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游小唱》看董湘琴的思想和政治抱负*
2016-05-30张红梅王舒曼
张 起 张红梅 王舒曼
(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文艺论丛·
从《松游小唱》看董湘琴的思想和政治抱负*
张起张红梅王舒曼
(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610106)
摘要:董湘琴为羌族历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光绪十七年(1891)应松潘总兵夏毓秀之邀,董湘琴赴松潘厅做幕僚,经松茂古道,“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创作出万言长诗《松游小唱》。诗中,诗人边走边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用新奇的体裁历叙川西松茂古道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情,同时也寄托着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了解董湘琴,对我们认识处于社会激变中的晚清知识分子有着窥斑见豹的作用。
关键词:董湘琴;《松游小唱》;思想观念;人生态度;政治抱负
董湘琴,名朝轩,又字香芹,号玉书。约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灌邑(今四川都江堰)人,光绪十一年(1885)理番厅廪贡。诗人生逢清末乱世,早年生性倜傥、年少轻狂,几经风雨却屡考不第,转而致力诗歌辞赋,广结湖海名流。同治年间,受蜀地反清思潮影响入哥老会,1874年,诗人约30岁时,已被举为灌县袍哥“冒顶”(袍哥舵把子),后受此牵连系狱,其作《狱中联》受到四川学政黄云鹄赞赏,丁宝桢政府亦迫于舆论释放了他。光绪十七年(1891)受邀游幕松潘,诗人途经松茂古道,“就所阅历,发为诗歌”,创作出万言长诗《松游小唱》。张大成先生称《松游小唱》是“中国最早最长最解放的旅游诗”[1]。诗中,诗人边走边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用新奇的体裁叙述了川西松茂古道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尽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情,同时诗中也饱含着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
一、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董湘琴天性风流,不落俗套,董绍康形容他“少赋倜傥不羁之才,尝以戎马书生自命”[2]。他既有传统士子的满腹经纶、远大抱负,又有着不同于传统读书人的豪爽叛逆、浪漫不羁。这样旷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在诗人的诗学观和生活观中。
(一)开放的诗学观——揖别古典,去旧革新
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投射到了他积极进步的诗学观上。
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首次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他的另一部《饮冰室诗话》则为该理论提供了支持和依据,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光绪十七年(1891)董湘琴的《松游小唱》创作时,“诗界革命”的主张尚未明确提出。几乎同时,黄遵宪在其《人境庐诗草序》中提出了改革诗界的方案,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诗歌语言,创造出“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为我之诗”[3]的作品。受黄遵宪影响,丘逢甲、谭嗣同、夏曾佑等的创作皆在内容上体现革命的因子,但艺术上的成就远不如董湘琴。可以看出,在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理论之前,已有实践。
