年纪小,大都自控能力弱,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由于迷恋网络、游戏等厌学逃学,尽管有部份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积极自觉学习,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

3.缺乏交流,心理封闭,价值取向异常

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谈心交心等交流很少,加上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作为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

4.缺乏保护意识,存安全隐患

由于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5.管理粗放,行为习惯较差

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寄养在亲戚朋友家或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他们往往没时间和精力管,对孩子行为放任自流,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部分家务事,导致孩子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加上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如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乱花钱、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等坏脾气。二是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婆或外公外婆管理。爷爷奶奶更溺爱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

6.监护人素质偏低,管护效果差

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在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的情况方面,只有20%的能够经常辅导学生学习,有42%的辅导不了或不辅导学生学习。有20%的监护人经常和留守儿童谈心、沟通,有28.7%的人从未与留守儿童谈心或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与学校联系方面,有11.7%的监护人经常到校与老师交换意见;有42.3%的偶尔去,有43.4%的监护人从来没有去过,认为不关他的事。

二、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1.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2.学校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二是为留守儿童与亲人沟通提供方便。建议中心学校建立一个亲情聊天室,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设备,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

3.政府和社会方面

一要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坚决扫除学校周边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

二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安全防范,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守护,加强对重点人员特别是校园周边的精神病人进行排查和监控,防止有暴力倾向的人员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和身体伤害。

三要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团委、妇联等单位的职能作用,利用他们的会员和志愿者优势,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一是村计生协会可将留守儿童关怀活动列入协会会员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在“六一”儿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开展慰问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周末或假期在村人口文化书屋集中看书、下棋、做游戏;利用村远程教育设备下载一些适合孩子的节目集中观看;组织孩子与在外的家长打电话或视频聊天;组织协会五老人员为孩子讲授传统儒家文化和中华礼仪;组织孩子们与空巢老人结对相互关照慰籍等等。

二是做好随访。及时解决农村计生家庭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重点解决缺粮、缺衣、缺被等生活救助及其他特殊问题,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在办理最低生活保障时给予政策性优惠。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