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石如与苏州的书事札记

2016-05-30王友良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邓石如游历苏州

王友良

摘要:本文从邓石如与苏州关系的角度,梳理邓石如在苏州的游历,探寻邓石如在苏州的遗存,从中领略邓石如作为一名布衣书家的风采与余响;从侧面感受清中期以来的书风流变:书坛一改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以及呈现出的奇姿异态;列举邓石如对苏州书家的影响,反映邓石如对艺术追求所蕴藏的那份蓬勃生命力、勇于探索精神的延续。

关键词:邓石如 苏州 游历 遗存传承

邓石如自述学篆时说:“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零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①

这段话至少传达出三方面的信息:一是交代邓石如篆书的师承脉络。初学少温,继而致力于石刻、石鼓、零碑断碣。二是交代邓石如学书的方法。“闭户数年”讲其持之以恒;“靡不悉究” 讲其博览;“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讲其法度。三是交代游历对提高书法技艺的不可或缺。这三方面构成了邓石如一生的书事,本文仅截取邓石如游历中与苏州的点滴,从一斑中去窥视全貌,梳理邓石如与苏州的关系,分析邓石如对与苏州有关的书家的影响。

邓石如在苏州的游历

关于邓石如的“交游”, 清代包世臣《完白山人传》这样描述:“弱冠,孤露,即以刻石游。……山人乃复如前,草履担簦,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山人游黄山至歙,鬻篆于贾肆。……山人常往来江淮间,鬻书以给旅费。……”在《完白山人传》用短短的几百字,很清楚地列出如下地方:黄山、歙、武进、山东、镇江、扬州、常州 ② 。很显然,这些地区都属于“江淮间”。那么为什么邓石如对“江淮间”如此情有独钟,多次往返?

不妨先梳理一下邓石如生活的年代。

邓石如生于乾隆八年(1743),卒于嘉庆十年(1805),这段时期是清代中叶,也正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千秋帖学,自唐以下陈陈相因,沿下坡路滑行,至乾嘉已成强弩之末,全社会都在哀叹书艺江河日下,一些有识之士都在纷纷探索,寻求对书艺突破的新路径。这其中,江淮间,由于经济的繁荣,崛起一大批经济重镇,如镇江、扬州、常州、苏州等,经济的发展促进着文化的繁荣。特别是苏州,在清前期,已经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康熙时代人沈寓说:“东南财赋,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又说苏州,“山海所产之珍奇,外国所通之货贝,四方往来,千万里之商贾,骈肩辐辏”③ 。同时代人刘献廷也说苏州是负有盛名的天下“四聚”之一 ④ 。而“四聚”之中,清人又一致认为市肆繁华以苏州为最。康熙时,人称“吴阊至枫桥,列市二十里” ⑤。乾隆时,当地人自诩:“四方万里,海外异域珍奇怪伟、希世难得之宝,罔不毕集,诚宇宙间一大都会也” 。⑥乾隆二十七年,也即徐扬的《姑苏繁华图》诞生后三年,外地人赞叹:“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⑦ 这些都是作者们的亲身感受和史实描写,已经足以让人感受到苏州在当时作为经济文化发达重镇的代表性。而以写实手法绘录下来的苏州经济文化繁荣景象的历史画卷《盛世滋生图》,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苏州对当时文人创作的滋养。据统计,当时苏州集聚了众多的文化人物和文化行业,如文化行业中,图书字画文化用品业就有十多家:法帖、笔庄、纸张、状元考具、大雅堂书坊、书坊、名人字画、装潢等等。文化市场的发达,带动了文士活动也十分活跃,至于书画艺术苏州人更是称雄,所谓“艺事向推吴门”⑧ 。作为有志振兴书坛的邓石如,到苏州游历,感受文化繁荣,这是情理中的事。

