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港赣笔制作的技与艺
2016-05-30郑明
郑明
关于江西文港的毛笔起源,元代以前没有确切史料记载,据《赣东史迹》载:相传在2100多年前,制笔技艺是由秦朝时期的咸阳游侠郭解、朱兴传授而来。据族谱记载,山东邹县的邹氏于西晋时期迁居临川城西,开始制作毛笔,后代迁徙于临川李渡、文港一带,继续承传祖上的手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毛笔制作技术日臻完善的时代,此时的文港,已有繁荣的笔市。明代中期,文港毛笔开始走出江西,并成为皇宫御笔。到了清代,文港毛笔发展开始加速。周虎臣笔庄、邹紫光阁笔庄的设立,使得文港笔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高潮。
一
以下整理的是二十多年前文港毛笔水盆制作工序。
(一)分羊毛
1、撕羊毛
羊毛买来后,用拇指用力夹紧羊毛毛料,并逆着毛根的方向撕开,攥着轻磕几下使其平整,然后用手握紧毛根处,用剪刀在与兽皮的连接处剪掉,再将羊毛根部撕开、找齐,束成小捆,待用。
2、齐根
将撕好的羊毛放平,使根部整齐并朝下,在桌子上轻磕几下,并旋转羊毛,使手中的羊毛根部进一步找齐,再取适量的水将毛料打湿,在板上旋转,轻磕使齐。这个过程要反复几次。
3、梳绒
羊绒不能用于做笔头。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打湿后的毛料,右手握着的钢梳与毛料弯曲成15°的角,反复梳理,将毛料中的绒梳出、去除。在梳理的过程中,从毛根(在上)部朝毛锋处或毛锋朝上时从毛锋朝毛根处用力,这样相互交替进行。这个过程也要重复几次,直至所有的绒都被梳出为止。
4、去水
右手食指和中指成剪刀状夹紧梳完绒的毛料,用力将水分去掉,再将毛料横向放到钢梳柄上,将混合毛料并齐竖直放在桌面上,用左手握紧毛根处,右手捏紧去水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手心向上。用钢梳向上梳理,继续将毛料中的绒梳出,然后毛锋朝下地向下梳理几次。
(二)去油脂
将毛根及毛锋浸泡在石灰水中,并将多余的石灰水挤掉,石灰水也可用泥水代替,因为泥水中含有碱性成分,也可以去油脂,用含泥水的毛料反复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泥水要充分浸透毛料,钢梳的梳理顺序是从距毛锋三分之二处向毛根进行梳理。
(三)齐毫
1、齐毫
这就是将长短不一的毛料,沿齐毫板(也叫齐板)左侧往右侧拉毛锋的过程。具体为:拿一个长35厘米、宽12厘米、厚0.5厘米的齐板,用左手托住齐毫板,拇指按住板面左侧边缘,其余四指握在齐板底部以托住板,右手握住绒毛部分,将毛料锋端蘸上少许水,右手向左手移动,左手大拇指在沿齐板边线处接住伸过来的毛锋并轻按,即把右手的毛锋一丝一丝地捏住,右手再横向慢慢地向右抽出,左手接住的毛锋即伏贴在板面上。这样按次序排列,使毛锋齐于齐板的边缘。
2、去水
齐毫后,用海绵吸取适量的石灰水淋在毛料上,将浸湿的毛料聚紧,拿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的磕板,将磕板与齐板形成一个直角,用磕板轻磕齐板一侧,在磕的过程中,要继续保持成90°角,这样是为了找齐毛锋处。找齐后的毛料在齐板上成一个由短到长依次排列的形状,用扁水刀竖直轻压毛料,扩大毛料间距离,并去除毛料间多余的水分,再用磕板轻磕齐锋处,取一个纸垫垂直压在毛料上方,轻轻下压几次,将多余水分去除,将纸垫均匀用力地按在毛料上,然后用扁水刀的斜头轻轻朝毛锋方向刮几次,去除剩余的水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绒和粗毛要及时去除,用右手拇指和扁水刀尖头轻夹横向去除,然后将齐板倒置,将齐好后的毛料取下,准备下一个步骤。
3、切齐
