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看不见的政绩”
2016-05-30白杨林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5期
白杨林
下乡调研时,笔者听到群众对该地一位离任多年的镇党委书记念念不忘,原因是当年在那位书记带领下整治的荒山和修建的水利设施,如今已成为当地全面奔小康的引擎。群众对这些“看不见的政绩”,赞不绝口,他们觉得这样的政绩才是老百姓最歡迎最需要的。
“看不见的政绩”,不显山、不露水、周期长、见效慢,短期内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需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奉献。谷文昌是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已经去世34年,然而每到清明,当地百姓仍会自发前往祭奠。“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谷文昌主政东山县10年,无论是治理风沙还是修建水库,做的都是投入多、见效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有人说,“谷公”的政绩似乎并不显赫,其为政风格甚至显得有点“傻”,过于保守。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留下一个美丽富饶、政通人和的海岛,长久造福当地百姓。群众对“谷公”的怀念和爱戴久而弥笃,成为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和“谷公”一样,焦裕禄、杨善洲等之所以至今被人民怀念,就在于他们在为官任上,干的都是一些“看不见的政绩”,但却经住了时间和民心的检验。
各级组织部门也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结合实际,分析研判,强化对“看不见的政绩”的考核。在衡量干部的政绩时,要特别注重分辨这些政绩是为了个人升迁而为,还是为人民群众办事而做;是劳民伤财造场面,还是实事求是做事业;是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还是真抓实干地创造财富,绝不能让踏踏实实干实事的干部吃亏,更不能让投机取巧博政绩的干部得逞。这样,才能用好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干部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安心干事业,多出一些暂时“看不见的政绩”,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