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2016-05-30王玉欣

科技风 2016年24期

王玉欣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在新课标的提倡下如何提升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则成为了整个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通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来加强学生的提升综合的情感修养,作为历史学科的一名教师,更是有责任将实际教学中的历史情感灌输给学生,通过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来对历史学科的评价情感教育成果来进行推进。而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授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教育方式,通过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来完成。本文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经验,通过对新课程下推进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方式入手,来着重探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目标实现,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一、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现状

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界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分数教育、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课程的传授置于精神情感教育中,如何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敬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通过对国内、外的趋势发展进行有效洞察来提升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虽然我国的历史教育中一直包含着情感教育,但传统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仅仅是局限于一种问答形式和原则性回复,例如“对xx历史事件的感悟”、“对xx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等,即便学生在引导后给予了准确答案,也无非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背诵和定位。这种情感教育方式对情感目标教育是实现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它本身也缺乏一种实操性。所以,在新课标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这种教育方式尽行改革和创新,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最终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合二为一。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教育情感的方式分析

首先,要通过学生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文献、历史资料的阅读来提升个人思想认识,通过教师所设的历史背景来感悟那个时代下的思想感悟,对于一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认知,历史教师应当给于一定的情感渲染,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认知、接受、肯定的同时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体验,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思想转化为一种情感上的表达,实现深层次的积淀。

其次,以情感体验为根基来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是非观的判断,通过相应的价值取向来深挖历史。对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老师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同时师生还能够在此期间来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论,无论是赞美还是反对、感动或者愤怒这都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表达,通过事件内部的本质变化和外部情感体验来进行价值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变化,它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情感表达的一种基本训练。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一种“导师”的责任,通过强烈的角色感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同时,一方面要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与历史角色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当站在一个相对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最终实现情感体验的生化与鲜明。

最后,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和深化挖掘,来以一种正确的历史情感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进行约束。然而,包括历史教育情感在内的态度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保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是情感、意识和意志的表现,它本身还是历史对人类教育的一种升华和最高体现。想要通过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讲述和渲染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洗礼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通过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来让学生进行体验。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历史教育情感产生认知的过程,还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引导,只有通过这种互动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以一种理智、高尚的情怀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通过对历史教育的特点,来树立坚定的信心、陶冶美好的情操,真正的将这些传统道德和美德渗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实现分析

一方面,良好的历史教育情感能够将现代素质教育观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作为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背景上,还要让学生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有所感悟,通过对前人的得失、功过来总结经验,真正的做到在学习中生存、在交往中进步、在创造中发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内心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历史教育情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进程历史教育情感的引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历史由一门学科转变为一门爱好进行研究,這种教学积累能够为新课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来对历史教育情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手段,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完成与实现,努力的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陆晓敏.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2] 程刚,徐美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12.

[3] 徐东.历史教育情感引入及实践教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