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30徐倩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作理论课原料

徐倩

[摘 要] 烹饪专业因实用性强、就业率高成为很多中职学校招生的热门专业,烹饪理论是烹饪专业重要的理论课程。目前,理论教学存在知识面不够深入、教师素养需要提高等现状,应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关 键 词] 教材现状;教学方法;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4-0062-01

中国文明在农耕下延续几千年,吃历来被中国人所重视,“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烹饪专业因实用性强、就业率高成为很多中职学校招生的热门专业,每年各级各类的烹饪技能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大赛中除了技术比拼,也有脑力比拼,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同样重要。所以,几乎每个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都有相应的理论课程,烹饪理论便是很重要的其中之一。

一、烹饪理论的教学现状

(一)教材的知识面太广,但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

目前烹饪理论的教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综合性很高的针对中式烹调师考试的教材,如《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二是把这门课程划分为更加精细的模块,如烹饪工艺学、烹饪原料学等,每学期学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材。前者的教材一般内容很丰富,烹饪工艺、菜品搭配、原料处理都有涉及,但每部分都讲得比较简单,更像是中式烹调师考试的复习资料;后者虽然划分得更细,但教材也存在广而不深的问题,比如烹饪原料学的教材对原料进行了分类,陈述了每类原料的特点,但如何运用到实作中以及不同品种在实作中的变化却较少提及,而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却是很重要的。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需要提高

从事烹饪理论教学的教师一般来说要么是实作老师兼任,要么是专职的理论课教师。实作老师经验丰富,对实际操作很了解,但不一定有很好的总结能力,对理论知识的提炼不够;专职理论课教师大多从大专或大学毕业就工作,与行业接触较少,能很好地理解书本理论,但与实际的结合能力有待加强。如果这两类教师能优势互补,那么理论课就能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二、对烹饪理论的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合理化

烹饪理论的教材内容广泛,但有些与学校的课程设置重合,比如营养卫生、成本核算,有些学校专门开设了这类课程;烹饪工艺学在红案等实作课时有涉及,且实作比理论的印象更深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按教材的课时来讲,就显得枯燥。所以教师备课时应有侧重,避免与其他科目重合。结合学生的实践,烹饪理论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侧重于原料学、烹饪化学等模块,让学生了解原料的性质和烹饪中的变化,教学常用原料可以粗讲,教学少用但以后工作中涉及的原料(如鲍鱼等比较名贵的原料)可以细讲,这样学生才可以学以致用。

(二)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理论课的教学比较枯燥,与实际结合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堂能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固然很好,比如,讲到“原料在烹饪中的变化”时,现场来场烹饪秀给学生看,但不是每个学校的教室都可以既能講理论又能做实作,而且这样课程进度也会比较慢。微课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领会老师的知识点。虽然微课的制作和应用需要老师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这种形式很好地利用了网络大环境,使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

(三)教师自身素养提升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示范,在教师的“教育者和行业家合一”的带动下,学生要做到“学习者和工作者合一”。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于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技术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实训教师技能再好,也不能墨守成规,应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学校应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理论课教师应走出书本,多向实训教师学习实践经验,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依托行业开拓教师的实践基地,既能让教师通过活动加强实践,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训,以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教材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而存在的,新的教学手段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教师的言传身教依然重要,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参与者。只有保持对教育的热情,才能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创造新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刘甜.微课在高职化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4):110-111.

[2]姜振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浅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3]李淑娥,戴汉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与培训实施方案探索[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8,6(2).

猜你喜欢

实作理论课原料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探索高校建筑系“建筑实作”课程的新型运营模式调查报告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海图学实作课程设计与实践
高职学生实作项目教学问题探讨
“实作”设计研究
——以制作简易报警器为例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以铁泥为原料合成Fe2O3 并制备LiFePO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