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视”的散文教学依据
2016-05-30马清清
佘树森认为,“在各种文学体裁当中,也许要数散文的文体最为自由了。”[1]正因散文无型、不拘格套,难有程式化地把握,故阅读理解题中散文被称为最难考的文体,是学生学习的“软肋”,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以《竹影》为例,谈谈散文教学设计中几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即四个不可不“视”的散文教学依据。
一、视文体共性,确立教学目标
潘新和教授指出:“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2]。阅读教学中,文体是确立教学目标、取舍教学内容的重要维度。
迄今为止,有关散文的概念、分类等虽未有定论,但统观相关研究,不难发现理论界解读散文大多落到“形”、“神”二字上。首先,其审美文化的身份得到一致认可。散文的语体属于文艺语体,以生动形象性、富有感染力为显著特征,散文需落实到字里行间言语中去具体品味。再者,小说的作者将镜头对准外在世界,自己像导演退居幕后。与小说不同,散文的作者则更像演员,走到前台,让镜头对准自己的内心,聚光灯下彰显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思想境界。
《竹影》是一篇散文,教学设计不免要受到散文文体共性的制约,故而,应以悟意审美为教学目标。笔者将教学目标初步确立为:品味语言的细腻传情,理解作者的独特感悟。
二、视文本个性,选择教学重点
入选教材的作品值得学习的地方往往很多,但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在一定时空限度里实现效益最大化,取决于执教者的眼光及由此做出的取舍。教学重点的选择既要体现文体共性,又要关注文本个性。
首先,关注文本语言特点
丰子恺散文专注于儿童题材,但他并非将儿童概念化,而是感同身受地写出儿童的本真面貌,其描写可谓独具特色。《竹影》同样是以孩童的视角去看周遭的世界,用孩童的口吻交谈,熨贴地呈现孩童独特的肢体语言,将童真童趣摹写得淋漓尽致。因此,笔者将先前拟定的教学目标具化为教学重点:深入品味语言描写所呈现的童真童趣。品味语言的过程,笔者从三个维度设计切入——人、事、景,即孩童的语言动作、孩童心中事、孩童眼中景,从中去体会孩童天真无邪、思维活跃、善于发现美的特点。
再者,关注作者独特感悟
散文“贵在有我”,关键要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才情后,笔者有三点发现:
其一,《竹影》中孩童的心理特点与作者在《新艺术》一文中对“艺术的心”的诠释相互契合。孩童活泼可爱、天真无邪,而拥有艺术之心的人“必有芬芳悱恻之怀,光明磊落之心”;孩童眼界宽广,探究问题角度独特,而“研究艺术,宜先开拓胸境”,正可谓“心广则眼自明净”;孩童总是善于发现周围美的事物,可谓“五彩绚烂,自映心眼”,而拥有艺术之心的人“在灵台方寸之镜箱中摄取浇季溷浊之俗世之清丽之影”。所以,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正是作者艺术观的集中体现。
其二,文中的“爸爸”是丰子恺本人,而此文是借其女儿的口吻来写的。文中父亲的态度其实就是作者的态度,对孩童那颗艺术的心,文中父亲持有怎样的态度呢?是理解呵护、因势利导,而不是横加阻拦。
其三,如果作者单纯地想普及中国画的知识,那么在第6段已经可以结束了,或跳过第7段直接进入第8段也不违过,而第7段华明的那句话十分冗长,笔者以为这其中暗含着作者想表达的某种不可忽略的观点。“不要洗去我们的墨竹”,蕴含着作者无尽担忧,言有尽而意无穷。墨竹是孩童们的童心创作,作者借华明之口传达这样的艺术观:呵护、培植充满童真童趣的艺术的心,而不要去扼杀它。
因此,笔者选择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是:初步领悟文本所包含的丰子恺的艺术观。
三、视学生学情,拟定教学脉络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教学是否有效、高效就要看教师的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构想时需注意换位思考,从学的层面权衡比较,调整课堂比例,理清教学脉络。
首先,设置教学环节
先要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可无师自通的。《竹影》编排在七年级下册,七年级的学生对叙事散文并不陌生,概括故事梗概也不难,读后大都能初步了解中国画讲究神气的特点。于是,在此基础上设置第一环节:初读感知国画的神气。(因内容较为简单,用时较短)
其次理清哪些是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方能豁然开朗的。学生在初读后,大多会认为这是篇介绍中国画和西洋画区别的文章,因此,教师需将他们的关注点引向散文文学语言的揣摩;学生大都能感受到人物描写中所包含的童真童趣,但景物描写中以孩童视角来呈现的独特表达方式需要教师加强点拨。于是,设置第二环节:揣摩语言的童真童趣。(这是教学重点,用时最长)
最后确定哪些是教师不说,学生不能直接领悟到的。由于生活和学识所限,文本涉及到的作者的艺术观,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教师可适当拓展延伸,引领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于是,设置第三环节:领悟丰子恺的艺术观。
再者,拟定教学脉络
要让学生迅速跟上你的教学思路,则需要使教学做到“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拟定清晰的教学脉络。此次教学,笔者以“神”字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拟定为:
第一环节:初读感知,知国画之神气
第二环节:揣摩语言,品童趣之神韵
第三环节:披文入情,悟艺术之神髓
四、视语言特质,提升情感张力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缺少情感因素往往会使课堂氛围陷入尴尬的境地,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
傅德岷说:“散文如同诗歌一样,作者充沛的感情往往见于笔端。”[3]佘树森认为,散文是“情种”的艺术。关于散文的特质至今莫衷一是,但普遍认可的是抒情是散文的特质之一,散文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散文教学更需要师生间、师生与文本间的情感碰撞。但纵观现在的散文教学,往往少了些情感的张力,使得散文教学总是有所欠缺。那么,如何构建富有情感张力的散文教学空间呢?