取一片锋颖(已经齐好的毛料),贴在尺板(也叫则子)弧形内侧,在毛锋处蘸取少量水,再轻磕,尺板和毛锋对齐后,将放置好的尺板翻转形成一个弓形,并用力将尺板弧形压平,保持毛根向上,再用水刀沿尺板边缘处切齐,去除毛根。
制作笔柱的毛锋、毛肚、毛根、笔披等部分同以上工序。
(四)混毫
将切完后的毛料分出毛锋、毛肚以及毛根,由高到低排列,然后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蘸水,毛根朝下的竖直在桌上轻磕几下,将毛根找齐,蘸取适量的泥水或石灰水,用钢梳将其刷顺,梳理的顺序是从毛锋向毛根,梳理的过程要重复几次,去除梳出的绒。将梳顺的毛料平铺在钢梳柄上,将其形成分散状,使长短不同的毛料能够混合在一起,然后分成均匀的几份,再混合在一起,轻磕,并从根部找齐、梳理,这样混合的过程要重复几次,直到整个毛料混合均匀为止。
均匀后的毛料要按扁,用长17厘米、宽2厘米,尖头成45°角的扁水刀将梳理出的杂毛或绒毛压在刀与拇指之间,轻轻地抽出,重复几次,直到没有绒毛为止。
(五)制作笔头
1、 分笔柱
将混匀的毛料按照直径1厘米左右的笔柱来分。左手握住毛根部,右手从毛根部向毛锋处轻捋,弄成一個大致的笔柱状,在这个过程中,要检查笔柱份量,当直径大于1厘米时要剔除多余的,小了则添加。
2、 盖披毛
用右手握住扁水刀,按笔柱:外披=3:1的比例分出一枝笔大概所需要的披毛,也就是将笔柱盖完一周即可。将选好的外披平铺在板上,用水刀蘸取少量水分,垂直轻压外披,使其均匀,去除多余水分。将去水后的外披平铺在左手中,取一个笔柱放在外披边缘处,再用右手拇指慢慢卷过来,使外披绕笔柱一周,用手捋顺,轻磕笔根,这样一个笔头就成形了。
3、涂胶
胶是鹿角菜加水制成的,取一个笔头蘸取适量的胶,(在距离毛根2毫米左右处),并停留1到3秒钟,使胶能够充分被毛根吸收。
4、晒干
将制作好的笔头放在太阳下,使其自然干透,时间长短因季节而变,一般都是到干透为止。
5、捆扎
将晒干后蘸胶的部分在桌上轻轻摩擦几下,使笔头的胶弄松,然后右手蘸取少量的水,目的是使线湿润,线就不容易断开。取一根丝线,在距离笔根2毫米处,将丝线从笔头上方以顺时针方向缠绕几圈,然后在笔根上方反方向打一个活结,并套在笔根处,再不断旋转笔头,笔头就自动走到丝线顶部。这样一个笔头就捆扎完毕了。在拉紧丝线的过程中,每旋转一次笔头,都要用一个木头制成的拍板不停地拍打笔头底部,防止在紧线的过程中笔根部参差不齐。
(六)粘笔头
将扎好的笔头根部蘸取适量的胶,所谓适量,是指胶的位置在距离笔根2毫米处,也就是扎线的位置,蘸胶的过程要持续3到5秒钟,将蘸胶的毛根方向朝里旋转,扭动笔根,放进笔杆前端槽部。
二
有人说,在毛笔制作上,文港人多在创新上下功夫,比如引进梳毛机,比如采用尼龙毛加健,比如将毛笔制作分工精细化……
对此,邹农耕先生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一方面,对于文港人的创新,要正确对待。比如梳毛机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解放人力的作用,冬天师傅制笔不再辛苦,而且梳毛雖比不上人工,但是也算均匀,起码比中等以下手艺的人的工艺好,制作一般的毛笔应该不成问题。而制作上等毛笔,用梳毛机肯定行不通。
使在用尼龙毛在一定程度上也值得肯定。唐人流行写碑,用苘麻加健,非常适合。而宋代却不使用苘麻,因为那时宣纸已经发展相当好,苘麻制作的毛笔含墨多,下笔时墨浓,写起来涩笔,运笔不畅。过了一百多年,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写篆体和隶书,从此苘麻制作的笔又派上用场。到了清朝、民国时期,写碑的人多起来,苘麻笔十分盛行。解放后,启功先生也十分推崇用苘麻制笔,因为这样的笔制作成本不高,更重要是好写。然而用苘麻制笔,会发出臭味,且工艺繁琐,故制笔师傅不愿意采用,同时苘麻笔蘸墨后很容易发胀,下笔即成墨猪,所以现在不流行苘麻笔,也算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尼龙毛似乎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很受人喜欢,但在一支笔里,多用尼龙毛肯定无益。
