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平衡构建

2016-05-26李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生态大学英语

李霞

【摘 要】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扩展延伸。然而,移动学习应用的增加使传统的教学目标、模式、教材、课程等因子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进行研究,希望藉此发现移动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从而提出若干相关建议,最终构建和谐高效、师生共生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移动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 课堂生态

本项目为榆林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JG1505。

引言

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 作为知识媒体的一种,移动网络为手机等移动设备,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知识存储和传播能力的媒体工具。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数字化”和“移动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支持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学习模式。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认为,大学外语课堂就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然而,移动学习应用的增加使传统的教学目标、模式、教材、课程等因子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提高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创建理想的移动学习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课题。

移动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

生态学(Ecology )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科学。“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于1932年提出的“课堂生态”。这一学科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生态因子共同构成。这几种生态因子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磨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更加强调和重视教师、学生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各课堂要素之间的互动, 任何一种关系处理得好,将有助于另一些关系的发展,达到系统内各种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生态主体是指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教师和学生,但是课堂生态环境的成分,主要包括课前生成的环境,如教室的自然物理环境、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师生信息素养、教材和网络多媒体环境等;课中生成的环境,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对课堂环境的情感态度等;课后生成的环境,如班级学习风气、课堂教学规章制度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致使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发生显著变化,当它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时,传统的信息媒介(即教材)被改造得更加丰富多样和立体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传统的英语课堂生态迅速被打破,并被带离到一个师生都比较陌生的状态,系统内部各种关系和生态因子的各自功能出现失调,生态因素中的部分生态位出现重叠。

首先是和教材的生态位重叠。网络因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快捷的传输能力而独具优势。移动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信息传输通道,而且本身也是功能强大的信息载体,在信息承载和传输速度上都大大优于纸质教材,因此传统纸质教材的位置和功能被严重挤占,致使教材和移动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失谐。有些教师和学生一直把教材当成唯一的媒介,习惯于照本宣科,移动学习则无法达成。

其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移动网络容易造成师生生态位的变化。不管是教师需要教学素材也好,还是学生需要完成一篇作文也好,他们往往会直接到网络上搜索,这种现象大大削弱了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网络教学被采用以后,教师的功能遭到削弱,地位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移动技术与教师的生态位重叠抬高了学的重要性,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师生的传统角色等都因为竞争排斥的原因被迫发生生态位分离,各生态因子的角色功能都在发生改变。

再次,移动技术还挤占了师生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虽然移动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拓宽了知识传输的通道,但同时也导致师生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给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师生关系的融洽度也可能受到影响,最终致使课堂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状况。加之受中国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习惯于沉默,习惯于听课,不同教师个体和不同学生个体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在课堂教学中调整课堂角色,学生也没能及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教与学行为,形成了积极支持并投入教学改革的一端和消极抵抗变革并且投入不足的一端,两端人员互相影响和牵制,阻碍了课堂生态的平衡。这也是一种生态位重叠。

移动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优化

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而言,从生态的视角看,课堂从本质上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课堂教学就是生态系统通过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交互而实现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要重构信息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就必须从生态的视角认识课堂的生态性,主动发现课堂生态系统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课堂生态系统之所以出现失调和失衡的原因来予以解决。在构建生态外语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创造条件,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英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当学生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遇到词汇、语法、句子理解和背景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就可以利用移动工具及时上网查询,不但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更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果。新的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也必须以是否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重要考量之一。其他生态因子也是如此,一定要把握好度和量的问题,如,上网学习时间要适量,网络资源要适量,课堂活动要适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适度等。一般来说,走向极端的度和量都会将这个生态因子演变为限制因子,导致系统中的某种失调或失衡。

另外,教师应该利用移动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功能,通过给学生布置网络课业、通过利用群发软件提醒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发送学习资源的链接网站和测试题目,答疑学生的网络提问、查看学生网上学习记录、批改学生网络作业等教学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有效的移动学习模式。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恰当时机要求学生用短信的方式进行学习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步调、教学方法。这种私下的交流活动既可以避免传统课堂中的学生不敢问老师问题的局面,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从而使得教学更加有效。

移动技术并不是万能的钥匙,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教师酌情合理适量使用,要在学生发展最适区使用,不要超过他们的耐受限度,否则就会导致生态关系的失谐和课堂生态局部失衡。在生态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获取养料,拓展自身职业发展的空间。当教师得到更好发展时,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这种良性循环就构成了良好的课堂生态。

结束语

移动技术辅助语言学习在扩展学生学习时间、丰富学习交互、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移动学习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后,给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带来了强烈的扰动,造成课堂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构成比重失调、交互关系失谐以及系统自组织功能减弱,影响了课堂的生产力。重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必须坚持生态性、系统性、人本性和有效性原则。外语教学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运用移动技术将课内与课外相连通,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力;并采取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最终创建和谐高效、师生共生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第44页。

[2]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科学出版社,2008,第8-10页。

[3]王晓莉:《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趋势》,《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8期,第41-43页。

[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外语系 陕西榆林

猜你喜欢

课堂生态大学英语
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研究
共生与和谐: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研究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课堂生态的内涵、功能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