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微传播在可沟通城市中的作用

2016-05-28殷航王雅铄

新闻前哨 2016年5期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殷航 王雅铄

[摘要]政务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交流快速、方便、形态多样,促使网络问政的产生和方式的丰富,政务微传播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新媒介应运而生,“可沟通城市”理论维度也从实体空间衍生到虚拟平台。本文尝试以“昆明发布”政务新媒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探讨政务传播在实现信息传递的透明畅通、官民交流的自由平等、文化意义的建构分享等方面对可沟通城市建设的作用,以期为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沟通城市 政务新媒体 昆明发布

一、“可沟通城市”:城市即传播

作为传播学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可沟通城市”理论融合了传播、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来观照、阐释、反思城市建设和城市人群交流的现实问题,使得原本静态、僵硬的城市研究,煥发出新的动态生机。同时,尽管这一正处于诞生、发育阶段的研究议题包容了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其研究边界不甚清晰,但是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大体承袭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脉络,可以从城市社会学中找到理论渊源。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改变美国国家面貌的三大关键因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大批移民的涌入,而芝加哥无疑是美国新兴大都市的典型代表。以杜威、帕克、库利、米德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为天然实验室,开始了侧重于“交往”的现代都市研究。杜威认为,沟通是人类形成社会共同体的基本方式,“社会不仅通过传递、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传递中和沟通中生存”。[1]罗伯特·帕克认为,“沟通创造或至少使得这样一种情况成为可能,构成社会组织的个人是可以达成共识和理解的,这样的社会组织最后决定了个人、社会、文化的特征。”[2]在他们看来,现代城市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除了表示人类社会和用作道德的“代名词”,还应该是“人们直接的交流,包括交谈和有具体对象的同情——简言之,就是交际”,即可沟通性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而这些经典的理论论述也成为今天架构“可沟通城市”理论模型的学术依据。

然而,有关“可沟通城市”的理论建构却始终没有进入国际传播学界的学术视野。直到近几年,少数站在学术前沿的国外学者才开始逐渐认识到,城市的传播品质会造成人类生活总体品质的重大差异,因而城市的可沟通性需要从城市如何传播与城市如何促进传播这两方面来阐释。2008年6月号的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中以“可沟通城市”为主题,分别从“可沟通城市”的界定、作为媒介和信息的中介性大都市、全球性城市中相异性的并指与传播界面的构建、测量“可沟通城市”的指标体系建立、城市中的冲突和传播等若干议题展开论述。[3]认为“可沟通城市”不仅是由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和人口组成的集合体,同时也是一个建造的环境,不同文化、政策和法律推动着社会互动、商业贸易、社区和政治行动。[4]

2010年,传播学者Jeffres在其研究中提出,“可沟通城市”的具体内涵应包括如下方面:(1)传播模式和政策有助于培养城市凝聚力;(2)通过传播可以促进不同年龄、族群、性别、社会背景、政治态度的市民之间沟通互动,减少和化解冲突,增进相互了解;(3)传播基础设施、模式、政策能够为城市最贫困阶层成员提供帮助;(4)通过传播刺激城市经济活跃;(5)通过传播促进多元文化艺术发展;(6)传承城市传统和历史,在城市新移民和年轻一代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5]尽管这一正在发育的研究领域涉及的议题和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边界也不甚清晰,但总体上依靠一个开放、平等、民主、有效的公共传播网络,促成国家、城市、群体、公民个人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公共交流,建设一种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实现经济、文化繁荣以及满足社会成员幸福感的城市生活,是可沟通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间,网络的极致形态——互联网出现了,传播与城市的故事掀开最炫目的篇章。传播方式本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城市的基本形态,是在传播中不断结构又不断解构着。当今信息与传播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革命既加速城市的去中心化、离散化,也是城市聚合的粘合剂,这一对向心力和离心力正在重塑信息化时代的大都市形态。在现代性框架中,传播与城市并置,形成同构关系。目前国内从传播、交往的视角探索如何建构“可沟通城市”属于集前沿性、前睹性为一体的新兴课题,相关研究鲜有。2013年,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晚报》共同策划推出“可沟通城市”特刊,第一期主要展示传播视角中的城市和社区,上海城市创新和可沟通城市,以及国际大都市的沟通和交往,是中国传播学界第一批开展“可沟通城市”研究的学术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孙玮认为,“可沟通城市”包含城市实体交往空间和以大众传播媒介及新技术带来的一切可能的虚拟传播平台这两个维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城市协商对话和参与、城市共同体建构这三个不同层面上发挥影响,还应该具备三方面内涵:一是信息传递的快速、高效、透明;二是社会交流的自由、通畅;三是文化意义的建构与分享。[6]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交流快速、方便、形态多样,促使网络问政的产生和方式的丰富,政务微博与微信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新媒介也应运而生。它以前所未有的优势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新平台,为问政开创了新的途径,成为多种信息传播通道的新桥梁,在城市治理、协商对话和参与承载层面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政务新媒体在可沟通城市中的作用