像这两方面的“创新”,其实说到底是一种科技创新,与制笔本身技术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文港人在分工上的精细化。在二三十年前的文港,羊毛市场刚刚兴起,每个笔工师傅都是在市场上购买羊毛,然后在家分羊毛,去油脂,齐毫,这些工序必不可少。而现在,做羊毛生意的人将这些工序已经提前做了,笔工师傅购买的羊毛基本是半成品,可以直接混毫制作笔头了。这就大大提高了制笔的效率,然而这种创新说到底还是工序的整合,不算技术创新。
真正技术创新应该是在制笔128道工序上的改进或发明,然而,纵观全国的毛笔制作,这方面的创新绝无仅有。
128道毛笔制作工序,在清代时,已经淘汰了十几道,真正在用的也就110多道,到了民国时期,还是110多道,这是否说明毛笔制作工序没有变化呢?不尽然,因为这期间也减少了几道工序,同时将以前淘汰的几道工序又重新使用上了,这样加加减减,工序总量还是不变。所以在一般人看来,现在增加一道工序是创新,岂不知这个工序可能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并使用过,只不过今人不知道罢了。
对于在工序上偷工减料、投机取巧,那只是做劣等笔的证据,根本谈不上创新。
三
读书有三重境界,制作毛笔也有它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入门级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制作毛笔有工序128道,每道工序,都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这是前提。
达到入门级的师傅除了每道工序不折不扣地完成外,他还需要制作毛笔的基本功扎实,齐毫功夫到家,能够做到在配好材料的前提下,将不同尺寸的齐好的毫毛一层层叠好,如最开始叠1寸8的,然后叠1寸6的,再叠1寸4的,就这样依次叠好,制作出来的笔头平整、舒坦,才算通关。
境界二:通技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制笔靠的是感悟。
同一支笔,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达到通技级的师傅不是说每道工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就够了的,他还需要独自完成配料工序,能够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的笔(这不仅是节约材料,更是制笔功夫的表现),更需要根据书写者的个人爱好或习惯甚至是自身条件的不同而对毛笔软硬程度的不同要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笔毛材料的加加减减,不断地试验,不断地改进,再不断地试用,直到满意为止。这个过程全凭手感,没有标准,无法衡量。
通技级的师傅能够制作出大多数人喜欢的笔。境界三:问道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人说,通技级师傅不是最好的笔工,甚至可以说,是写毛笔的人在教他制笔。不错,制笔师傅的加加减减,若没有书法家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而问道级的师傅就不一样,他不会只满足于对器的了解,除了制作毛笔以外,他对笔文化还有一定研究,而且会深入挖掘古代毛笔的内涵,仿制古代毛笔,甚至会创造性地制作新笔品类。书法成就再好的书法家,对毛笔的了解也远不及他,更遑论指导他制笔。
只可惜这样的人寥若星辰!
(资料来源:《文笔》《江南毛笔乡》,同时感谢农耕笔庄、淳安堂和南湾村小眼师傅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