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建筑系“建筑实作”课程的新型运营模式调查报告
2020-06-15郑欣怡巫锐锋李兆祥姚锴淞梁斯亮翁广华阮思瑶
郑欣怡 巫锐锋 李兆祥 姚锴淞 梁斯亮 翁广华 阮思瑶
摘 要 目前我校建筑系的“建筑实作”实训课程主要是配合《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及《概念空间设计与构成》等课程的实际建造操作环节,课程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对于建筑建造过程实际参与的体验,加深学生对于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的理解。通过实训,体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互相配合、帮助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实际建造的组织能力,是集中体现“动手能力”专业特色的一个教学环节。本项目是利用建筑系学生的课程设计,结合一些相关的建筑技术和一种合适的运营模式,为在校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提供场所,一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多变性的公共交流空间,解决了学校在社团活动用地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同学们的“建筑实作”成果得到实际上的利用,投入到正常并高效的使用和运营中。
关键词 建筑实作 新型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调查目的
本项目旨在将本高校建筑系“建筑实作”课程实现价值最大化,形成属于建筑学特色活动的同时,也能通过一种合适的运营模式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体验,加速推动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
在每年的建筑实作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的作品成果在完成了作业后都无法进行有效且实际的二次利用,经过长时间的无人维护及风吹日晒后基本上都会被遗忘和废弃在校园的某一角,最终结果则是倒塌或者被拆除。
所以我们就思考能不能创立一个项目能将同学们辛苦搭建的“建筑实作”成果注入丰富的活力,让其变废为宝。于是我们在本校首创了一种结合“建筑实作”的新运营模式:为了给它们注入活力,我们有想法地引入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建立英语角、图书漂流角、线下知乎、时间胶囊、小型演唱会场所、跳蚤市场或一些公益性的志愿活动等,甚至还可以举办一些灯光节活动,提升我校的正面形象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时在技术上运用到新能源绿色建筑材料光伏板,实现通过太阳能和光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用电的问题。为给同学们提供新奇的空间体验,建筑外观设计将根据每届学生的想法每年更新,运营时长在三个月到半年之间,不仅可以不断更新同学们的空间体验感,并在这种运营模式下能够带动校园“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丰富了学生老师的校园生活,从而推动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调查时间
2019年10月—2019年11月。
2.2调查地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3调查对象
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面向佛山科學技术学院仙溪校区全体学生,随机发送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份。
2.4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学生对于建筑实作本身的了解和利用程度,遵循广大师生建议和要求,通过随机发放网络问卷调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1)之前有无了解建筑实作;(2)你觉得目前校园建筑实作的利用效果如何;(3)你希望建筑实作具备什么样的功能;(4)通过建筑实作进行过(或希望)的活动有哪些;(5)若定位建筑实作为经营性的场所,能否接受适当的场地租金;(6)你觉得建筑实作的创作有无意义;(7)是否了解过网红建筑;(8)如果学校出现类似一个网红建筑的东西,你会支持吗?(9)你认为学校如今是否拥有一个你比较感兴趣/喜欢停留的空间?
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若干份,收回98份,有效问卷9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之前有无了解建筑实作?
A 有37.76%B无 62.24%
解读:作为建筑系每年都有一届的建筑实作作品公开展示,仅有不到4成的人了解过建筑实作,说明建筑实作如今在学校的知名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反映出建筑实作的质量内容不吸引人,缺乏创新。
(2)你觉得目前校园建筑实作的利用效果如何?
A较差 26.53% B 一般 55.1% C 良好 18.37%
解读:仅有不到两成的人觉得建筑实作在校园里面的利用效果良好,一般的人觉得一般,说明建筑实作目前的制作质量还有待提高,创新性有待增强,没有考虑好人实际的利用,建造大部分只是停留在了表面上形式上,功能不够完善。
(3)你希望建筑实作具备什么功能?
A学习工作 33.67% B 休闲聊天 27.55% C 纪念拍照 22.45% D 展览 11.22% E 聚会 5.1%
解读:从各项比例来看,学习/休闲/纪念这三个功能是占的比例比较高,而这也是比较符合室外空间活动内容的。未来建造实作应该充分考虑此三项功能的利用,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加入时代元素,吸引年轻大学生的停驻,创新形式和功能。
(4)通过建筑实作进行过(或希望)的活动有哪些?
