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影视表演专业《演艺策划》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研究

2016-05-30陈海静

大东方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践改革

陈海静

摘 要:本文通过演艺策划技巧与实例的探索分析以及大量增加课程实践内容對我院影视表演专业基础课程——《演艺策划》做出了实践改革。我们利用大型策划案例的分析借鉴,使学生了解掌握了文艺晚会策划的基本技巧。并通过成立演艺策划团队,课堂模拟“演艺策划方案”来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模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扎实演艺策划技巧,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弥补了该课程过去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差的问题,完善了整个课程教学的系统性、丰富了整个教学的层次性,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兴趣和特长,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演艺策划;实践;改革;艺术积累

一、影视表演专业《演艺策划》课程教学意义

《演艺策划》这门课程是面向为我院特色专业——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除了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其它艺术门类的知识外,更希望能通过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艺术技能,并将这些技能运用于舞台演出的实际操作中。这样,在丰富其它艺术知识、提高其它艺术技能的同时又能与其它艺术门类相互碰撞摩擦产生更多的创意,并促进专业主干课的提升,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和推陈出新的思维意识。

如今,随着众多企业的商业宣传、个人婚礼、政府节日庆祝对文艺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多,演艺策划公司、演艺策划团体便应运而生。可见,为艺术类学生开设《演艺策划》这门课程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而无论在本科艺术院校还是高职艺术院校的影视表演专业开设此门课程都是史无前例的。

二、影视表演专业《演艺策划》课程教学现状

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了诸多的问题,这门课程对学生和老师已经实践场地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学生参与舞台表演的形式丰富学生在音乐、戏曲、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知识和技能是明显不够的。学生没有通过真正的实践操作而对台前幕后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舞台的操作和策划能力依然是零。没有一个系统的实践演出平台以及与其它相关专业的沟通学习,仅仅停留在一亩三分地的小舞台上自编自演造成学生思维狭窄、不善思考、缺乏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1.与其它艺术院校将《演艺策划》作为专业方向设置相比,我们的教学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的缺陷

在全国有少数几所艺术院校将演艺策划作为专业的方向培养,围绕《演艺策划》专业设置了比较完善的课程,如声乐、钢琴、器乐、舞蹈、音乐鉴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演艺策划与实践、舞美设计与管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基础、经济法等。而我们的《演艺策划》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就不可能完全系统的将各门类知识精细的授予学生,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会倾向某一、二个艺术门类的教学内容为主,从而导致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知识积累和综合艺术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2.教材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零散,学生难以抓住重点

该门课程选择的教材涉及了各类艺术理论知识和节目策划的运营,包括音乐、戏曲、舞蹈、器乐、戏剧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理论知识,还有节目策划涉及的前期节目经费预算、节目安排、节目设计、舞台灯光、舞台调度等诸多知识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量要求非常高,学生学起来也容易感觉枯燥,并且难以抓住重点,对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有效的方法。

3.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层次性;教学“重表演,轻策划”,存在著方向性错误

由于教学经验浅,笔者在前期教学过程中没有整合教学内容,而多以各类音乐或文艺晚会视频赏析和学生舞台表演为主。这样的教学虽然对学生在艺术各方面的积累有所帮助,但却非常有限,他们对舞台和晚会的了解还是不够全面,关于舞台调度、协调、晚会策划和创意不仅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想法,更谈不上具备这些操作能力。

4.缺乏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学生思维狭窄,缺乏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虽然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机会能够参与到真正的实践演出中,学生也感觉不断重复的课堂方式乏味,缺乏新鲜感,长久下去对课堂没有了兴趣。

三、《演艺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1.把理论知识点转化到演出策划方案中去讲解与设计

由于《演艺策划》教材知识点零散,教学内容冗长,高职学生学起来吃力,而为了更有效的让学生掌握舞台策划能力,又能积累更多的艺术知识。我们将理论部分转换成大型演出策划方案去讲解,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使理论知识的教学项目化,把知识点融入方案中去讲解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并更有利于方案的制定与设计。

要组织一场成功的文艺晚会除了对学生艺术知识的积累、舞台表演技能的要求非常高之外,也要求学生掌握演艺策划的技巧。例如进行舞台调度、灯光、音响效果的控制、服装的安排、节目的编排以及晚会总体节目的规划与设计等等。

