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2016-05-30陈蕊蔡胜
陈蕊 蔡胜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相通性,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可行路径;在融合中还需把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实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相结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35-02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傳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前医学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却不容乐观。为了探究当前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态,作者对四所不同类型层次的医学院校计5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结果来看,只有34.87%的学生经常看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而且主要是中医院校学生;几乎没看过相关传统文化书籍的学生占到16.67%;86.31%的学生表示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有25.34%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88.62%的问卷者认为学生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其中93.6%的同学表示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医学院校的缺失现状亟待改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修课,教学学时能得到保障,在当前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十分缺乏的情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予以传承与发扬。
2.有利于提高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但传统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空洞枯燥现象,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差的问题更加突出。医学生的培养具有其特殊性,治病救人的使命对医生专业性要求很高,医学院校课程专业性强,且医学专业课程门类多,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大量时间,医学生专业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导致师生双方更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迫切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具备独特优势。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提高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3.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学人文属性失落。2010年,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医学人才培养要“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近年来医患纠纷频发,暴力伤医杀医事件更是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医学人文教育中最为核心的便是人文素质教育,其任务即是将医学人文知识转化为医学生、医生的内在精神品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教育的契合点,通过创新研究,将其转化为新的方法路径,开展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提升临床医生的人文执业能力,进而有效化解医患矛盾和规避医学的现代性危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相通性。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致性。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及医学生整体素质层面的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特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载体。正如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上的主渠道作用。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想结合的素材,并与医学生特点相衔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更积极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在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仁者爱人”、“义重于利”、“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等传统医德教育更是对当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探索以考促学,创新考试考核办法,增加平时成绩比重,将主题讨论等纳入平时成绩,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有效发挥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医药卫生领域的典型人物,宣扬典型事迹;到当地博物馆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感悟体会,进行情境教学;建设第二课堂,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术理论社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依托于各级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立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主题学习网站和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平台,引导医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
三、注意把握两个结合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仁义礼智信”等古代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古代社会价值体系不断发展演变而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资源。在医学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这一有效方式,提高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提升医学生医德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医学生头脑显得尤为重要。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相结合。2015年7月,中共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契机与保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整体推进教师、教学等各方面综合改革创新成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内容之一。
师资力量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将其纳入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中。不断探索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谈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倡導讨论法教学改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着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主题理论学习讨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从医学院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医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Z].
[3]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