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①
——基于重庆市25所学校的实证研究
2016-05-28何兴国赵志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00875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40000
何兴国,赵志群,沈 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00875;.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40000)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①
——基于重庆市25所学校的实证研究
何兴国1,赵志群1,沈军2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2.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400020)
摘要:对重庆市25所中职学校1497名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和问卷调查发现,35.07%的学生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58.65%的学生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6.28%的学生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没有学生达到整体化的设计能力水平,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机制、实习企业甄选机制、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和人文关怀机制、学生专业情感教育机制等。
关键词:职业能力;现状;影响因素
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地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改进、人才选拔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从学校、实习企业、学生个人等三方面,实证分析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变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重庆市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简称“汽修”)2012级在校学生,共计1497人、来自25所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9所、共713人,非国家级重点学校16所、共784人。选择重庆市中职汽修专业的原因在于其是典型的中职教育专业,职业教育特征明显,且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办学规模较大,重庆市中职汽修专业在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上均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1.开放式综合测试题目
开放式综合测试题目是COMET测评的主要工具,试题形式与实际工作任务类似,它来源于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且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研究根据COMET测评方案开发了综合测试题目“发动机水温高排故”。经专家组评价,试题内容效度良好,试题Cronbach a系数为0.914,评分者间信度Finnjust系数为0.839(Finnjust系数0.5以上为及格,0.7以上为良好),试题总体信效度良好。
COMET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由4个水平(从低到高分别为“名义性能力”、“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整体化设计能力”)、8个一级指标(“直观性与展示性”、“功能性”、“使用价值导向”、“经济性”、“生产流程与工作过程导向”、“社会接受度”、“环保性”、“创造性”)和40个评分点构成[1]。评分者根据评分指标要点对学生答案给出40个评分点的分数(0-3分),再根据COMET计分和换算规则[2],计算8个一级指标得分(每个指标满分30分)、职业能力得分(满分90分),并换算相应的职业能力水平(见图1)。
图1 职业能力水平与评价指标[3]
2.背景问卷
为进一步分析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COMET背景问卷进行了修订,主要调查了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情况。
能力测评和背景问卷调查工作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在2014年6月统一组织实施。共计1497名学生参与职业能力测评,回收有效问卷1108份。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ε
其中Y代表中职学生职业能力,X1至X6分别代表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变量,ε代表随机误差项。各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变量的定义与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研究结果
(一)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1497名参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得分总体分布情况见图2,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总体偏低,50.03%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得分处于18 到27分之间,得分最高为42.4分,最低为0分,平均19.96分,只有5人达到或超过40分。
8个一级指标各平均得分情况见图3,从中可以看出各指标总体分数偏低,体现功能性能力的直观性与展示性、功能性,以及过程性能力的使用价值导向、工作过程和企业流程导向等指标得分相对较高,而体现过程性能力的经济性,以及整体化的设计能力的环保性、社会接受度、创造性等指标得分相对较低。这说明学生功能性能力方面表现要好于过程性能力和整体化的设计能力,工作任务的解决更注重从功能性上满足顾客的需求,而较少考虑任务涉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整体化的设计能力还较弱。这也充分印证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重视岗位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轻视社会、经济、环境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参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整体分布情况如下,有525人(35.07%)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878人(58.65%)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94人(6.28%)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没有学生达到整体化的设计能力水平。35.07%的学生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亦即这部分学生属于风险人群,仅具备表面的、概念性的职业知识,还不足以引导职业行动。58.65%的学生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亦即具备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还不能有效地与工作任务情境相联系。6.28%的学生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亦即能够将工作任务与企业生产流程和情境相联系,考虑到顾客导向和经济性,具备了职业质量意识。没有学生达到整体化的设计能力水平,亦即还不能考虑企业和社会大系统的多样化要求,整体化地设计性地完成工作任务。总体而言,参评学生职业能力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统计分析表明,国家级和非国家级重点学校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分布存在显著差异(x2=31.569,P=0.000),国家级重点学校达到功能性能力和过程性能力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1.01%、9.26%,显著高于非国家级重点学校的56.51%、3.57%。同时在外资合资与非外资合资企业实习的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分布存在显著差异(x2=14.829,P=0.001),在外资合资企业实习的学生职业能力水平达到功能性能力和过程性能力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1.78%、10.06%,高于非外资合资企业实习学生的57.90%、4.96%。
图2 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总体分布情况图
图2 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总体分布情况图
(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职业能力为因变量,依次组合选择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作为自变量,建立了5个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以考查各变量对职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各模型均通过了F检验,回归方程有效(见表2)。
表2:学生职业能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学校重点级别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比非国家级重点学校学生,国家级重点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得分高出0.117分。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实习企业类型和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比非外资合资企业学生,在外资合资企业实习的学生职业能力得分高出0.063分;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每提高一个单位,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提高0.091分。