董湘琴的诗学观与“诗界革命”改良主义主张是相通的,《松游小唱序》云:“途次所触,欲以五七字赋之,而又苦于裁对。因念古人,如白玉蟾、朱桃椎辈,信口狂吟,自鸣天籁,音之高下,句之短长,在所不计。自灌束装,以迄抵松,有见必唱,间有挂漏,亦略所当略。《阳春》《白雪》,尚已《下里》《巴人》,何妨敝帚日享。二三知己,谓为板桥《道情》可,盲女《弹词》亦可。”[4]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和积极人生观在诗歌形式革新上的投射。他不愿受传统诗词的约束,剑走偏锋,学习朱桃椎、郑板桥等人的创作方法,以小唱形式创作。他特别提到的朱桃椎就是一个放诞、旷达的道士。《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益州成都人。澹泊绝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测其为。”[5]一方面,朱桃椎的奇异行为和放诞性格为董湘琴所赞赏;另一方面,朱桃椎的诗歌形式的解放也受到董湘琴的推崇。如朱桃椎的代表作《茅茨赋》:“若夫虚寂之士,不以世务为荣;隐遁之流,乃以闲居为乐。故孔子达士,仍遭桀溺之讥;叔夜高人,乃被孙登之笑。况复寻山玩水,散志娱神,隐卧茅茨之间,志想青云之外,逸世上之无为,亦处物之高致。若乃睹余庵室,终诸陋质。野外孤标,山旁迥出,壁则崩剥而通风,檐则摧颓而写日。是时闲居晚思,景媚青春;逃斯涧谷,委此心神。削野藜而作杖,卷竹叶而为巾,不以声名为贵,不以珠玉为珍。风前引啸,月下高眠;庭惟三径,琴置一弦。散诞池台之上,逍遥岩谷之间。逍遥兮无所托,志意兮还自乐;枕明月而弹琴,对清风而缓酌。望岭上之青松,听云间之白鹤。用山水而为心,玩琴书而取乐,谷里偏觉鸟声高,鸟声高韵尽相调;见许毛衣真乱锦,听渠声韵宛如歌。调弦乍缓急,向我茅茨集。时逢双燕来,屡值游蜂入。冰开绿水更应流,草长阶前还复湿。吾意不欲世人交,我意不欲功名立。功名立也不须高,总知世事尽徒劳;未会昔时三个士,无故将身殒二桃。”[6]三百余字,生动地表达了一个虽生活贫困却自在旷达的隐士形象,此诗既有四言又有五言诗句,赋体古体相杂,出现在初唐颇为珍贵和罕见,被后人誉为“唐诗体赋”,即五、七言诗句在其中仅占33%的比例。董湘琴仰慕朱桃椎郑板桥们放诞性格及不拘束的诗歌风格,在创作中随性而发,自然流露。体现了“诗界革命”之前诗人诗歌形式的革新思想。他“信口狂吟”“音之高下,句之短长,在所不计”的突破传统、自由挥洒而又不失古诗词风韵的诗歌创作态度,体现了其不受拘束、勇于革新的人生观。
(二)健康的生活观——随性闲适,豪爽不羁
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乐观旷达的生活观上。
入松途中,诗人随性不羁,热爱生活的态度随处可见。诗中多处留下了诗人对古道居民生活的赞赏,对川西物产的歌咏。如在长宁堡:“此处产梨有佳味,何妨购几枚,当饮醇醪如醉。”[7]77写梨子若醇醪般惹人醉,表现出诗人天真可爱,几个梨子都可让他感到生活的美好。又如诗人行至沙湾见“此地烟火迷离,人家拥挤。菽麦满地,鲦鲤满溪,胡桃满树,瓜实满畦。一条街,道却宽些,瓦屋亦整齐。好房舍,通空气,更遇着主人贤,送来些山葱野荠。”[7]79于是高兴地写下“旅人也算安乐地。何妨住此酣眠,待明朝再收拾行李。”[7]79诗人感于沙湾的田园风光及和美人情,全顾不得行旅之急,想借此地安乐酣眠。再如行至白定关,诗人看见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对面好林峦,江水一湾,波平浪静好行船。林内起炊烟,樵夫牧竖打茶尖。”[7]83诗人被美景打动,心生在此隐居之意:“得此好安闲,长结个山水缘,一曲高歌松下眠。”[7]83唯与山水作伴才能不负此景。这符合诗人的身份,毕竟他不是贫苦百姓,作为晚清文人,他仍然有着传统文士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二、理念前瞻、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诗人生活于晚清,时代的印记又使他不同于传统士子的封闭,体现出开明的思想观念。
(一)对教育的认识
诗人的教育观有两种:其一,作为传统士子,他希望入幕松潘,以儒家汉教教化当地少数民族,固本安邦,为统治者服务;其二,在晚清民智渐开的现实下,他又属觉醒的知识分子,希望以“新知”和“科学”来启蒙当地百姓。
董湘琴身为川西羌族董姓土司后裔,生活于羌族与汉族交界地区,长期受到羌文化和汉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双重影响。诗人希望通过汉教、新知来育化边区少数民族民众,达到文明与富强。如诗人行至松潘发感慨:“忆唐时湔氐薄翼针,吐番常内侵。纵使龚黄杜召作疆臣,也难化野蛮情性,此邦何日文明进。看岷山万仞,雪岭千寻,确是西来一雄镇。自来钟毓多英俊,愿都人把富强心抱定,并知道川西一带,民俗风情。亦足称,汉教化夷固邦本。”[7]87历史的经验,汉教(儒教)确实促进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故诗人亦希望通过施以儒教来开化松潘的“都人”,足见诗人心中儒教的重要性。