据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全国各级单位共开设认证政务新媒体账号超过30万个,覆盖人数超过45亿人次。2015年上半年,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政务新媒体开通率已经超过75%,政务微博粉丝量较2014年上半年同期增长4.9%;共报送稿件超过21万条;原创度保持在55%以上,一图解说、视频、H5海报等多媒体信息内容占比较2014年同期有所提升;微信阅读量较2014年上半年同期增长14.7%,稿件发布总量较2014年同期增长11.3%。

城市即媒介,可沟通是城市的首要内涵,昆明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基础。作为西南地区首次对政府政务微博、政务微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后发布的《云南省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其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5月31日,云南省县处级以上单位共开设认证政务微博账号2200余个,微信账号700余个,覆盖人数超过3830万。昆明、曲靖、大理和昭通成为云南省开通政务新媒体(各大平台微博、微信)数量最多的四个城市,其中昆明“一枝独秀”。“昆明发布”、“大怒江在线”、“普洱发布”包揽2015年1月-5月云南城市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前三甲。政务微信群的开通运营,使昆明在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社会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强大的连接能力,为实现信息传递的透明畅通、官民交流的自由平等、文化意义的建构分享发挥其不可磨灭的政治沟通价值。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处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使得云南在“一带一路”政务微传播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昆明发布”开通时间早,对政务新媒体运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账号栏目设置丰富,内容贴近政府与服务民生兼具,其运营综合指数在云南省市级单位中排名第一。“可沟通城市”建设,也是昆明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城市创新转型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基于以上阐述,本文试图从城市如何传播,城市如何促进传播两方面以“昆明发布”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2015年10月-2016年2月政务微博、微信的指标量化统计,根据“可沟通城市”理念将内容议题主要分为政务公开、刺激经济、文化传承、网络问政、活动营销五大方面,具体分析政务新媒体在可沟通城市中的作用。

1.传播政务信息加深政策理解,打造城市凝聚力。

微信作为一种最新的传播工具,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集合了已有信息传播工具的优势,能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表情、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而且具有几近百分之百的精准性,因此,可以成为政府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工具。[7]根据样本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发布”双微平均每天推送25条微博,6条微信,政务公开议题内容比例占24%。(见图1)“昆明发布”不仅为昆明市民参政议政提供便捷渠道,同时也打开了外界了解昆明城市发展的一道窗口。微博内容主要是向受众传递国家和当地的政策新规并加以解读,如10月20号发布的《昆明437平方公里内实施高污染燃料禁燃》,通过新规传播号召市民保护城市环境。此外还引导市民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新政策放到微博平台公开讨论,实现了城市内部的协商与对话,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符合可沟通城市的理念。

