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特征
2016-05-26张波
张波
【摘 要】高校是当前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立足于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发展模式的多元性等方面的问题,阐发高校在研究国学的同时,积极推广国学教育,有助于在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学教育 课程设置 发展模式
面对当前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国学日益成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补救社会某些弊端,增强民族自信心,促使人民过上更高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必要。在当前高校,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形成高校国学教育运动。高校也以其优裕的师资、丰富的藏书及其良好的教育环境应然成为推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拟立足于国学本身特点,结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提供以下拙见。
国学教育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1.国学教育的普适性
就国学名称的演变而言,道咸以来,欧风东渐,西方的学术统称为“西学”,与之相对的我国固有学术被称之为“中学”;光绪中叶,因西学风靡,我国固有学术式微,国内学者群起而保之,遂有“国粹”之名;继后,章太炎又改“国粹”为“国故”,然而是时“国故学”仍限于文献,含义窄狭,“国学”之名应运而生。[1]可见,从国学之名的产生看,乃指我国的固有学术。这种看法被曹聚仁、谭正璧、张岱年等诸多学者所采用。在对“固有学术”的认识上,近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换言之,即对国学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无论差异多大,学界对国学“文以载道”的特征无不认同,即认为通过固有典籍传达中华民族固有的思想和精神。就此而言,国学教育存在典籍的普适性和精神的普适性。
(1)典籍的普适性
国学典籍在近代之前存在《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要略训》《七略》《汉书·艺文志》《中经簿》《七志》《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多种分类方法,近代以来也存在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陈钟凡、马瀛、谭正璧、蒋梅笙、张振镛、刘兆祐等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涉及作为国学典籍的阅读范围和作为国学教育的专业方向。从基本典籍看,国学涵涉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具有普适性。通过对各类国学典籍的研读和教学,不仅可以了解每一时代学术发展的特点、学术成果、学术风尚、学术流变等,也有利于今天整理先哲遗产,进行科学分类,传承国学。
(2)精神的普适性
国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思想结晶的展现,蕴含着国学教育的根本是阐发国学的思想和精神,即“国魂”。因此,以国学之魂培养学生是高校国学教育的共同宗旨和目标。
何谓国学精神?一些学者认为主要是儒学的人文精神等,甚至将和而不同、一分为三等智慧也视为国学精神看待。这有一定的合理处,亦存在商榷处。今天谈国学精神,并没有离开国学作为固有学术文化的语境,首先标举的仍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道德操守、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的民族精神。冯友兰曾将民族精神称之为“道统”“国风”,认为“在过去我们在这种国风里生存,在将来我们还要在这种国风里得救”。[2]冯先生所论不无道理,即从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层面上来谈及,这是国学教育最应该突出的普适内容。
如何展现民族精神?钱穆认为“历史与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而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我们要把握这民族的生命,要把握这文化的生命,就得要在它的历史上去下工夫”。[3]钱先生从历史和文化入手认识民族生命、文化生命确是较好的途径。通过国学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尊重本民族固有文化,更要培育其民族意识,坚定其民族自信心,解决我国国力增长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是国学精神最大普适性所在。
2.国学教育的特殊性
(1)师资的特殊性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国学教育正常进行的保障。国学师资应具有较高水平,展现出不同于一般专科师资的特点。具体而言,国学教育师资的特殊性典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国学师资应有别于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国学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学习通识教育观念,而且要树立国学作为学科的认同观念,并有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观念。“国学”自产生时就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已立足于或类似于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今天的国学教育与过去相较,国势衰落时侧重“保国”,国势强盛时侧重“安民”。安民需要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即对“国”之“体”的认同。据此,国学教育的师资首先具有这种教育观念。其次,国学师资队伍需要长期培育。当前师资往往来自中国哲学、历史等各学科,故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和个人知识结构的影响,其认识和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许多高校形成了边教育边培育师资的特殊现象。
(2)文化传承的特殊性
国学在文化传承上的特殊性,最典型的方面有两点:其一,由于我国高校较为分散,且身处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凸显地域人文精神的重要宝藏,最能展现地方文化的特点、文化传承、审美情趣等。因此,在地方高校的国学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在多方面展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其二,我国高校往往具有各自的文化传承,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更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传承谱系。因此,高校在发展国学教育时应当注意开展适合自身实际和体现自身特色的国学研究和教育,揭示其蕴含的人文精神,重塑师生精神理念。
