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30潘亚男
潘亚男
【摘 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当下的发展形式教育部门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方式,新课改的实施,加强了对小学数学重要性的宣传,并且小学数学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关注。虽然关注度有所提高,但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希望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新课标实施后,各个学校都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被“趣味性”教学所取代,师生关系也得到的改善,不在是以老师为教学主体,而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一些陈旧的问题得到改善,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的陈旧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都有所偏颇,认为,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所讲的内容学生都会听,把知识传播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所以新课改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多年的老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时间观念难以转变,那么新课改的内容就难以得到具体的落实,改革效果也不明显。
2.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不平衡
一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能力的了解都不是很全面,根据课标,对课程进行准备和讲授,使得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对新的知识无法消化,如此累积,不会的越来越多,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数学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性不强,只有抽象的思维模式,降低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即使教学制度改革也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3.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不平衡关系
在一些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明显低下,不仅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软件设施更不完善。由于客观原因,教育水平低,对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造成一部分教师的水平低下,无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落实改革要求,实现改革目标。同时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缺少责任感,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应付差事,学生学不学、学会多少都与其自身无关。学校的管理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使得新课改的实施只是走走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预期的目标严重不符。
三、针对新课标下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改的实施下,教师已经不在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占据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这使得教学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事事从学生的地位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数学学科内容不感兴趣的问题。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形成“趣味性”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学道具,来解释具体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各种条件,达到遇乐于学的目的。在改革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问题是,教师要把教材灵活运用,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不能为了达到目标只追求形式。
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工作的重点进行把握,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更改教学模式,多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实践时间,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设置的教学活动一定要有教学意义,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主体的差异性,根据主体的不同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找到自信,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4.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正确的把握。教学目标的改变,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重新的把握。虽然新课改规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或者溺爱式教学。在对学生教学模式的创新中,不能对学生太过放纵,教师还是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已经成为新课改下的教学关注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开展各种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的方式中学习,得到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艺.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8)8:90.
[2]杨晓丽.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培训,2015,08(5):183.
[3]贺荣.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0,1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