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文化中的医患伦理初探

2016-05-30马岱李亚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患关系伦理

马岱 李亚军

【摘要】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特别是在医患精神境界、道德素养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财富。文中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中医学特色,从医患双方的素养入手,浅述笔者对医患之道的理解。

【关键词】医患关系;伦理;中医文化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54-02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医疗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归根到底,医疗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即医生和患者还是决定医患关系是否和谐的关键。二者之中医生占据主导地位,医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影响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患者的就医心理和行为方式也直接参与医生的决策和影响着治疗结果。现代医患关系僵化,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双赢,医患双方的道德和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中医药因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现试述之。

1 笃志守一,率性修道

名医张介宾说:“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治病救人是神圣的,是与天地之德相应的,是高尚而纯粹的行业,不能以名利为目的。“所以医人,不得持自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千金要方》然而,现代社会人心浮躁,巨大压力使医者失去了理智,把行医看成是以挣钱为目的,颠倒主次,可以说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不尊,而且也会受到自身良知的谴责。因为但凡能为医者,大都是以治病救人为初衷,大都具有仁爱的本性。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赋予的天命本性无法抗拒,顺着本性做人行事便是遵循天道的体现。医者违背天性本心,束缚于世俗的物质利益,在对待病人时往往便不能尽性尽心,贻误病人束缚自己,更使得医疗行业变质变味,恶性循环。只有笃持至善仁心的信念来救人,才不会在功利的面前患得患失。只有笃守仁善,才可以在“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过程中人物各得其所,正所谓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

“中医是医道,而不仅是医学;是和人之道,而不仅是治病之学……”[1]。中医诊病的功用是医患双向的,相比现代西医依靠仪器检查及数据指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更个体化、人性化,更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诊病对医者来说何尝不是修炼身心的过程。中医在诊病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综合全面,“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千金要方》就要求医者摒除浮躁,定心专一。正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是求知求真的思维过程,也是医者在不断提高自身境界和素养的过程。

2 仁心功利,圆融通达

孫思邈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身惜命。[2]”本意要求医家爱惜病人的生命,不能顾虑自身得失。但这毕竟是在道德理想的层面上而言,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盲目和过分执着是不可取的。古代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扁鹊为齐桓公诊病,桓公疾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居骨髓,扁鹊三诊三拒,桓侯遂死;而战国名医文挚不顾安危以怒治愈齐王,最后落得被烹的下场。上述两位名医在面对威严而固执的君王时,取舍是不同的。正面来说,扁鹊兼顾了原则性和灵活性,文挚舍生取义殉医道,反面也可说扁鹊见死不救,文挚愚仁丧命。虽说是非曲直没有定论,但不能就此定性二者不是好医生。

现代社会,诊疗活动不再是简单的医患双方个体行为,医患的心理、行为选择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医生面临多重诱惑和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中,部分医生会以功利来权衡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在这样的压力下,医者要以仁心为本,灵活变通,正所谓“君子而时中”。如《尚书·大禹漠》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还有名医扁鹊提出的“六不治原则”,东汉医家郭玉提出的“贵人四难”,更有孙思邈的“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便是坚守仁心并灵活变通的具体体现。从这些经验中可以看出,医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有心无力的境地,在特殊情况下圆融通达、保全自身就是智慧的体现,并不与仁心相违背。

3 择医慎,用医专

对于患者,择医似乎自古以来就是患者的大难题,现代社会中病人为保障救治效果,非名医名院不看,而且对医生都持怀疑态度,这固然与医疗环境中的不良风气有关,但就病人而言,诸多的自身因素如对实际医疗需要的盲目、对医疗服务方信息了解的匮乏等所导致择医不慎、用医不专也是重要原因[3]。

不管何种制约因素,对病人来说,追根究底都可以归责于对疾病的盲目和对医疗的无知。虽然医学是专业性很高的行业,但现代信息发达,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汇集到个体。病人完全可以做到对自己疾病的初步判断。如对自己疾病不了解,不辨轻重;对医疗信息不了解,盲目投医,以致于浪费人力财力,且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在足够把握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择医。其次,择医只需把握两条原则:一是对病,二是对人,二者缺一不可。对病是从专业技术层面讲,要求专业过硬,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对人是从人情态度上讲,做人正直仁爱,态度谦恭。一如李梴则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医生就必须给与足够的理解和信任,正如古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特别是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病,病人不能急功近利,要求速效,否则影响医者的判断,变证丛生[4]。

4 顺应天命,修心养身

对于疾病,包括医生在内,每个人一生多少都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和折磨,养生防病甚至追求佛家的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人们常谈的话题。有人说人的一生会得三种病:生理病、冤业病、业障病,生理病医学已不能尽治,其他更是力不能及。现代患者普遍具有看病就要治好的心理,对治病痊愈的期望值过高,殊不知好多疾病医生能做的只是缓解病理上的症状,并不能消除病因和祛除病根。有的患者甚至完全依赖医生的救治,而对于自己在疾病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应有的心态却不予重视。名医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指出“病家十要”,从起居、饮食、情志等各方面论述应该注意的事项,从中可以看出,对于疾病更多的责任在于患者自己。

对于疾病,防重于治。《丹溪心法》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生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无知、盲目的患者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半个世纪生活阅历积累后的开悟,但对于生命机体而言,是不能等病已成而在去挽救的,如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一旦形成目前都是不可逆的。“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养生保健,其意义不仅是单纯让生命延续(活着),而且还希冀获得生命终结的良好结局(寿终)。[5]”所以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生命规律,顺应天命,养身修心。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能乐观的接受,而不是在恣意耗竭生命能量后,寄希望于医疗。

综上,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都是改善整个医疗环境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有不同于古代社会医患关系的新形势,新变化,医患之间更需要智慧来调和,患者越是浮躁,医者越是要安心定志,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生活越富裕,选择越多,患者越是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能要什么。面对疾病,对医患来说都是考验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傅景华.中华医道对人类文明新思维的指示性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1):13-16.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2.

[3]周业勤.论合理择医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1,14(4):52-54.

[4]王敏.择医之弊与择医之道[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43-45.

[5]徐宗良.传统生死观与中医养生保健[J].医古文知识,1997,3:8-11.

(收稿日期:2016.01.28)

猜你喜欢

医患关系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