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Ⅲ号丸治疗老年性痴呆43例疗效观察

2016-05-26孙木华朱崇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中风标准

孙木华 朱崇霞 姜 斌 范 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157000)



中风Ⅲ号丸治疗老年性痴呆43例疗效观察

孙木华朱崇霞姜斌范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157000)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亦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能力、感觉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运动能力等受损,以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老年性痴呆症在我国患病率为2%~5%,目前每年新增发病率约1%,高龄老人可达10%~20%[1]。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可有效地提高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观察本院自制中成药中风Ⅲ号丸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科86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56~83岁,平均(68.32±6.04)岁;病程10~76个月,平均(34.53±12.26)个月。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54~79岁,平均(66.67±5.88)岁;病程8~74个月,平均(32.80±10.85)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2]。西医诊断参照NINCDS-ADRDA标准[3],即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制订的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标准,痴呆程度判定标准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晚睡前服用5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制剂室自制中风Ⅲ号丸(组方:鹿角胶、龟板胶、麝香、人参、三七、胆南星、制首乌、红花、地龙、琥珀、朱砂、益智仁、郁金),10 g口服,3次/d。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抗痴呆和促智药,对于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患者均进行积极有效地控制(一级、二级预防)。临床观察前停用或逐渐撤退能改善脑代谢的药物2周以上。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判断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5]标准拟定。临床控制:主要症状基本恢复,神志清楚,定向健全,回答问题正确,反应灵敏,生活自理,能进行一般社会活动;显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恢复正常,定向基本健全,回答基本切题,反应一般,生活可以自理;有效:主要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恢复正常,回答基本切题,生活基本自理,但反应仍迟钝,智力和人格仍有部分障碍;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加重。西医疗效评定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修正表(MMSE)[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7]。

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ADAS-Cog评分比较(分,

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MMSE、ADAS-cog、ADL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讨论

老年性痴呆属于中医学“呆证”“郁证”等范畴。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亏虚、脑髓不足、脑失所养是老年痴呆的发病基础。老年人大多有肾精亏虚与五脏虚衰,在此基础上,还将逐渐产生气滞、血瘀、痰浊等实滞,从而成为老年性痴呆发生的直接因素。人到老年,五脏皆虚,尤其是肝肾亏损,精血不足,髓海空虚,神明失用,即发本病[8]。中风Ⅲ号丸方中鹿角胶、龟板胶具有补髓填精、益肾荣脑的功效,西医学研究发现,鹿角胶、龟板胶可改善微循环,防止脑组织缺血、萎缩,对各类老年性痴呆所致的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言语迟缓、脑萎缩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9]。红花、地龙、三七活血养血,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灌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人参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研究表明,人参具有中枢拟胆碱活性和儿茶酚胺活性,能增强胆碱系统功能,增加Ach的合成和释放,同时提高中枢M胆碱受体密度。人参对脑血流量和脑能量代谢亦有明显的影响。胆南星、郁金化痰开窍、行气解郁、醒脑安神;琥珀、朱砂镇惊安神;麝香开窍醒神;益智仁暖肾固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活血通络、化痰开窍、补肾填髓、益智健脑之功。临床用于老年性痴呆可获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徐颂华.老年痴呆症研究现状[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2):87-88.

[2]傅仁杰.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J].中医杂志,1991(2):56.

[3]许贤豪.神经免疫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7-333.

[4]Hughes CP,Berg L,Danziger WL,et al.A new clinical scale for the staging of dementia[J].Br J Psychiatry,1982,140(6):566-57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6-209.

[6]Folstein MF,Folstein SE,McHugh PR.“Mini-mental state”: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J].JPsychiatr Res,1975,12(3):189-198.

[7]田金洲.血管性痴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6-389.

[8]陈卫兵.老年杂症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1.

[9]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中风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