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支付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2016-05-30杨海建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方支付问题

摘 要:在互联网金融业大力发展的今天,第三方支付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金融行业中重要的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中关键的问题,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才能促进第三方支付产业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现阶段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消费者权益保护 问题

第三方支付是电子商务中新型的支付方式,具有经济性、便捷性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然而,目前我国在第三方支付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消费者信息泄露、资金风险以及法律保护方面的欠缺。必须从相关法律完善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长远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至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也是影响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第三方支付过程中,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导致消费者信息泄露,或直接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的现象。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体现在:

1.消费者信息泄露问题。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过程中,采用第三方支付的方式,有时需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供应商,包括身份证号码、姓名、邮箱、电话、QQ号等等,这些个人信息很可能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掌握。一方面,这些消费者的信息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这就导致这些消费者的信息存在被泄露的可能,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不良企图,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谋取私利,对消费者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太快,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数据库过于滞后,缺乏安全性,不法黑客就会攻击数据库,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导致信息泄露。

2.消费者资金出现问题。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资金问题主要分为流动性风险以及违约风险两种。流动性风险。消费者在网上进行交易过程中,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需要将资金打到第三方机构的账户中,第三方暂时保管这些资金。随着网上交易量的加大,第三方支付机构滞留的资金量就会增多,在一些节日中一天网上交易额就会得到数百亿,更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产生。违约风险。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这种形式的机构涉及到资金结算和清分等,在资金主体尚未收到资金时,不能受到商业银行同样严格的监管模式,如果有风险发生,难免会给消费者,甚至是第三方机构造成损失。另外,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操作不够规范,一些恶意的行为:携款逃跑、删除用户账号等行为经常在网络上看到。

3.法律方面的问题。我国在传统实体购物中的法律逐渐完善,但网络购物作为新型的购物方式,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时间尚短,法律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弥补。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为了规范新兴行业发展,为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护,出台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这一法律主要是建立在保护消费者的基础上,但是涉及到专门的商业关系和第三方消费关系。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具有了相关的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但是其仅仅能够作为规章制度,却没有太高的法律效应,也无法对一些违规行为做严厉的处罚,同时,在这个规章中,对关于消费者保护、沉淀资金等行为方面,操作性较差,还应该尽量的完善。

二、加强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1.相关部门提高对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重视。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有由于我国相关立法部门,对于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在目标和导向上存在瑕疵。在第三方支付产业中,涉及到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所有接触的商户以及采用这种支付方式的消费者。立法者应该能够正确的区分这种关系,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中。纵观欧盟以及美国在对于第三方支付产业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来看,其都给与了特殊的对待,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欧盟和美国相比起来非但没有劣势,在受众群体、交易量等甚至会超过美国和欧盟,因此,我国在对待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中,完全可以将其提高到立法的高度中,为了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2.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则。完善第三方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主要是在消费者隐私保护、资金安全方面以及第三方支付中的纠纷问题。在隐私保护问题上,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关于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文,可以在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基础上进行修缮。对于以往仅仅针对消费者基本信息、支付业务信息的保护政策,增加保护范围,将范围增加到消费者全部个人信息。同时,可以将消费者隐私权细化处理,细化为遗忘权、修正权、反对权、获取权等,同时明确责任,明确当第三方支付机构侵犯了消费者隐私权,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资金安全方面,对于消费者的资金划拨情况,应该分情况进行处罚。对于未经授权进行划拨资金,但第三方支付机构起到了及时的通知义务,则需要在一定限额内承担责任或免于承担责任;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保证自己利益,在消费者存在重大过失或故意过失的情况下,则不收限额保护,需要承担全部的损失责任;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协助商家或纵容商家,对消费者具有欺骗的行为,需要在承担全部损失责任外,接收相关的处罚。关于处理纠纷,更需要加强合同法、协议法方面的建设,建立纠纷资料库等,为第三方支付中的相关纠纷处理提供依据。在纠纷解决方面,第一,需要避免支付机构利用存在争议的解决条例,对诉讼者的权益形成剥削。还应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明确关于争议的解决办法,保证消费者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得到相应的救济。第二,应该积极推广ODR新型争议解决方式,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这方面的经验。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第三方支付产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在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过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关系到整个产业发展的大问题。相关部门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利用法律约束第三方交易过程,促进产业发展,也为构建我国和谐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体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唐瓊琼.第三方支付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5,25(8):144-145.

[2]韩忠宁.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研究——以西宁市为例.2016,23(2):85-86.

[3]尤兰兵.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J].福建金融.2015,32(2):62-63.

作者简介;杨海建(1987-),男,汉族,河北省平山县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在读,现就职于河北省鹿泉监狱.研究方向:经济法。

猜你喜欢

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方支付问题
论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性质与法律保护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