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微课程体系建构探究
2016-05-26叶婷普映山
叶婷 普映山
摘 要: 现阶段微课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在高等教育领域备受推崇,微课资源的数目越来越庞大。但这些资源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尚未专题化、系统化,这势必阻碍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针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建构微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在“以用促建,应用引领”理念的指导下,搭建与该体系配套的应用网络平台必不可少。体系和平台双剑合璧,对学科的建设、专业的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
关键词: 微课程体系 应用网络平台 学生中心
一、研究背景综述
梁乐明等学者通过对国内外微课程概念发展的梳理及对比教育中已有的“微”概念,如微型课程(micro-lesson)、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等,进一步深化了微课程(mirco-lecture)的概念,总结了微课程的特点。
本文中涉及的微课程概念正是以上述研究为基础,但又略有不同。首先,笔者认为的微课程其对应的英文表达应该是micro-course,和梁乐明等学者所说的微课程(mirco-lecture)一样也是一种独立的、集中主题的微型学习资源,可整合于正式的课堂学习,也可整合于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可在计算机或手持移动终端运行。微课程体系由若干门微课程组成,既可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使有限的课堂无限扩展,又可用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翻转课堂。其次,微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micro-video),辅之以其他的多媒体内容,如文本、音频等,每一门微课程都是由若干个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的微课(micro-lecture)组成。再次,作为微课程的组成元素,每个微课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除了微视频这一核心组成部分外,还应包括其他配套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以保证资源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服务。最后,微课程是半结构化的,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教师依托微课应用网络平台及时跟踪学生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修改更新微课内容。
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笔者发现以高校微课为内容的文献大都大而化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微课建设的总体现状,高校教师在微课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微课建设的对策,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应用前景。不可否认,这类大而化之的研究确实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但高校学科门类众多、专业设置各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微课建设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随着各级各类微课大赛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教育界掀起微课热潮。微课大赛固然有助于微课的推广,但以比赛为目的征集而来的微课作品涉及的课程门类众多、微课类型五花八门、微课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且在比赛结束之后这些微课作品的利用率较低。如此一来,这些微课作品很难形成体系。
二、高校英语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体系的构成单位是微课程,为使英语专业的微课程体系得以建构,首先得建设好专业内各门课程的微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本专业教研室组织研读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同时综合考虑各门课程的特点特色,筛选出重点课程优先建设精品微课程资源,再由具体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定夺哪些内容应该录制成微教学视频。
各高校英语专业在具体实施微课程体系建设时可采取以下途径:(1)在本专业内部开展微课教学大赛,征集优秀微课作品,以赛促建。该形式有利于微课在校内的推广普及,激励广大教师深入钻研。(2)对本专业原有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改造。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建有基础英语精品课程、高级英语精品课程,英语听力精优课程等。这种做法既能确保资源内容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学情,又能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拿来主义”,广泛搜罗各大微课网站上相似的微课资源再筛选。这种做法能够确保每条微课教学视频的质量,不论是视频的内容还是制作技术,都不需要做过多的调整。但毕竟这些视频出自不同人之手,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即便将其他按照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也很难保证其连贯性。(4)组建团队自主开发符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学情的微课资源。这种做法虽然耗时费力,但灵活性强,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由于任课教师就是微课视频的作者,一方面能够保证微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使微课真正起到辅助课堂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形成与微视频配套的微评价、微反思等。
微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针对现行课程设置中已有的课程,还可以开发一些全新的微课程资源,解决一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兼顾的问题。例如可以开发应试型微课程,帮助本专业学生复习备考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不需要另外安排教室、教师和时间集中授课就能很好地为学生复习备考指点迷津。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持移动终端随时在寝室、图书馆或自习室,选择自己的薄弱环节观看视频。
另外,也可以开发一系列素质拓展型微课程,帮助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我院英语专业现开设有外贸函电、外贸英语洽谈、国际商务单证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提及甚至援引国际惯例,比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受教学大纲、教材和课时的限制,这些国际惯例虽然与日后从事的外贸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但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一一详细讲解,这时可以考虑将对各个国际惯例的解读制作成一系列微课专题,供将来打算从事外贸类工作的学生扩展学习。类似的,围绕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可以开设一个微课专题。
