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服务能力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2016-05-30张丽君陈安生
张丽君 陈安生
摘要:增强服务能力,这是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功能要求,更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在剖析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增强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及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服务能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17-02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完成职业教育使命的落脚点。首先,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是培养适销对路的职业人才,专业建设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到毕业生是否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是否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其次,专业办学特色的程度直接影响学院的办学特色,是学院办学的生命线。第三,专业建设左右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集聚和办学实力。第四,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事关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提升服务能力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办学目标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行业企业培养职业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撑。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状况及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明显。专业群建设中注重提升服务能力,即通过主动开展各类社会服务,一方面能全面提升专业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更能得到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市场、学生及家长的认可,获得更多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坚持“以教学为主,社会服务为辅,兼顾科研,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学服务型院校”是对高等职业院校较为合理的职能定位,故专业群建设必须围绕于这一办学定位展开。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现状
1.服务形式松散。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实施服务及互动的传统组织,但在当前条件下,因这四类组织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很难形成长效的合作网络。主要表现在:一是相互间松散而又不受约束的联络机制,各方缺乏沟通及统筹安排,不能有效协调合作各方的利益和矛盾;二是合作意愿较难形成互动,没有可预见的互惠互利,高职院校纯粹的专业建设很难受到其他各方的充分重视,出现“一方热另一方冷”及“忽热忽冷”现象;三是协调机制建设缺乏持久性,合作时限往往缘于领导层的个人兴趣或联络人的人脉资源,合作层面局限于某些短期需求或单个项目。
2.服务方式单一。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仍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而为行业企业提供诸如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项目研发、成果转让、文化传送、协同生产、合办企业等直接服务方式鲜有所见。近年来,即使不少学校在这些方面作了努力,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设计,加至引领对外服务的技术型教师欠缺,技术覆盖面小,所形成的一些服务功能也显单一、粗犷,无法真正融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的主流,很难与行业、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制约自身发展。
3.服务质量不高。我国产业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进入调结构、转方式的新阶段。以建筑业为例,加速新型城镇化和“两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建筑“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一环保”措施,对建筑高职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单一的办学模式,无力适应产业的变化,“负重前行”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受学院实验实训设备、教师的创新能力等教学软硬件条件制约,学院不能解决行业企业的前沿技术问题,专业服务能力体现为“只能景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关键要素及措施
1.服务型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专业群建设的舞台。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合作方面有下列一些成熟的经验:一是坚持立法保障,通过法律措施,约束和引导企业参与合作,确保专业建设得以持续进行;二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内部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积极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三是企业主动与学校的合作,通过合作可享受政策优惠、接受技术支持;四是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五是扩大学校自主权,采取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关系,让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国外经验不能照搬但可以借鉴。必须明确,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根基,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以“校企一体、共生共荣”为辅的新思路,是当下专业群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搭建实现校企互动进行专业建设的各种舞台,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推行“集团化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吸纳各类资本,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专业服务行业企业提供方便。
2.服务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群建设的途径。在专业设置方面,要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对产业升级转型的“即时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要对接行业产业,围绕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重点建设优势专业,以此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不追求大而全、不跟风新设或与办学优势不相干的“热门专业”;“有所不为”就是要以就业及社会需求为导向,果断转型或停办处于产业发展衰退期、职业岗位面临淘汰或者招生、就业两难的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主动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开展“订单”培养,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依据,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教学组织方面,要以服务为主线,以“校办企业”以及“合作企业”的生产项目为平台,以专业教师引领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试行教师与学生一体的“工作室”及“教学工厂”等模式,实现服务项目与教学的融合。
3.服务型的实训基地是专业群建设必备的基础条件。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阵地,又是从事专业服务的平台。基地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服务性、生产性功能。一是实训基地宜采用校企共建的建设模式,建立能实施工学结合的“校中厂”和“厂中校”,使之具有较强生产性功能;二是建立校企共同管理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三是采用“专业(群)+基地”的运作模式,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组织实训教学,实训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生产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
4.服务型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载体。专业课程体系要具有适应专业服务的特点,即适应相关产业职业技术岗位要求。课程体系的开发要以职业活动为载体,融知识、技能、态度于一体;课程结构要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等为线索;课程内容要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技术为主线,及时跟进行业企业的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课程实施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广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职业院校学生既感兴趣又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关键技能训练尽可能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5.服务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专业群建设的保障。
(1)健全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服务驱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性。要实现教学管理“放而不乱,活而不松”,就要求我们要从人才能力培养角度建立与其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信息化、动态化教学管理,进行教学督查;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要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参加相关技术服务成果、从事生产的产品、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研发专利与撰写论文、获取技能等级证书等融入考核要素中,引导学生创新成长。
(2)实施弹性教学组织模式。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较为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但当前“工”字部分是其短板。一是与专业教学目标相融合的生产服务项目难寻,二是合适的项目其实施时段与原有的教学进程安排很难一致。这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实施学期中的分段模块式教学,允许根据企业生产和服务项目情况,适时动态变更教学进程,灵活安排教学,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到那些与教学内容衔接程度高的服务项目之中。让学生在这种开放性、职业化的环境中学习,获取职业经验,经历职业磨炼,培养专业能力。
6.服务型的教师队伍是专业群建设的动力。专业建设方案最终需要专业教师具体实施,教师队伍服务素养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专业(群)服务能力的强弱。服务能力表现在服务意识和服务技术水平这两个方面:在服务意识方面,要求教师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主动投身到各项服务之中;校办产业可引入股份制运作方式,专业教师参与经营管理,并有相应的回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服务技术水平方面:一是制定适应服务要求的专业教师相关准入标准;二是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三是建立专任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四是加大措施实施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校企互通的组织模式,采取深入企业实践、从事项目研发、参与生产管理、组织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唐乘花.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育略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28-30.
[2]何农.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12.
[3]陈安生,魏秀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