邓石如9岁随父读书,10岁便辍学,14岁“以贫故,不能从学,逐村童采樵、贩饼饵,负之转鬻”。在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他对书法、金石、诗文发生深厚的兴趣,17岁时,为“潇洒老人”作《雪浪斋铭并序》篆书,博得时人好评,自此,踏上书法艺术之路。20岁在家乡设馆,任童子师,不耐学生“憨跳”而舍去,随父去寿州(今寿县)教蒙馆,21岁因丧妻辞馆。邓石如的游历也从这时开始,此时的游历,主要是通过游历,以缓悲痛,还没有把游历与提高书艺相结合,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⑨ 真正把书艺与游历相结合是30岁以后,在安徽寿县他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又经梁巘介绍至江宁,成为举人梅镠的座上客。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⑩ 。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黄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植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天,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乾隆五十九年,邓石如52岁,由武昌回故里,买田40亩,第二年建屋一栋,并亲书匾额“铁砚山房”置于门首。以后的10年,他的游历越来越频繁,书刻艺术也越臻化境,以至于临终前一年,还登泰山,会晤友人,切磋技艺。

在邓石如62年的生涯里,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他到底来到苏州多少次?笔者经过梳理资料,认为其中四次是有据可循的。

1、乾隆四十三年(1778),邓石如36岁。这一年春天,邓石如从安徽怀宁出发,到广德,在途中与程瑶田邂逅。程瑶田,字易田,歙县人,时任江苏嘉定教谕。嘉定,时属苏州 1 1 。

2、乾隆五十二年(1787),鄧石如45岁。邓石如乘船过杭州、苏州,时值中秋节,有感而发,特赋诗四首。其中有一首写到:“玉宇沉沉四望宽,人间无此画图看。冰轮若尽山河影,我亦扁舟泛广寒。”1 2

3、乾隆五十四年(1789),邓石如47岁,这年夏天,邓石如随程瑶田同游苏州虎丘。邓石如在自己所作《程瑶田八十寿序》里说:“巳酉岁,先生适有吴阊之行,遂附仙舟,作虎阜游,以此三次皆得追陪杖履……”1 3

4、乾隆六十年(1795年),邓石如53岁。这年秋天,邓石如到苏州。这次苏州之行有两件史料可以佐证,一是赠查映山行书立轴款为“乙卯秋日书于金阊寓庐”;二是时江苏按察使熊枚迁调任云南布政使,邓石如作七律二首送行,时江苏按察使府衙设在苏州。

邓石如在苏州的遗存

邓石如四次苏州之行,绝不是仅仅是游山玩水,在他的心中肩负着一种理想,想通过游历来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书艺,常年的游历中必然会出现许多书事。

上文讲到,邓石如17岁时,书艺已经博得时人好评,35岁后书名已大振。虽然邓石如浪迹天涯,以布衣自许,存在文人交流不够深入等问题,但他肯定有自己的交游圈子。笔者在阅读有关邓石如的文字资料后,转而从邓石如在苏州的游历中找到蛛丝马迹,希望能从苏州众多的文化遗存中能找到与邓石如相关的物证。除苏州博物馆存有的邓石如读书铭乐帖朱砂拓片外(见图一),笔者共找到三处。

一是在寒山寺。寒山寺的碑廊里张贴不少楹联,这些楹联为历代文化名人所作。作者主要有清末状元陆润庠、清代同治进士樊恭煦、光绪苏州榜眼邹福保、江苏巡抚程德全、江苏布政使陆钟琦、甘肃学政叶昌炽,这些楹联有的描绘寒山寺的地理环境、历史源流,有的弘扬佛法。其中邓石如的一副隶书对联碑刻:“处世劳尘事,传家宝旧书”(见图二)。

