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2016-05-30庄瑞彪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藤野孔乙己文章

庄瑞彪

【摘 要】中学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应如何进行,本文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体会:1、在字、词、句的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教育;2、在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时进行思想教育;3、在剖析文章结构时进行思想教育;4、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科知识,尤其要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的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我觉得: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学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能够体现“文以载道”的范文。这是语文老师“教书育人”的很好阵地。

中学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应如何进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探索的课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在字、词、句的教學中进行思想教育

女作家冰心的《小橘灯》反映了革命者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艰难处境和他们对光明的渴望,赞颂他们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教师应抓住“削”、“揉捏”、“掏”、“拉”、“穿”、挑、“点”、“递”等一系列传神的动词,阐发句段的丰富内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育学生要像小姑娘那样从小就具有关怀人、体贴人的品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师在讲解松骨峰战斗的壮烈场面时,抓住“抱”、“掐”、“衔”、“扣”、“掰”等富于表现力的动词进行阐发,说明这些动词逼真地描摹了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烈的诗篇,引导学生体会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再如教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教师在诠释词句的基础上加强阅读训练,加深对词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词句,逐步把学生引入壮阔、瑰丽的意境之中,进而体会词人伟大的革命家的气魄和胸怀。

二、在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时进行思想教育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要能动地使它成为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教于谦的《咏石灰》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两首诗,在介绍于谦高尚节操和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事迹时,教师应以热烈的感情、高亢的声调来诵读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学习有些课文,需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在介绍背景时要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注意思想教育。例如教《岳阳楼记》一文,通过教师扼要而动情的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又如教《最后一次演讲》,通过教师包含激情的背景介绍,使学生明确:这篇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用鲜血换来的,表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篇演讲词。

一堂课有这样的起始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在剖析文章结构时进行思想教育

文章的结构往往服从于主题。剖析结构要与主题联系起来,注意思想教育。例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清明、暗两条线后,提问:文章在写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后,为什么还要写作者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条暗线?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思考“文章结构与表现主题的关系”。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然后明确:文章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巧妙地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别、相念的过程联系起来。文章穿插了很多的丰富的材料,如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受到学生的歧视,帝国主义电影宣传的刺激等,从而展示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复杂背景,使读者对作者鲁迅忧国忧民的崇高爱国主义感情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结构剖析,使学生体会到本文“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之情,并追述了作者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達了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这一深刻的主题,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人物,无论是正面的或者反面的,只要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都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比如教《孔乙己》一文,教师通过对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再作简要的概括:孔乙己阶级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自命清高、好逸恶劳、穷酸潦倒、麻木不仁、迂腐不堪、自欺欺人,但心地善良。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进而明确:作者通过孔乙己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性,同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通过孔乙己形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孔乙己的悲剧的必然性以及产生这一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恨以及对新社会的热爱之情。

下面我们再简略地比较一下初中教材中“两个教室的形象”。魏巍的《我的老师》,描写了作者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事,全面展示了蔡芸芝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刻画了蔡老师是学生慈母的高大形象;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情景,刻画了以为法国老师和他的学生小弗朗士热爱祖国、热爱自己国家语言,和对普鲁士入侵者的仇恨的爱国者的高大形象。我们分析、比较了这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社会形态之中的老师形象,使学生在艺术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然,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能依赖一朝一夕之功,去追求“立竿见影”。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润物细无声”的耐心,把思想教育融化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中。

猜你喜欢

藤野孔乙己文章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谈鲁迅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放屁文章
孔乙己(下)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孔乙己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