A学习交流27.55% B 休闲聊天 18.37% C 纪念拍照 20.41% D 观看展览16.33% E 活动举办 17.35%
解读:除学习交流外,各个活动占比都比较均衡,反映的是当下大学青年多彩丰富的校园生活,也告诉我们实作应考虑当下大学生的需求感,做出多方面,广泛性的实际有效实作,以此来增加实作的存在感和利用率。
(5)若定位建筑实作作为经营性场所,能否接受适当的场地租金?
A 是 82.65% B 否 17.35%
解读:可看出绝大部分人愿意为建筑实作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付费,说明可以考虑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不在是观展的用途,而是可以做成针对学生的活动性经营场所,同时起到宣传的作用,增强实作的名气,反过来鼓励建筑系学生精益求精,提高学生热情。
(6)你觉得建筑实作的创作有无意义?
A有 94.9% B 无 5.1%
解读:可看到绝大部分人觉得建筑实作创作还是有意义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作东西放在一个地方,体现的是建筑系学生的水平,还能增添校园的气氛。同学们对此类建筑的向往,既有需求感,希望实作继续做下去,对于建造者来说这也是一份动力。
(7)你是否了解过网红建筑?(填空)
解读:大部分的人还是了解过网红建筑的。特别是一些文化创意园与四川重庆等特色建筑更容易让人留下记忆。反思我们为何不做成此类建筑实作或是说有网红元素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开辟的方式,跟随时代潮流的建筑或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建筑才可能被人民欢迎。
(8)如果学校出现类似一个网红建筑的东西,你会支持吗?(填空)
解读: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学校能出现一个网红建筑,作为学校的特色或者拍照留恋的地方。一方面要考虑建造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建造的本质。
(9)你认为学校如今是否拥有一个你比较感兴趣/喜欢停留的空间?(填空)
解读:目前来说,学校是比较缺乏能吸引学生的场所,一方面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有关,二是建筑实作的实用性和质量问题有关。一些地方如图书馆、仙溪桥等实用性和景观比较好的地方则情况较好,但也存在场所不足的问题,确实有建设多样功能建筑实作的需求。
4存在的问题
(1)绝大部分同学觉得建筑实作创作还是有意义的,可发展的,但大部分同学还不了解建筑实作。作为建筑系每年都有一届的建筑实作作品公开展示,仅有不到4成的人了解过建筑实作,說明建筑实作如今在学校的知名度并不高。显然目前建筑实作的影响范围有限。
(2)学校内除了用来学习的图书馆暂时没有让同学们比较感兴趣且喜欢停留、休闲的地方。学生除了学习会到图书馆外更加喜欢待在宿舍里。学生们期待学校能出现一个有学习交流,休闲聊天,纪念拍照,观看展览或活动举办等功能的建筑,甚至愿意为其付相应的费用。
(3)目前建筑实作内容、质量、实用性、创新性、吸引力都不尽如人意。
5反思与建议
(1)对于建筑实作在学校内的知名度不高,影响范围有限问题。虽然建筑实作搭建在B4教学楼前,每天都有不少的同学进过并看见,但由于建筑实作是由建筑学专业在学期末实习周搭建的,此时各个专业都在完成实践周实习作业,并且已经临近假期,同学们对建筑实作的关注度并不高。另外建筑实作搭建完成后大部分同学来拍照留恋后,其就失去了同学们的关注度,出现影响持续力不够的情况。而且目前建筑实作的格局较为单调。如果想要让建筑实作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对其注入活力,结合同学们对建筑实作的期待做出功能上的变化,吸引同学们前来进行学习交流,休闲聊天,纪念拍照或观看展览等活动。另外在这种从未有过的教育课程与实际运营经营结合的模式中可以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在实际建造的“建筑实作”经营项目(例如跳蚤市场、英语角、图书漂流脚、邮箱、小型演唱会、佛科院灯光节等)投入到正常运营后,可提供场地给在校学生或社团举办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项目成熟后,还能在各高校间进行宣传和发扬,来激发创新思维。还有机会成为学校的特色招牌,形成建筑学的特色活动之一,扩大本校和本校建筑学专业在外的影响力。
(2)因为学校内暂时还没有网红建筑的出现。而随着当今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等媒体和社交软件的普及,具有自身特点和魅力的网红店是广大年轻人娱乐休闲之地。根据网红店的形式,“建筑实作”课程成果,可以根据当今时代的潮流方向,与时俱进,创造有文化底蕴的外部造型和有主题特点的交流环境,这样既能作为开会场地,降低了会上的紧张压抑使会议变得轻松休闲,更容易吸收会议内容,又能作为训练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与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