晚清鸦片贸易泛滥,不仅加重了民间的负担,而且直接毒害了国人的身体和精神。如诗人在山区看见的现实:“直向平番走,孤城如斗。此地吸烟男女,十有八九。失业废时,一切工商俱莫有。虽是松属营头,守备千总有官守。曾不思如何挽回,如何补救。”[7]82林则徐曾给道光上奏折说:“若犹泄泄视之(鸦片),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8]董湘琴对待鸦片的态度与林则徐不谋而合——必须禁烟。而与林则徐强制烧毁烟毒不同,董湘琴主张通过新式的教育来解放人们的思想,觉醒国人。他说:“勒令烟癖从此休,赶紧把普通知识来研究。”[7]82眼光长远的董湘琴深知,只有百姓的思想觉悟了,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鸦片对国人的侵害。诗中强调的“普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科学知识,是对百姓的科学启蒙。这又比“五四”喊出的“科学”口号,早了二十八年,这一进步思想在过去的士子中是不可想象的。
(二)对改造国民性的呼唤
诗人茂州北上所见:“铜铃一颗,铃声响应鸣山谷。外还有马夫骡脚,腿琵琶,身车轴。胡文忠选士旧科,若教他疆场效命,荷戟横戈,赳赳怕不是干城佐?何事任奔波,酒囊饭袋,只赢得马前马后长吆喝。”[7]72对身强体壮的马帮及其麻木精神状态的描写,揭示了改造国民性的必要。
所谓国民性是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反复出现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潜意识,从本质上说,国民性即社会心理[9]。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点上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10]。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叙述的看电影事件国人的愚昧麻木和《呐喊·自序》中提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11]诗人笔下的马帮就是这样一群愚昧麻木的人,诗人希望能够教身强力壮的马夫为疆场效命,不要“酒囊饭袋,只赢得马前马后长吆喝”。这正体现了诗人改造国民性的时代认识。
(三)充分开发资源、利用人才的进步思想
董湘琴生于1843年,可以说他见证了清政府的衰败与挣扎。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清廷被迫打开国门,忍受列强欺凌。与此同时,一些富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也开始睁眼看世界,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就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12]。这让清政府中一些开明的官员有了警觉意识,于19世纪6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先后打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希望藉此救清廷于危难。魏源也因此成为“最早发扬洋务思想的代表人物”[12]。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期,董湘琴也已成长为一名心怀天下的有志青年,接受了洋务新思想的他,也希望通过开发资源、开办工厂实现国富民强。
诗人在金瓶崖看到无人采掘矿山时颇有感慨:“颇有发泄千万帑,恨无矿师来访,任将此地抛荒。热心人见此生惆怅,有一番富国思想,要把条陈上,请开官厂。”[7]81-82“恨”、“任”、“惆怅”每一个词都在表现诗人渴望通过开发资源让国家富强、百姓富裕的心情。然而,洋务运动的主旨并非为国人谋福利或让国家进步,只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维持政权所做的挣扎。可想而知,董湘琴请求“开官厂”的愿望也只能是遥遥无期的梦。
在路途中,除了表达希望政府能充分利用资源外,诗人还道出了对人才的惋惜。行至茂州时诗人写到:“外还有马夫骡脚,腿琵琶,身车轴。胡文忠选士旧科,若教他疆场效命,荷戟横戈,赳赳怕不是干城佐?”[7]72-73从军入幕的董湘琴看到这些马夫骡脚们,不由得联想到如果能有善于治军的胡林翼来此选取从军人才那该多好,这些百姓就可以和自己一样,去保家卫国,在疆场展现男儿本色。可现实却是“酒囊饭袋,只赢得马前马后长吆喝”[7]73。董湘琴痛心以马夫骡脚们为代表的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清政府不知道充分利用人才的不满。
(四)造福百姓的民本思想