首先,师本之间,备课中达到情感与视界的融合。成年人往往容易形成固化的阅读喜好,但作为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作品,在备课时,要先放下成见,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价值。研读散文时,教师不妨先成为作品的知音,去洞察作者内心情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而不是一开始就拿起教参单纯地充当知识的搬运工。或许你会发现,原本你并不欣赏的作品也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也许你会因此产生更多的教学灵感,构想更加游刃有余。而情感张力的提升不是为了追求形式的热闹,更非虚假的煽情,而是立足于文本的真情碰撞,因此更需要教师走进文本。再者,师生之间,课堂中共筑教学情感基调。执教散文时,教师不妨率先动情投入,散文课堂教学可以是轻松愉悦的,与学生相视一笑;可以是庄严肃穆的,与学生一起扼腕叹息;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与学生一起义愤填膺;也可以是充满智性的,让学生会心点头。
当然,它还可以是朴素淡雅的,这种格调的散文是孙绍振眼中炉火纯青的叙事散文,“总是把感情和趣味隐藏在叙事之中,而且好像总是在抑制着感情的强度”[4],但他也强调“散文天生就是抒情的”、“没有感情是很难动人的”,只不过这类散文不是将情感直接倾泻而出,而是借助独特的感觉、知觉表现出来。《竹影》正是这样的散文,丰子恺并未直接表露情感,而是需要我们去揣摩语言中独特的感知觉。童真童趣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为此,笔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一同寻“趣”、品“趣”。比如:介绍作者时,笔者煞有其事地说:“看到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家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了。”这一悬念的设置让学生十分好奇,迫切地想知道原因,由此引出丰子恺“中国漫画之父”的身份,并以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为例点明他的漫画运用了中国画的艺术手法,注重“一种活的神气”。又比如:授课时教师进入角色,用孩童的口吻进行范读,若能将“童趣”传神演绎,效果就更好了。
假使我们板着脸孔,干巴巴地把“趣”抛给学生,以为学生记忆完模式化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即大功告成;或端着老师的架子,风度儒雅,讲着高深莫测的艺术内涵,即使嘴里谈着“趣”、谈着“游戏”,课堂也了无趣味,这样学生真的能感受到语言独特的“童趣”之美吗?
此外,生本之间,情境中激活情感共鸣体验。喜爱语文的人,往往内心情感比较丰富、内心随作品而起伏变化,笔者以为好的语文课也应当是能激发起学生感性的一面。散文教学构想时如能寻求到情感共鸣的基点,创设一些情境,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创设共鸣情境的方式可以是调动过往体验,让学生回顾类似感受、经历。比如:赏析“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这两句话时,笔者问学生:“咱们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有的指着班上的同学调侃,有的甚至做起了动作。笔者想此时他们对华明的天真无邪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稍加引导,学生对作者寥寥几笔的传神之功越发钦佩;还可以虚构在场情境。“假如你拿着一把笔走向你家雪白的墙壁,开始你的创作,会发生什么事?”“会挨骂的!”学生们七嘴八舌,兴趣盎然。“可文中的父亲怎么做呢?”紧接着笔者又问。“我也来描几瓣看。”学生很快理解了“爸爸”这个人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孩子艺术之心的呵护,并懂得因势利导。“散影成花月,流光透竹烟”,这四点散文教学依据不可不“视”,因为它们正如月下竹烟,使散文教学设计充盈着更加独特的魅力,也更能凸显散文特质,使散文教学更具吸引力。
【《竹影》教学被评为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
参考文献:
[1]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潘新和.语文课程“语感中心说”之浅见[J].课程 教材 教法2002,(8).
[3]傅德岷.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孙绍振.审美形象的创造[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马清清 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 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