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应用
2016-05-30陈晨
陈晨
摘 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好课堂练习,精选内容,练习重难点和提高点,及时讲评,反馈信息,有效评价,将练习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的应用实例,探讨如何有效应用课堂练习。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练习;有效应用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促使学生巩固和吸收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并掌握教师新教授的学科思维,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该学科问题。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体现了导向、认知、诊判与反馈、创新意识培养、元认知、价值观功能,也就是说化学课堂练习既能够帮助老师传播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网络,让散乱的知识概念化、条件化、策略化;又能够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诊判与反馈,让老师及时发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过程有何存在问题,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救策略。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的特殊设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与创新意识,还可以在化学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绿色教育等德育渗透,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应用课堂练习,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精选练习内容,及时讲评,有效评价,将练习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1 精选内容,提高课堂练习的时效性
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既要老师讲,又要学生练,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1.1 详略得当,练在重难点
做的练习不求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程度分别对待。对于一些学生只需了解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不需要补充过多的练习;而对于一些课标里规定的要掌握和运用的知识点,教师应该设计典型的、有指导性意义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练习不在多,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到盖斯定律的运用时,苏教版课本中的例题是已知①C(石墨)+O2(g)=CO2(g)的焓变,②CO(g)+1/2O2(g)=CO2(g)的焓变,求C(石墨)+ 1/2O2(g)= CO(g)的焓变。这题只需通过①-②即可求得。这时教师不忙于做其他的练习,而可以将问题改编,条件不变,求2C(石墨)+ O2(g)= 2CO(g)的焓变,学生经过思考,不难发现这题应该是要由①×2-②×2求得。只需做一个小小的改变,学生就可以掌握盖斯定律的计算,即若一个反应的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反应的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也可以由这几个反应的焓变相加减而得到。总之,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但不能采用题海战术,练习应该是“少而精”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例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举一反三,采用“多变、多问、多析、多解”的导向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 [1 ]。
1.2 先易后难,练在提高点
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有基础性的练习,还应该有提高性的练习,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苹果,让课堂永远充满挑战性,让学生始终有新的兴奋点 [2 ]。例如在讲解完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后,同学们感受到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对电极反应是有影响的,酸碱性不同,电极反应是不一样的。如负极的反应电极,酸性条件下:H2-2e =2H+;在碱性条件下,H2+2OH--2e-=2H2O,生成的氢离子立即就会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水。这时候再补充练习,要学生写出甲烷燃料电池在KOH作电解液时的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光要知道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要注意到二氧化碳会和KOH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根和水。
2 及时讲评,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完成练习后,他们最关心的是练习的结果是否正确,但关心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一般来说,越快讲评效果越好,学生的需求也较快得到满足。因此,教师既要安排好一节课的教学程序,留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进行课堂练习和讲评,同时还要掌握好评讲的时机,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深刻、最清晰的时间段进行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质量,师生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反馈,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
3 有效评价,突出课堂教学的反馈性
对课堂练习的评价,是师生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这样显得枯燥无味,缺乏指导性。而应该多采
用鼓励性评价,通过谆谆善诱的言词,充满鼓励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调整自己的解题思维;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还应该包括各级各类学生。教师通过调整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使各级各类学生在解题时能够经常有成功,让他们每时每刻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且教师还应该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表扬。这肯定和表扬除了对结果加以肯定外,还要说明原因,使学生感受到这鼓励和表扬不是老师送来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同时,对学生的失误也要正确评价,不能对失败一概否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可以怎样改正”,寻找成功的因素。
只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与讲、学与练,适时把握练习时机,在练习、讲评、评价的过程中,注重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就题讲题,就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桂根.教育新政下练习中的化学——化学教学课堂之浅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22).
[2]吴玲.诊断课堂练习为高效课堂开出处方[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8):54-55.
[3]张新.对数学练习中的反馈策略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