从微信推送稿来看,微信文稿平均每篇1277次的阅读量,相关政务信息推送稿如“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昆明与北京市朝阳区建立友好市区关系”、“昆明5项公积金新政下周一起实施”、“25名干部任前公示 王喜良拟提名昆明市长候选人”等政务动态均获得超过5000次的阅读量。此外,“昆明发布”在微信平台开设了“春城昆明”菜单,接入了昆明发布官方网站,方便市民、网友及时地在微信平台上浏览到网站上发布的最新政务信息。政府利用政务微信及时快速发布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府决策信息,既可以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降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漫画、图解的方式分析昆明民用天然气拟分3档计价举措的实施,结合图片、表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公布昆明市数字城管12月工作情况通报等文章,促进了政务微信在政务信息传达的“可沟通”功能,有利于减少公众对政府的误解,同时也树立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亲民、勤政廉政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图1)。

2.宣传区域特色拉动产业发展,刺激城市经济。

政务新媒体除了需要及时向受众推送权威新鲜的政务信息,播报最新的民生政策,打造“微政务”平台之外,还要明确定位和设定目标,根据受众特点对政务媒体进行配置。通过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发布和线上线下的互动对话,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大省,北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唯一可同时从路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民族化的经济、生态和旅游。从“昆明发布”微博、微信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微信相较于微博更加重视对区域特色产业的宣传,从而刺激经济,所占比例高达18%。“昆明发布”对本土特色吃喝玩乐的宣传随时令推送,如天冷的火瓢牛肉、寻甸稻田里的谷花鱼、万溪宝珠梨采摘节、大观公园菊花展、“昆明8个地方醉看银杏飘零遍地金”等等,还在微博被多次互动转发。国庆节是昆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契机,“昆明7大公园奉上金秋花海”、“十一乃古石林千亩波斯菊含苞待放等你来”、“国庆无需远游昆明周边十个县区旅游大餐任你选”等软文提供了景点特色、门票价格和热线等人性化的服务。最终昆明长假前两日游客累计85万人,近郊乡村4天涌入132万人,旅游效益非常可观。针对10月份云南互联网大会的连续关注和报道,也为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作了积极宣传(图2)。

3.关注市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提高城市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必须优化工作流程、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着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原则为人民提供服务,其中就包括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广泛、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关于便民服务的发布量占发布总量的19%,内容大概涉及医疗政策、公共交通、手续办理等方面,通过及时的信息发布简化行政流程,为市民提供便民的服务,增强服务型政府的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市民的强烈归属感。如11月17号在微博开通办理出入境手续的网络窗口,让市民足不出户完成以往繁琐的手续。以及“昆明市出入境管理局开通了‘63357157综合信息服务热线”等等。这些有效传播不仅符合可沟通城市信息传递迅速、高效、透明的内涵同时也是和谐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昆明发布”在微信平台的“市民服务”菜单下设置“我要落户”和“我要驾车”便民服务项目,方便市民进行落户业务和驾照网络化办理,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政府积极进行便民服务,有利于促进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4.广泛征集民意拓宽问政渠道,增强城市管理。

传播革命,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塑造了全新的城市交往形态,其中最突出的是网络化、散点化和脱域化。每个局部甚至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卷入交往之中并成为其中的一个节点,可随时参与交流、发表意见。相比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新媒体无定向性、发散性、开放性传播,政务微传播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定向性、精准性、保密性、便捷性和人性化特点,是政府与市民交流沟通的更好渠道和平台。[8]“昆明发布”主动公开市长热线,群众可以从“昆明发布”#举报平台#窗口举报身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使意见沟通和反映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垃圾环绕黑车当道 呈贡大学城怎一个乱字了得”、“福发路华腾大酒店附近垃圾遍地环境差”等信息皆由网民热线举报并公开发布在微信订阅号,政府重视市民投诉问题并积极反馈解决结果,如呈贡大学城将开展“引摊入市”、鱼翅路烧烤摊被取缔等皆是政府积极作为后的良性结果。新媒体平台还积极公开阮凤斌副市长接听市长热线来电办理情况,高度重视社情民意。

