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山不老晖正红

2016-05-30李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画谱广州美术学院荣宝斋

李丛

1989年,刚满23岁的张春晖满怀对艺术的憧憬和梦想,独自一人从山西老家南下来到羊城,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奋斗之旅。当时的岭南画坛早已名家辈出,艺术市场日趋完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作为外来“南漂”中的一员,张春晖所面临的,既是种种机会,也是种种挑战。

第一次入穗,张春晖还算幸运,遇到了一位对他十分赏识的潮汕籍画商,让他得到了一笔可以糊口的润笔费。这次成功,让张春晖信心大增,开始下定决心扎根南粤。为了提高画艺,他自1992年开始在广州美术学院进修西洋画,师从冯玉琪、杜洙诸位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代水彩画名家王肇民先生到课堂串讲,无意间看到一幅水彩画让他眼前一亮,当场称赞有加。经询问,方知此画的作者是张春晖,于是王老先生主动邀请张春晖到其画室参观,并收其为徒。这次与王肇民先生的结缘,也是张春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王老那他不仅学到绘画上的技法,更是学到其虚怀若谷、勤奋低调的为人。张春晖在学习王老之余,还虚心吸纳了其他师长的长处和教诲,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经老师推荐,张春晖在广州美术学院成教班当了几年教师,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广州美院执教几年后,张春晖毅然辞去工作,重新回到艺术创作中,此时他已立志要在画坛闯出一番成就,并将国画艺术定为其一生的创作目标。于是他又开始走上了一段漫长的游学经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踏尽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留下了一叠叠的写生草稿。后在友人的介绍下,他有幸得到“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宋文治、亚明等大家的接见和教诲。他涉猎广泛,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精,工笔、写意、白描无所不能,尤以工笔仿古山水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见长。其笔法先仿效大千居士,后出入宋元诸家,尤以“虞山画派”得益甚多。继而兼学清初“四王”笔意,渗入当代各家之长,融合古今之精髓。其画大至一丈以上,小至一尺以内,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他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创作态度备受同道称赞。后来又在道友朱涛先生的影响下,对瓷器的绘制和煅烧下过不少功夫。他为人低调,不善言辞,数十年来都过着及其简朴的生活,为了艺术,他常常闭门谢客,埋头创作,据说仅仅瓷器方面的作品,创作量已数以万计,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年来,北京荣宝斋出版的《张春晖画谱》(共三册)和《张春晖画集》(共两册)就有五大册,在韶关和深圳均设有“张春晖艺术馆”,这足以说明张春晖的艺术成就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

道友陈言先生曾在其《荣宝斋画谱》的序言中作诗云:“童时艳小旦(张春晖小时候学过戏曲,演小旦角色),出落西山涯。磨砺为高峻,风流是大家。艺精笔力健,節亮品自华。辞望贾幡远,门庭字画赊。”此诗可谓是对张春晖求艺历程的最好诠释。

猜你喜欢

画谱广州美术学院荣宝斋
岭南画学之路
——教学文献展
[法]蒋友仁《中华造纸艺术画谱》中的造竹纸图(之晾干纸)
论晚明书籍的设计与审美
——以《诗馀画谱》为例
《宣和画谱》由宋入元传播考①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荣宝斋》征订
《荣宝斋》
《荣宝斋》征订
《历代画谱类编》
吕学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