董湘琴深知,民为邦本,造福百姓的道理。因此,他在漫漫长途中感受“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时,想到的是百姓的行路难。诗中他大力呼吁统治者修建道路,泽被百姓。诗人走到映秀至桃关这一段路时,路程十分艰难。“纵是那司空见惯,面目无改换。问蚕丛开国几经年,这沧桑如何不变?行程要耐烦,水榭风亭,或有个地儿消遣。”[7]64为什么从蚕丛开国到如今这么长的历史,竟没有来改善这艰难的蜀道,连个供人歇脚的亭子都不建?诗人的疑问表现了其时时都在为民生问题焦虑忧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派有才干的人,改造这崎岖山路、方便过路行人的心愿。
再如诗人途经石榴沟时看到高大壮汉修路的情景,言辞中透露着诗人的赞许与兴奋:“梢长大汉,或者运斤成风,坡坎累相逢,或有个平坦路儿可通。”[7]74路工们“运斤成风”,熟练地修建崎岖道路,诗人看到此景,心中忍不住激动地想着“路修好之后,下次再走应该就很方便了”。
待诗人行至红崖时,对凿石通路的李本善道人由衷地赞美了一番:“催马到红崖,石洞谷含谷牙真奇怪。试问那凿石通幽人何在?那一年逢丁亥,李道人经此崖,到处募赀财。率领石工,整整三载,才把这峭壁危崖凿开。到如今且看他化险为夷,千秋遗爱。问谁人能步后尘来,羽化亦快哉。”[7]75“灌汶至松潘七百余里故道,商旅畏为畏途。本善决心修缮,碍于亲老,未偿其愿。后亲死,本善出家,云游四方募资。同治三年(1864)起,开始修路,红崖等处则傍崖架木,整整三年,缒险凿幽。历十余年此段松茂险道尽成坦途。本善草履黄冠,自奉甚薄,光绪七年(1881)其义举受到松潘厅总兵夏毓秀接见慰勉。”[8]李道人到处募资,多年修路不辍,被诗人赞誉为“千秋遗爱”,其后诗人发出呼唤:“问谁人能步后尘来?”诗人热切地盼望有更多的李道人来开通蜀道,为百姓造福。
三、从军入幕、一心报国的政治抱负与理想
(一)橐笔西游酬壮志
董湘琴作为一名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读书人,他“天资聪颖,荣膺廪贡”[13],打从心底渴望报效国家。尽管曾错过乡试,但他仍然坚信:“盛世自来无屈士,匠门谁信有遗才。”(《乡试误期二首》)[14]
正因为满怀报国之志,闲居灌阳的董湘琴才会在松潘厅总兵夏毓秀的邀请之下,慨然应允去松潘从军入幕。尽管当时的诗人已年近半百,但其心系国家、渴望一展抱负的士子情怀仍未减退。“几幅鱼书催促后,辞不脱三顾茅庐访武侯。把行期约定九月九,走!”[7]61短短二十余字的叙述,隐藏着诗人内心诸多的汹涌澎湃,或许前途将一片光明,或许这将是发挥出自己价值、扬名立万的最好机会。正如其诗中所写:“前路祖生鞭已著,鹏程促我马蹄忙。”(《乙酉于腕腴精舍偶作感怀》)[14]。诗人在去松潘的途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证明自己的报国决心:“丈夫忠信涉波涛,胆儿小怎步得上云梯去。况七百里途程,如瓜初蒂。千思百虑,死生有命何须计。”[7]63路途艰险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大不了一死罢了。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大丈夫能为国一死才算是死得其所的情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松茂古道。
(二)从军入幕,一展男儿志
晚清,国运衰微,百姓苦难,边疆不稳,内忧外患。身为读书人的董湘琴自有仁人志士的忧患感和责任感,他仰慕唐代士子入幕从军的行为,他在《序》中把自己的游幕生涯称为“才人入幕,名士从军”,他游幕松潘八载,为边地的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早在入松之前,诗人在自己所作的《赠彭门李俦五》诗中就将从军入幕的抱负表现得很明显:“丈夫不合老经史,投笔结交天下士。"大丈夫日日读陈旧的经书还不如投笔结交天下好友呢!诗中这种男儿气概在后部分也有许多呼应:“奇气郁勃不得发,干将韬匣光熊熊。”“夜谭促膝倾胸襟,况复肝胆干青云。”[14]可见,诗人心中早就坚定了投笔从戎的理想抱负。
战场杀敌、保卫疆土自古就是仁人志士建功立业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等人投笔从戎,在边庭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诗篇,重新定义了文人与将士的界限。董湘琴正是在这些前人的事迹中看到读书人也可以在疆场展现自己的风姿,实现理想抱负。面对国邦多难的现实,正如他在《乙酉于龙池川感秋五首之一》中所表达的愿望:“斩尽妖魔清世界,重开日月奠金瓯。”[14]这也是董湘琴在接到松潘总兵夏毓秀的邀请后决定橐笔西游的原因——在疆场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四、幽忧孤愤与隐居避世