课程设置的通识性与专业性
1.通识课的设置
在国学通识课的设置上,如前文所述国学存在学科门目分类方法的不同,虽然自《四库全书》以后,经、史、子、集的四分法成为学界普遍采用的模式,然而这和现在学科分类存在诸多隔阂。我们认为在处理学科分类时应兼顾古今、新旧的模式。谭正璧先生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虽采用通行的四分法……以‘史次于‘子后,‘集部则改成‘文学”。即形成了经、子、史、文学四科。虽然这种新旧兼用的方法,谭氏也认为“本来不甚妥当”,“但文学如用旧法分目,那么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无从叙述。为了便宜,也只好贻人口舌了”。[4]即便如此,将“集部”改成“文学”,仍存在“不甚妥当”,我们认为应借鉴《隋书·经籍志》将佛道经籍附置于四部之后,即将佛道典籍在常见的四部分类子部中别离出来,另置“宗教”一门,即成为经、史、子、文学、宗教五门,并按这一分类遴选适合教育的典籍。总体而言,在课程设置时,不仅突出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又强调阅读的侧重,即在低年级侧重于导读课,高年级侧重研读课。
在经学科中,不仅开设经学史课,而且设置《论语》《孝经》《尔雅》《尚书》《诗经》《春秋》等经典的导读课或研读课;在史学科中,不仅开设史部要籍的概论课,而且设置《史记》《汉书》等个别史书的导读课或研读课;在子学科中,设置《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导读课或研读课;在文学科中,设置古代文学史、作家作品类等导读课或研读课;在宗教学科中,设置宗教史论课和三教重要典籍导读课或研读课。
2.专业课的设置
在进入高年级后,由于国学内容的广泛性,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即选择上述经、史、子、文学、宗教五门中一门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并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主攻课程。专业课侧重于研读课。诸如,在经学方向设置《孟子》《周易》《中庸》《礼记》等研读课;史学方向设置《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研读课;子学方向设置老庄哲学、韩非子哲学、宋明理学等研读课;文学方向设置《文选》《楚辞》《元曲选》等研读课;宗教学方向设置《心经》《金刚经》等经典的研读课。
3.选修课的设置
选修课一部分来自专业课。在专业课设置时分为必选和自选两个方面:必选为本专业的学生除本专业课外,在其他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中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自选课应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师科研领域有针对性设置。自选课旨在鼓励教师深化本专业的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上述课程设置,首先侧重通识课的设置和原典的阅读。通识课是启迪学生国学智慧的指南,而专业课与选修课除了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外,也深化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和体贴。
发展模式的多元性
在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实践中,发展模式具有多元性。一般而言,主要有三类:
1.国学院、书院、精英班(实验班)
当前一些高校设置了国学院、书院、精英班,这是在高校体制内推行国学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模式。这类国学教育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受到学校内部积极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国学院、书院、精英班的设置往往受到学校有关领导或政策的支持,受到外界某种保障,否则难以深入发展。二是从课程设置上看,因校内阻力较小,在课程建设上较为自主,制定了适合本校情况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国学教育模式中,国学院、书院或精英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精神,甚至有学校以此为基地形成了学派,成为引领一方的国学教育阵地。
2.现有高校体制下开发的国学课程
在现有高校教育体制下,开发一些国学课程弥补无法在本校深度开展国学教育的不足。相对于前一类国学教育模式,这类教育模式在当前高校更为普遍。这类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受制于校内较为僵化的教育体系,无法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刀阔斧地开展国学教育,只能在学校常规的教学下渗入国学教育。另一方面,这类高校也往往缺少国内外较高的层次师资和研究资源,因此很难开设大而全的国学研究和教学。综观这类国学课程的开设,除了一些分散在文史哲院系内的专业课外,更多采取校内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这类模式是当前国学教育中的主要阵地。
3.读书会或国学论坛
当前高校文史哲方面的读书会或论坛已经成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深受师生的欢迎。相较于前两类,这类国学教育与传播模式往往具有自发性,而且不仅没受到现有教育体制约束,反而会得到某种支持,可以看作前两类国学教育的有益补充。
结 论
上述教育模式展现了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特点,在现实各类模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相互兼容的。为了更好地推行高校国学教育及其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式下,尤其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国学研究需要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特色,并将其服务于国学教育。即在传统哲学、历史、古典文学、古文字学、古代教育等学科实现交叉融合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助于形成国学教育的特色,并能迅速转化为教学资源。二是传承国学教育的精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学教育中,存在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马瀛:《国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第2-3页。
[2]冯友兰:《新事论》,三松堂全集第4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第324页。
[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9册,联经出版社,1993,第122页。
[4]谭正璧:《国学概论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第12页。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 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