寒山寺的留存,从一个侧面证明邓石如在当时的书法地位。寒山寺自建寺以来就是历代文化人士游历的重要窗口。其中有通过诗文化对寒山寺施加影响的,如唐代诗人张继,“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中唐诗人韦应物,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杜牧的朋友、年少时在苏州生活过的著名诗人张祜;宋代大诗人陆游、范成大,词人张孝祥,著名进士张师中、程师孟、胡埕;元代著名诗人顾仲瑛、汤仲元;明代“吴中四杰”之一的文学家高启,诗人谢晋,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王士祯、陈维崧、沈德潜等等,这些文人都为寒山寺或作诗或赋文。书艺界对寒山寺也情有独钟,留下了比较珍贵的古碑刻,有北宋王珪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孙觌撰书《枫桥寺记》、张即之的《金刚经碑》、明姚广孝撰写《寒山寺重兴记》、文徵明书《枫桥夜泊》诗碑、唐寅撰书的《姑苏寒山寺化钟疏》、文震孟的《寒山寺大殿重修记碑》、陶浚宣的“寒山寺”三字刻石以及“妙利宗风”刻石、郑文焯寒山子像碑、罗聘寒山拾得像碑,此外,还有岳飞竖联碑、梁同书的阴骘文碑等。这些文化名人的文化作品总体构成了寒山寺的文化,成为寒山寺文化的主要标识之一,大大丰富了寒山寺文化的内涵。邓石如的隶书对联碑刻能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寒山寺文化的重要内容,本身就是对其书艺地位的一种肯定。而邓石如该联,确实书法奇古,功力深厚。曾国藩对此碑推崇备至,说:“完白先生法书,自张皋闻、李申耆诸老表章后,海内翕然宗之。友人见诒此联,尤为奇古”。1 4

二是耦园。耦园原名涉园,位于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风貌。在耦园中,有一副篆书抱柱联,联文是:“逍遥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见图三)。此联是邓石如为耦园主人所书,其内容流露超然尘外的文人境界,联柱绿底白字,笔意古朴浑成,神韵飘逸,尽显古雅,与耦园环境相得益彰。

该联的纸本真迹现收藏于苏州购物中心苏州古玩有限公司。关于该联,有一段传奇。耦园主人将原句镌刻于耦园内亭廓上,保留至今,而原楹联曾一度不知去向。1998年春天,苏州古玩公司经理等人到外地参观艺术交流活动,外地同行见有苏州客人,将邓石如撰写的上述对联从库房拿出来欣赏,古玩公司经理等人看了爱不释手,欲求购买,后经过再三恳谈,外地同行总算割爱出让。此联在苏州上柜后,有客人指出,此对联与耦园内所刻楹联一模一样,真是无意中巧合。珍贵的邓石如真迹,相隔200多年,辗转几千里,终又回归,堪称“奇缘”。

三是小王山石刻。小王山,位于苏州吴中区穹窿山东南麓,辛亥老人李根源先生,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退出政坛,南下苏州。1928年葬母于小王山,从此隐居小王山,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复出。在隐居小王山的十年间,李根源开山筑路,疏泉凿石,植树造林,先后植松数十万株,并精心营造了小王山的松海十景:万松亭、听松亭、听泉石、吹绿峰、小隆中、卧狮窝、孝经台、湖山堂、梨云涧、靈池,被誉为苏州的小隆中。

在小王山山下碑廊里,有邓石如手书的“书味余香”隶书碑石一块(见图四)。很显然,这块碑石不是邓石如专为小王山而书,至于为谁而书,已经无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不是后人的集字碑。此碑款有“顽伯邓石如”, 钤印:邓石如(白)、完白山人(朱)。该 (图四)碑字不多,虽能看出邓石如隶书取法《曹全碑》,也明显受到了当时书坛一些擅长写隶书的书家如郑簠、金农、桂馥等人的影响,但从此碑来看,邓石如已经融进了更多自己的新意,其隶笔发势独得前所未有的纵横捭阖之妙,用笔杀锋取劲,若钢刀之刻石,精气弥满,让人感觉赵之谦谓“山人书以隶为第一”之誉不虚 1 5 。