通读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中虽然展现了诗人自信洒脱从军入幕,想做出一番事业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但幽忧孤愤与隐居避世思想也一直伴随着他。如在白定关,面对那林峦深秀、江水一湾、炊烟袅袅的世外桃源,发出“得此好安闲,长结个山水缘”。杨承伊在民国丙子版《松游小唱》的序中是这样说的:“天地不仁,赋才子以瑰奇奥邈之资,授才子以幽忧孤愤之性。”[15]可见,尽管诗人是满腹才华的“川西大才子”,但他有着“幽忧孤愤”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官场显然是不合宜的。再者,晚清整个社会的溃败,统治者不自新进取,这些现实让诗人渐渐将心中的天平偏向了隐居避世,让诗人向往“任他强暴争天下,那管桑田变海间。避人避地亦避世,桃花流出武陵殿”(《感怀五首》)[14]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身处乱世的董湘琴,满腔热血也只得任其冷却凝固,只能将心中的忧郁之情寄于诗中:“世乱每怀陶侃志,时艰独抱仲淹忧。”(《乙酉于龙池川感秋五首之三》)[14]
五、结语
诗人董湘琴在长达万言的边塞诗《松游小唱》中,记录了自己松茂赴任途中的见闻感受,描绘了川西美丽的风光,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诗人的随性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诗人仍然有一些对少数民族的偏见等落后消极的思想,但总体来说,饱读诗书,经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诗人还是处于时代的前沿,他的很多思想诸如禁烟治洪、利用人才等都是对当时的社会很中肯的意见,只可惜由于社会原因,诗人不能展其宏志,在出世入世的思想矛盾中,终究还是走上了古代文士归隐终老、一事无成的旧路。这不仅是董湘琴的悲哀,也是当时晚清乱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普遍性可悲命运。
参考文献:
[1]王继鼎.自成一格的世纪绝唱——《松游小唱》散谈[J].老年文学,2007(总42):49.
[2]董绍康.付印事略[M]//董湘琴先生遗著.民国二十六年(丙子)木刻版.
[3]彭超,徐希平.羌族作家董湘琴《松游小唱》创作渊源及其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6):198-202.
[4]董湘琴.自序[M]//骚兴集.民国十三年傲骨山房主人抄本.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一八册·卷一九一至卷二○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596.
[6]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旧志·杂志类[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7.
[7]【清】董湘琴.松游小唱[M]//民国十三年傲骨山房主人抄本.本文《松游小唱》引文参见周礼富《松游小唱辨误》影印件.
[8][14](清)董湘琴.松游小唱[M].何正泰,校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82,104.
[9]刘克明,王克兴.中国传统人格批判[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0.
[10]温元凯,倪端.改革与国民性改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12.
[11]鲁迅.呐喊自序[M].北京:北新书局出版社,1924:3.
[12]丁俊贤.洋务运动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
[13]董朝清.《松游小唱》叙[M]//董湘琴先生遗著.民国二十六年(丙子)木刻版.
[15]杨承伊.松游小唱序[M]//董湘琴先生遗著.民国二十六年(丙子)木刻版.
[16]【清】董湘琴.松游小唱[M].孙洪寿,签注.自印,2010:83.
(实习编辑:何静)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42(2016)02-61-06
作者简介:张起(1963-),男,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红梅(1993-),女,成都大学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王舒曼(1993-),女,成都大学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董湘琴《松游小唱》校注、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YJA850030)。
收稿日期: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