5.传承城市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形成城市归属。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虚拟空间的力量。城市“地点”提供的“场所感”独一无二,它承载个人、集体记忆,倾注着公共或私人的情感。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性景观,这些地点镌刻城市形象,凝聚着市民们的认同。对于“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尤为重要。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在“昆明发布”三个月统计期内共推送的587条微信文章中,涉及昆明城市旅游资源、文化风貌、历史景观的文章就有近100条,占17%的比重。如“《昆明旧时光》出版·携你共寻春城记忆”、“马可波罗眼中昆明这座壮丽大城”、“80年前金碧公园繁华如上海大世界”、“《云南映象》中的鼓你知道几种?”“我是昆明人,我在那里住了一辈子”等文章,不仅传承了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还从风土民情中传达浓厚的民族认同。微信平台“春城昆明”板块设置“昆明风采”、“昆明微视”栏目,通过发布“我们眼中的滇池”1分钟视频征集令,提供神秘大奖等营销方式促使全民参与分享春城吃喝玩乐民俗风情之美。“昆明微视”中已上传的211个作品中,用视频形式展示昆明剪纸艺人、苗族芦笙、宜良烤鸭、摩登粑粑、米轨火车等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的丰富文化遗产,让市民对城市文化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

格尔茨说,文化就是人类编织的意义之网,城市文化的塑造,凝聚力的加强,必得充分实现传统、现实的交流、融合。[9]在政务新媒体平台宣扬城市历史文化,有利于实现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在平衡感中进一步发挥了城市本身的“可沟通”价值。微博充分的发挥了其在议题形成和扩散上的作用,将昆明的民俗文化、旅游、美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外传播。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塑造了昆明旅游城市的美好形象。昆明是联通海陆丝绸之路的要塞,在促使城市新移民和年轻一代的社会化过程中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以及城市传统和历史传承上肩负重任。

结 语

一座世界名城,依照乔尔·科特金的说法,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神圣——具有坚固的精神和道德维系;安全——既能容纳并激发市民的多样化天性又能秩序井然;繁忙——拥有充满活力的商业市场,像一首赞美诗所吟唱的:她笼罩了万物,万物经由她得到传扬。这三个特征,无一不是以沟通交往为前提。城市是关系的网络,网络在沟通中穿梭往来。沟通决定城市。可沟通,是城市的生命和活力。建设可沟通城市,防止重连接轻沟通,有连接无沟通,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城市创新转型的重大目标。关系决定距离,沟通即是实力和活力。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城市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有助于协同创新,才能让民族的精华走向世界。“可沟通”是起点也未来之基点,建设可沟通城市,应是城市创新转型的应有之义。政务微信新媒体要想在可沟通城市建设中发挥效力,还需要在政治沟通、应急预警、微信营销、指尖微政务、媒介联动、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努力。

注释: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Robert F. Park. . Reflections o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f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 (2): 191

[3]陆晔:《城市传播:理论与实践意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Susan J. , D., & Gumpert, G. .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Communicative Cities[J]. Free Speech Yearbook.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09: 65-84

[5]Jeffres (2010): L. Jeffres. The Communicative City: Conceptualizing, Operationalizing, and Policy Making.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10(25)99-110

[6] 孙玮:《传播与城市:关乎人类未来》,《新闻晚报》2013-9-7;B叠02/03-特刊

[7] 王勇:《政务微信的功能及要求》,《试听专论》2014年1月

[8] 蔡雄山:《政务微信成就“指尖上的政民对话”》,[EB/OL].(2013-12-09).http://www.cnii.com.cn/informatization/2013-12/09/content_1267590.htm

[9]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政务新媒体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治理
“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方政务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政务新媒体传播泛娱乐化倾向及应对策略分析
政务微信语体特征探析
浅谈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触点与发展方向
政务新媒体语言及发布策略探究
政务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