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问题分析

2016-05-30祝秋萍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

摘 要: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最大化,常把暂时闲置的资金拿去银行或信托机构进行短期理财,因此造成了委托理财业务的兴盛。然而随着委托理财业务的迅速发展,其不良影响也在日益显露。本文着重分析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委托理财 问题分析 规范措施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的曲折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已初具规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经历了初始兴起、高度繁荣和沉寂三个阶段,如今重新发展起来,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近几年,无论是涉及的委托理财企业个数还是累计委托理财总金额都出现巨幅的增长,使得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并且这一疯狂势头仍在继续。然而,在委托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不良影响也在日益凸显,大规模委托理财的兴盛所带来的不良结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把委托理财活动的频繁发生以及诸多的违约事件结合起来,如2001中农资源把1.5亿元募集资金挪作他用,相当于整个募集资金的50%,最后给公司造成极大损失(侯毅,2004);以及2011年海螺水泥刚发了95亿的公司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就拿出所谓的自有资金40亿来进行委托理财,而且委托理财赚的钱还抵不上公司债的利息,这让我们不得不质疑上市公司该不该进行委托理财,这样的理财会带来怎么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规范委托理财业务?

二、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发展概况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从1996年开始兴起并迅速普及;1999-2001年,我国股市的牛市行情为委托理财业务创造了极有利的市场环境及投资氛围,委托理财业务出现井喷式发展;2001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不管从委托公司数量上还是从委托总金额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2002年,由于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委托理财规模随之减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委托理财业务开始出现违约问题以及部分公司出现委托理财业务上的亏损。随后,2004年德隆系的坍塌,使证券市场受到重挫,大量券商因委托理财损失惨重而陷入法律纠纷,吴忠仪表和闽南电力出现委托理财风险,其总计亏损超过3亿元,数十家上市公司因涉及委托理财业务发布风险公告;2005年初,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已危机四伏。2005-2010年,委托理财业务陷入低迷期,发展缓慢。然而2011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国内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的连累,加上实业经济不景气的刺激,上市公司开始重新把目光从实业投资转移到金融投资上,委托理财进入膨胀发展期。

三、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出现的问题

上市公司拿出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本该是正常的现金管理活动,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委托理财的过快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委托理财业务披露信息不及时、不规范。委托理财是企业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本应该“大大方方”的公布这些投资信息,安抚投资者。但是現实问题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对这一财务活动作出及时而充分的信息披露,而是含糊其辞,遮遮掩掩。一是因为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说明募集资金是用来进行委托理财的。很多上市公司都表示其委托理财的资金为其自有资金,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上市公司为了不引起怀疑,不敢公布委托理财信息。二是上市公司内部缺乏对委托理财行为的有效监控,并且委托理财决策程序极不完善。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公司的委托理财决策时不慎重,董事长或总经理大笔一挥,数亿元的资金就轻易流出公司,用于理财,缺少监督和披露。

2.委托理财使“虚拟经济”的运行风险加大,易诱发股市泡沫化。理论上讲,上市公司以投资项目的名义进行融资,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把钱投入项目,这表示投资者是在委托上市公司进行“生产”,这属于“委托生产”的关系。然而,上市公司或再融资公司却将募集资金或超募资金投向委托理财,因此大量上市公司把“被委托生产”变成了“委托理财”。资金又由“虚拟经济”转向“虚拟经济”,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最终,形成了“投资者委托上市公司进行生产,上市公司委托银行进行理财”的怪圈。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了“虚拟经济”的泡沫化,极易引发金融危机。

3.委托理财导致上市公司不务正业,不利其长远发展。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经营业务范围,上市公司采取何种策略经营自己的业务决定了企业的命运。由于委托理财的短期收益高于上市公司发展主业所获得收益,这引诱上市公司偏离主业,把本该用于主业的资金、时间、管理层人员的精力转投入到理财中。当委托理财资金被挪用、侵占,或委托理财发生亏损风险时,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们或者求助于法律诉讼追讨被挪用的委托资金,或者自认倒霉,但总之是牵连到主业,不利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规范委托理财行为的措施

1.加强上市内部控制,设立独立董事,完善公司治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股权集中,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控股股东行为缺少约束。这使得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管理层都有着强烈动机进行一些不利于公司业绩和侵吞中小股东利益的投资活动,以实现其私利最大化。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投资预警制度和独立董事有其重要意义,当投资超过一定金额后,警报股东去限制董事会投资权限,检查董事会的投资行为,有利于消除或降低损失。

2.完善和维护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委托理财透明度。上市公司应改变以往公司内部暗箱操作的状况,在上市公司进行理财活动时,积极披露公司的理财概况,包括委托理财金额、时限、收益率、性质、资金来源和受托方,同时应该包括上市公司本年的委托理财累计总金额,频率和之前委托理财的回收情况。让投资者都能及时了解委托理财进展以及其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应该详细地披露受托方的背景情况,报告受托方的控股股东或最终的母公司情况,尽可能的堵住资金委托方和受托方采取瞒天过海的手段大肆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漏洞。

3.加强对委托理财业务的监督。委托理财存在上述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力,因此,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审查和核算的监管。委托行为发生后必须要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监督,使得委托理财双方能够按照最初的合同进行合作。委托双方建立良好的双方信息沟通渠道,同时把这些信息交给监管“第三方”,由第三方督促受托公司按时公告委托理财资金的运营情况,以方便股东了解委托资金状况。

参考文献:

[1]黄湘源.来自委托投资的警报——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现象透视[ J].上市公司, 2001(9):40 - 42.

[2]陈湘永,丁楹.中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实证分析[ J].管理世界, 2002(3):107 - 136.

[3]何燎原.深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专题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4(11):13 - 15.

[4]瞿胜保,郑洁.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风险控制理论研究[J].财务与审计,2008,( 3).

[5]石伟祥.上市公司理财系统风险防范探析[J].财会通讯,2012(4):120-121

[6]东方财富网.170余家上市公司豪赌委托理财[N].2013-3-19.

[7]李苑.后“钱荒”时代上市公司理财值得关注[J].金融博览,2013(10):54-55.

作者简介:祝秋萍(1990—),女,汉族,山东郓城人,学位:金融专硕,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与改进分析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