针对高职表演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我们通过一些成功的经典演出策划案例的分析、借鉴、对其中的节目内容进行欣赏,避免了枯燥无味的纯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最高效的演出策划设计技巧。

2.组建演出策划团队,课堂模拟“演艺策划方案”

通过前期演出策划方案的理论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演出策划方案设计技巧,并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知识。通过课堂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摸索出一条能提高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构建一个适合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的 “演艺策划”实践训练模式,丰富并完善“演艺策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影视表演专业的其它所学相关课程包括影视表演、台词、形体、声乐等艺术技能在演艺策划这门课程上达到高度的集中运用发挥,为学生提供具有表演、演唱、编排节目、舞台策划、舞台调度等全方位的实践训练平台。避免过去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层次性;教学“重表演,轻策划”的方向性错误。

例:

“演艺策划”专场文艺演出策划方案(课堂模拟)

一、演出背景

《演艺策划》课程经过二十几个课时的理论案例分析,技巧讲解,已经为学生在文艺晚会策划方案的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模拟出一场比较完整的小型文艺晚会。(备注:该晚会同时作为《演艺策划》课程期末汇报演出。)

二、演出形式

1、演出为晚上;

2、地点为表演教室(观众安排同专业同学,部分教师观摩);

3、演出以歌舞表演为主。

三、演出主题

“年轻的向往”

四、演出内容安排

演出以歌曲演唱为主,歌曲演唱形式丰富,包括情景表演唱、合唱、独唱、联唱、串烧、歌伴舞。歌曲曲风多样,以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为主,穿插越剧演唱、民歌演唱、影视歌曲联唱。中间穿插街舞。

五、节目设计展示(部分)

(1)歌曲《广岛之恋》《好心分手》《因为爱情》,由三组男女分别组成一男一女进行情景式对唱串烧,学生利用影视表演功底设计舞台情结,舞台动作。第一组第二组演唱完以后分别下场,第三组演唱到副歌部分的時候前两组歌手再返回台上,三组男女一起演唱《因为爱情》。女生手上拿着氢气球,营造浪漫氛围,待到歌曲演唱结束,歌手放飞手中的氢气球。(备注:该节目的情结设计、创意安排赢得了在场同行的一致好评,观众反响强烈。)

(2)结束曲《但愿人长久》,全班同学一齐演唱,现场灯光全部关闭,所有同学人手一支紫色蜡烛,从舞台左侧随着音乐的节奏缓慢的一个一个的走出来,边走边唱。到第二段副歌部分现场全部灯光打开,伴随着歌声,主持人走上台说结束词,整场晚会结束。

六、演艺策划团队任务安排(2011级影视表演班成员)

第一组:主要负责幕后策划、现场协调指挥

导演、策划:陈志强、叶瑶瑶、沈华欧 灯光:吴斌斌

摄像:许飞飞 服装创意:蔡文静、赵旭晨

音响调控:吴斌斌

第二组:主要负责节目创意、节目编排

节目创意、编排:王晗晗、沈华欧

舞台设计:陈志强、叶瑶瑶、沈华欧

第三组:主要负责节目表演

演唱组: 陈志强、叶瑶瑶、沈华欧、蔡文静、王思思、吴斌斌、苑智超、戴云

舞蹈組:徐中辉、谭嘉城、陆周、陈海鸥、周添

主持人、串词:王晗晗、陈志强

四、《演艺策划》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对演艺策划技巧的讲解与实际案例、大型歌舞演出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了演出方案设计的要领,并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知识,使学生在理论上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做足了准备,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后期通过成立“演艺策划团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演出策划方案”的设计与表演。改变以往偏重节目表演的教学内容,增加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先铺垫理论知识与技巧再亲自参与晚会的策划、创意、协调、表演,让学生对晚会的实际操作有了真实全面的了解,弥补了该课程教学缺乏层次性的缺陷。充分挖掘了学生特长,培养了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摸索出了一套适应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演艺策划”课程教学之路。

通过大量的实践改革弥补了该课程过去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差的问题,完善了整个课程教学的系统性、丰富了整个教学的层次性,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兴趣和特长,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