三、微课程体系应用网络平台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微课资源普遍存在建多用少的情况,微课资源的应用有赖于微课应用网络平台的建设。因此,高校英语专业在组织建构微课程体系的同时,应配套建设与之对应的网络平台供本专业学生使用。借鉴国内外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经验,例如可汗学院(Khan Academy),TED-Ed,中国微课网等,笔者对高校英语专业微课程应用网络平台的建设提出如下设想:
该平台的用户为本校本专业教师和全体在校生,本专业教师和全体在校生可以使用工号或学号注册登入该平台。
登入平台首页要看到本专业微课程体系结构图,该结构图以专业内的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依据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可将专业内的微课程分为四大类: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应试培训课和素质拓展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按照开课学期排列并在课程名称后面注明开课学期。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英语、语法、语音、阅读、写作、高级英语、笔译等。按照课程设置,有些课程不止上一个学期,比如大一一整个学年都要学习英语语法,遇到这种情况,可在英语语法这一枝上再分“大一(上)”和“大一(下)”两个小枝。专业选修课包括:经贸英语翻译、外贸英语洽谈、英美诗歌鉴赏等。应试培训课包括:专业四级培训、专业八级培训、大学英语四六级培训等。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假如出国留学和/或考研的学生比较多,还可以开设雅思、托福培训和/或考研英语培训。素质拓展课包括:国际惯例解读微课程、外贸单证制作微课程、经贸合同写作微课程、国际商务谈判微课程等。
从微课程体系结构图中点击进入某一门具体微课程后,要有该课程的“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可以根据该课程所用教材的章节目录和各章节重难点并结合实际课堂教学的课时安排来绘制,帮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及跟踪记录学习进程。
由知识地图进入本课程各个章节内知识点的学习,即观看讲解具体某个知识点的微教学视频和完成相应的微练习。在平台建设阶段,所有课程的微教学视频由平台管理员统一上传。待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授课教师可以上传新的微教学视频或修改、撤换旧视频,学生登入平台后可以下载所有的微教学视频。在设计网站时,为每个微课教学视频设置专门的问答区和讨论区。问答区用以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向授课教师提问。讨论区用学生在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区内可以设置不同的房间,类似QQ游戏的房间,学生可以线下约定一个时间,登入讨论区房间,观看同一个视频并进行讨论。
平台应帮助每个登入平台的学生记录学习进程,将该进程显示在每门课程的知识地图和整个微课程体系图上。例如学生观看完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中的《提纲》微教学视频并通过相应的微练习测试后,在该课程的知识地图上“提纲”这一条目则显示为绿色。如果学生只是看完了视频但并没有完成练习或是练习成绩不及格,则在知识地图上将这一条目显示为红色。在学生从开始学习某个微课程到结束该课程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微课程体系结构图上对应的该课程的条目颜色可以由浅至深变化。颜色越深表示该门课程的学习进度越快,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平台管理员要给予授课教师查看每位学生该课程知识地图的权限,帮助教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额定的学习任务。比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定要在课下观看微教学视频并完成作业,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学习、探讨和总结,否则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无法开展下去。为确保该模式能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依靠平台有效监管学生的课下学习。
平台首页还应有练习区,链接一个大题库,练习区可以按照英语的各项技能划分:语法区、听力区、口语区、阅读区、笔译区、口译区和写作区,学生可以就自身的薄弱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平台首页还应有教师专区,该区域只对教师开放,旨在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建构微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
在高校,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建构微课程体系意义重大。从高校的角度来说,这有利于本校该学科或专业的建设。微课程体系既是学校的知识资产,又是教师的教学资源库和学生的学习资源库。从教学角度看,这有利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使有限的课堂无限延伸;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实践翻转课堂,同时也可以弥补单个微课的缺陷。单个的微课以知识点为单位加上受时长的限制,不能涵盖学生所学内容的全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感受。将微课资源建成体系后,通过应用网络平台上提供的微课程体系结构图和各门微课程的知识地图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从教师的角度说,这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参与微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新的教育技术,同时使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从学生的角度说,这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微课程体系应用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什么、在什么时候学及在哪里学。通过学习进程记录这项功能,使每位学生的知识地图都与众不同,在记录学习进程的同时,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虚拟奖励。比如给同一门课程中进度快的学生授予勋章,给同一条微教学视频中微练习成绩好的学生授予勋章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
五、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微课程体系及其应用网络平台的建设要以一线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为主导,以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组成的技术团队为支撑,以行政、教务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为后盾,三方协同共建。在建构微课程体系和建设其应用网络平台时,以学生为中心。英语专业建成微课程体系及其应用网络平台对本专业的发展、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智敏.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8).
[2]戴朝晖.MOOC热点研究问题探析——全国首届MOOC时代高等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1):73-78.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5]许亚莉.对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7-30.
[6]叶小娇,李检舟,郑辅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平台的构建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4):70-74.
基金项目:1.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专业”(GD2013104);2.广东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语学科专项”(GD15WZ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