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历史 感悟历史

2016-05-30杨军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兴趣方法

杨军

摘 要:成功的一堂历史课需要具备的因素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实践、敢于总结和创新,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兴趣;方法;学习方式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冗长的岁月,无尽的谜;

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凄美的画卷,悠远的启迪。

历史又是一本书,如何让学生在书中感悟过去、展望未来?我想,这是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对此,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在历史教学中讲述法的使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长期以来采用的主要是讲述法。所谓讲述法是指教师按照教材内容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叙述过程、描绘情境、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若运用得当则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如若不然就会变成“满堂灌”,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那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讲述法是否还适用呢?我想结合中国古代史中《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亲》这节课中的教学片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漠北战役”是这节课中的重要一环。针对这一史实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是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找出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最后概括指出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的匈奴威胁就此基本消除。讲述完之后,我却发现虽然通过检查,学生对知识点已基本掌握。但是在之后讨论战役取胜的原因时,却一点也不积极主动、气氛冷清、思考被动。究其原因,却是在讲述中并不形象生动,学生对战争场面难以想象,不能积极思考,进而归纳不出胜利的原因。通过这次教训,我认为讲述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个人素质。课前精心备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问题。同时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②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史实都适用这种方法,有的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烘托气氛、调动学生兴趣,还可以节省时间、少讲多练、迅速达标。

二、在历史教学中情景创设法的使用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历史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质量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用语言文字描述、走出课堂参观演示、角色扮演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等。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增强对历史的亲切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探索因果关系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例如: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一课,其重点子目是“重庆谈判”,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个问题,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展示图片(美帝国主义给国民党提供各方面帮助等)、播放短片(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了解谈判的背景。这种采用画面、史料、图片等直观手段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关于谈判的目的,则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毛泽东:设计的问题是“①假如你是毛泽东,你会去吗?为什么?②如果去会面临什么困难?③如果不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④那么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内战的爆发吗?”另一组代表蒋介石:设计的问题是“①假如你是蒋介石,你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②如果毛泽东来重庆,你会怎么做?不来,你又会如何做?③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发动内战呢?”学生们踊跃参加、积极思考、大胆讨论、探求真知,然后分别展示自己的结论。通过这种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亲历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伟人为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的精神,深刻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任,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叙述历史的能力,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创新精神。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既有活动,又有实践。同时通过随堂测评,发现学生既有参与,还有收获。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性。

三、在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料的使用

历史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激情。而影视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方式,透过电影镜头的巧妙剪辑和衔接,不但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更能形象直观地创设特定情境,表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特征。所以,广大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穿插一些历史影视资料。

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我就采用了穿插影视资料的方式。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都应该刻上这一痕。这种情感如果单纯地凭借教师门头上的讲述,并不能完全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所以,在课堂上为了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播放了电影《南京!南京!》中的片段。当那令人发指的一幕幕在眼前出现时,同学们从视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感受遇难同胞的苦难经历,群情激昂、义愤填膺。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坚定了学习的信心,而且更加明确历史不容忘却!我想如果没有影视资料,仅从课文中感受,估计就不会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我们使用的影视资料还有很多,只要老师们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剪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历史教学中学习方式的改进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培养能力与情感体验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一堂历史课需要具备的因素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实践、敢于总结和创新,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兴趣方法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