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与实践
2016-05-30王桂芬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老师教学方式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效率
新的观念、新的角色,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结合当地教学的实际,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笔者认为:
一、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应做到心中有数,要考虑学习成绩、各种能力、思想品德、男女性别、家庭背景、学习内容等因素,遵循“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便于学生在合作时展开争议,相互影响带动,同时也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从多个视角、多种层面扩大信息量,丰富思维。课前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在什么组,然后教师再进行微调。教师要做好微调工作,如调个能调节这组成员讨论氛围的,能维持纪律的学生。
二、巧选内容,让学生产生合作的需求
让学生合作交流,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合作的问题。如选择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学习内容;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需求欲。
三、把握契机,培养合作意识和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学会尊重,达到生生相长
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差异,思维能力也有高低。因此,要引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教师要以合作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使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促进知识、技能的迅速掌握。
2.学会倾听,达到共同成长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每位学生都必须、而且一定拥有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权利,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3.学会沟通,达到共享共创
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沟通的技巧,如批评对事不对人,不要急于对别人的观点下定论,要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要多做思考和交流,要多查找有关资料。
要引导学生形成资源共享的意识,愿意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合作学习时,要能够互相启迪、相互借鉴,能够整合不同的观点,汲取彼此的智慧,进而产生新的思想,生成新的智慧,达到共创的目的。
三、准确把握时机
教师要把握好时机,不要所有的问题都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源于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讲,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①在学生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组织讨论;②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组织讨论;③在学生的意见分歧较大时组织讨论;④在揭示规律性知识时组织讨论;⑤在选择解题策略时组织讨论;⑥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组织讨论。
四、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习惯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通过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的形式,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组和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补充与交流,巩固和扩大小组讨论的成果。
五、做到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
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问难相结合
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由被动地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
七、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相结合
在学生看书、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划出重要内容,在不解之处标上记号;看结论组织讨论,寻找依据,对讨论中产生的正确与错误的想法与结论多问个为什么,让学生逐步掌握认真看书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交流思想感情。通过教师中介学习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应共同协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多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旨在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通过这一讨论形式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旨在让全体学生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过程中,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使学生得以充分地合作,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向丽.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M].青岛出版社,2006.8
[2]沈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4]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5]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J].学科教育,2000.2
作者简介:
王桂芬(1965~),女,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学历: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