邓石如在苏州的余响

邓石如在苏州的遗存虽然不多,但却都是他有代表性的篆书和隶书,从这两种书体中,已经足以窥见邓石如在到处访碑的壮游中,碑刻对其书风的影响,特别是邓石如作书的笔势开张,融篆入隶,呈现出来的浑穆高古之风,而晚年的奡兀耸荡,淋漓尽致,更是做到了“以隶为篆”“以篆为隶”的贯通境界,正如康有为评他的隶书“画法极厚,中边俱彻”1 6 。邓石如对后世影响之大,估计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特别是篆刻,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大家都对他推崇备至,取法于他。以至于有人把邓石如这一路的印风、书风称为“徽派”“皖派”,也有人干脆称“邓派”1 7 。

邓石如在苏州的经历和遗存,不仅为苏州留下了精神财富,而且他的实践还影响了一批与苏州有关的后来者。

一是吴大澄(1835-1902),原名大淳,字清卿,号恒轩、愙斋,苏州吴县人。吴大澄于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后,曾入李鸿章幕, 1887年后任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宦踪遍及东西南北。他是晚清著名的学者、收藏家、艺术家,而在其艺术实践中,以书法的成就最高。在清代的书法史上,吴大澄的大篆独树一帜,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 8 。在吴大澄书法研究中,研究者大都关注他在篆书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他的玉箸篆。但在吴大澄生活的时代,邓石如的影响非常大,吴大澄及其友人也经常提到 “完白山人”。 吴大澄作于1867年《节录徐鼎臣说文解字叙一则》篆书条屏,就带有清代邓石如书风,只是显得有些生硬,不够成熟。吴大澄作于1869年的作品数量相当可观,在此前一年(1868),他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可是他在京师并未久留,八月告假回苏。存世己巳年(1869)款的作品说明,吴大澄所作邓石如书风的篆字深受邓石如影响。如在这一年的暮春为镜如所书篆书对联,起笔不再藏锋逆入,而是有一种从上向下的运笔动作,起笔的分量加重,转折处出现了方折的转向,并有了粗细的变化。这就增加了书写的节奏感,这种运笔方法正是邓石如对小篆书法的贡献。(见图五)

二是吴昌硕(1844—1927)。吴昌硕不是苏州人,但他与苏州有着很深的渊源。吴昌硕早年与苏州听枫园园主吴云相交甚厚。吴昌硕第一次游历苏州时年29岁(1872年), 同年秋拜苏州俞樾为师, 并慕名拜访金石家吴云,并观赏了吴云收藏的三代古铜叠和书画金石,后来还应聘住在园中教授吴云之子,每日与园主切磋金书画艺术。吴昌硕寄寓听枫园两年后搬至靠近寒山寺的西放巷四间楼,61岁时定居桂和坊“癖斯堂”,居苏时间长,得识吴中名士多,如任伯年、吴大澄、顾鹤逸等。在苏州的日子里,吴昌硕视野大开,艺事大进, 在苏州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听枫园的左邻右舍是曲园、鹤园、怡园、绣园、畅园、壶园,园主吴云和这一带的园林主人,均是很投缘的朋友,经常走动,还有耦园的沈秉成、网师园的李鸿裔等等。邓石如的篆刻对吴昌硕影响极大,尤其是邓石如“印外求印”、扩大篆刻文字取资范围的理念,启发吴昌硕在继承秦汉玺印及皖浙两派精华的同时,更从周秦碑刻、两汉金石、六朝文字、砖文钱币、封泥瓦甓中开辟新境地,从而使他的篆刻作品富有新的意趣和生命力,最终使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处见厚朴。见邓石如“完白山人”印(图六)和吴昌硕“苍石”印 1 9 (图七)。