从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和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职业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每提高一个单位,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提高0.105分;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每提高一个单位,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提高0.096分。从模型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专业承诺对其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专业承诺每提高一个单位,学生职业能力得分提高0.176分。为了考察所有研究变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作用,构建了模型5,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学校重点级别、实习企业类型、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专业承诺等对学生职业能力仍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力较稳定,而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未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总体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职业能力测评结果表明,35.07%的学生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58.65%的学生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只有6.28%的学生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且没有学生达到整体化的设计能力水平;在8个一级指标中体现过程性和整体化设计能力的经济性、环境性、社会接受度、创造性等得分都不高,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调查表明,这与中职学校教学改革起步较晚有关,如国家2011年才启动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二)学校重点级别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重点学校学生职业能力显著高于非国家级重点学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其原因在于,国家级重点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资源投入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基础和条件较好、学生生源素质较好,具有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职业能力是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表现,学校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已经为许多研究证实,如PISA2006测试结果表明,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学生科学素质30%左右的差异可以由学校因素来解释[4],本研究以学校重点级别为代理变量进一步证实了学校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职业能力)的影响。
(三)实习企业类型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外资合资企业实习的学生职业能力显著高于在非外资合资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原因在于,汽修专业学生所实习的汽车行业中,相对国企和民企而言,外资合资企业在制造技术、管理规范、员工培训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可能为实习学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指导。本研究结论也提示了选择实习企业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应积极与行业内领先的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授受先进技术和规范培训的机会,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
(四)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及人文关怀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实习企业员工为学生工作任务所提供的讲解、示范、答疑等指导行为越多,越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成长。
研究结果表明,实习企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稳定的显著正向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实习企业对实习生的言语方式、行为举止、生活关注与关心程度等将极大地影响学生角色转变和企业融入,而不同角色和融入程度(如局外人、边缘性的参与者、准员工)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进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发展。
(五)学生专业承诺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专业承诺对职业能力具有稳定的显著正向影响,且在所有研究变量中影响力最大。学生专业承诺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以及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已有研究表明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职业成熟度、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向影响,Rauner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学生专业承诺与职业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本研究结论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也进一步提示职业学校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积极建立健全学生专业情感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对专业以及职业的兴趣、认同和承诺。
(六)实习工作任务复杂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具有一定影响
在工作任务中学习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Rauner等学者认为真实情境中的工作任务,往往面临着技术、经济、社会等问题,在真实的复杂的任务中学习,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能力[6]。舍恩也提出,专业实践者面对的工作任务很少那么直截了当,反而错综复杂,有时可能没有“正确答案”,应聚焦于提升实践者“行动中反映”的能力[7]。本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任务复杂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不具备稳定的显著性影响,其作用发挥可能要受学生专业承诺与投入、学习基础等影响。
根据以上结论,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本研究建议,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机制,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层次;建立健全实习企业甄选机制,积极派送学生到行业领先企业实习;加强与实习企业的合作沟通,建立健全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和人文关怀机制;建立健全学生专业情感教育机制,积极培养学生对专业以及职业的兴趣、认同与承诺。总体而言,学生职业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实习企业相关因素以及学生专业承诺和学校重点级别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作用。由于研究条件所限,研究样本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有一些重要因素如教师职业能力、学生智力、学习基础等未能纳入研究范畴,这也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2][6][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M].赵志群,吉利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114-118、172-174.
[3][5]Fexlix Rauner,Lars Heineman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in TVET(COMET)[M]. Springer,2013:48-49、122-123.
[4]OECD. PISA2006 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 (Vol.1)[M]. Paris:OECD,2007:244-246.
[7][美]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M].郝彩虹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5.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徐治中)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Xingguo1,ZHAO Zhiqun1,SHEN Jun2
(1.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2.Chongqing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stitute,Chongqing 400020)
Abstract:Through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valu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497 students from 25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ongqing city,we find that 35.07% of the students reach the nominal competence level,58.65% of students reach the functional competence level,6.28% of students reach the procession competence level,none reaches holistic shaping competence level,and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re still fairly low overal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school key grade,enterprise type,enterprise professional guidance and humanistic care to students,students’professional commitmen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we suggest to further establish and improve mechanisms of school key construction of investment,practice enterprise selection,professional guidance and humanistic care mechanism,and students’professional emotion educati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mpetence;present situation;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1-0097-05
基金项目:①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13JZD047);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改革项目“职业院校教学过程质量保障研究与实践”(jg2013337)。
作者简介:何兴国(1980-),男,湖北荆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赵志群(1966-),男,山西阳泉人,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沈军(1968-),男,重庆人,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