三是何绍基(1799-1873)。何绍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何凌汉曾任户部尚书,是知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学者、藏书家。何绍基兄弟四人均习文善书,人称“何氏四杰”。何绍基早年是阮元、程恩泽门生。18岁应京兆试,取眷录。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二年(1852)任四川学政。为官仅两年,次年因条陈时务得罪权贵,被斥为“肆意妄言”,受谗言所害,降官调职,遂辞去官职。咸丰六年(1856),由四川出发,经陕西等地到达济南,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讲学之余,尽游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处,留下许多诗句。咸丰十年(1860),受长沙城南书院之邀离开济南赴长沙。前后在山东和长沙城南书院教书达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同治十二年(1873年),病逝于苏州。

他一生喜好北碑,尤其推崇邓石如,认为邓石如篆书、分书及刻印先得他心。他自负自己最了解邓石如。他在《东洲草堂书论钞》说:“张翰翁、包慎翁、龚定庵、魏默深、周子坚,每为余言完翁摹古用功之法,余往往笑而应之,我自心领神交,不待旁人告语也。”2 0从何绍基书《邓石如墓志铭》,后人可以理解他对邓石如的推崇。何绍基为邓石如所书的墓志,虽表面是颜字端庄、开阔的正面形象,但也实践了邓石如主张从篆隶入手的主张。

四是杨沂孙(1813-1881)、萧退庵(1876-1958)。杨沂孙,苏州常熟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官至安徽凤阳知府。擅书法,尤爱“篆籀之学”,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久而有独到之处,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萧退庵,苏州常熟人。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名扬大江南北。自许甚高,以为篆书成就在前辈名家吴昌硕等人之上。他初学邓石如,以后“上窥周、秦、汉代金石遗文,能融大小二篆为一”,篆字基本是用圆笔。萧退庵对篆书,有自己独到的体会:“篆书贵圆转自如,贵柔中有刚,贵结构紧凑。必须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吴大澄写得是方了,可是不够圆转,不够流丽;杨沂孙呢,又嫌圆而无骨,结构松驰;吴昌硕则刚有余而柔不足,尤其他那种缩项耸肩的样子实在太怪了”。萧退庵发展了邓石如“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美学思想,主张书贵自然,以造作为书家大忌。

余论

研究邓石如的著述很多,本文仅仅从邓石如与苏州的角度,简要做一个梳理,从这个小的视角,领略邓石如作为一名布衣书家的风采与余响,从侧面感受清中期以来的书风流变:一改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书坛呈现出的奇姿异态。当然,从流传的作品来看,邓石如一生都在探索之中,未到精熟定型的境界,但这丝毫不影响邓石如身上所蕴藏的那份蓬勃的生命力和表现出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注释:

① 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中华书局影印本。

②选自《艺舟双楫》。包世臣,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

③据沈寓《治苏》,《清经世文编》卷二三。

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谓:“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第2次印刷。

⑤ 如刘大观认为,“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文见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城北录》所引。

⑥ 如刘大观认为,“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文见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城北录》所引。

⑦康熙《苏州府志》卷五四《遗事下》。

⑧崇祯《吴县志》卷五三《人物》。又康熙《苏州府志》卷二一《风俗》谓:“丹青翰墨,先哲多擅名,至今风雅不绝。赏鉴收藏,寸缣尺幅,贵逾拱璧,巧者工临摹以乱真,四方慕名者悬金以购。”

⑨见邓石如《教侄书》。

⑩见《百科知识数据辞典》,青岛出版社。

11见道光《苏州府志》。

12 13转引自穆孝天、许佳琼著《邓石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参见寒山寺建寺1500周年纪念册。

15 16转引自傅爱国《邓石如论》,《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17 18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学》,《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历史文脉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19参见李刚田《邓石如篆书》,芥子园网“读书专栏”。

20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邓石如游历苏州
静观
——邓石如书法艺术展
图说书法(185)
论邓石如篆书艺术的当代意义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苏州一光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蚂蚁帝国游历记
苏州十二忆
游历阳光西班牙
一场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