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研究*
2016-05-25佟光霁胡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佟光霁,胡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研究*
佟光霁,胡杰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摘要:农户兼业类型经历由纯农户向一兼农户、一兼农户向二兼农户、二兼农户向非农户转变的动态转化过程,加快农户兼业类型转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有重要作用。家庭特征因素是影响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重要因素,基于辽宁双台子村的实证数据,建立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教育、技能、负担、农机、耕地等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兼业类型转化,占有农业机械和农业收入因素抑制兼业类型转化,经营耕地面积会促进兼业类型转化但影响不大,家庭劳动力数、担任村干部和家庭负担对兼业类型转化影响不显著。建议相关政策制定时应考虑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重视农业专业户的培养等。
关键词:农户兼业;家庭特征;转化;Logistic回归模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家庭非农业收入占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参与率逐渐增加,农户兼业经营现象普遍。学者对于农户兼业经营的研究,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理论到实证的逐步深化与细化过程。理论研究表明,兼业是农户考虑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家庭内部有效分工后形成的均衡状态,是农户的理性选择(向国成,2005)。从动态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经营状态会由纯农户向第一类兼业农户转变,第一类兼业农户会向第二类兼业农户转变。当具有足够人力和物质资本后,第二类兼业农户会转向纯非农户,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且这个转化过程不可逆(高强,2000)。
21世纪以来,学者着重分析农户兼业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不同样本,采取不同研究手段,从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结论。王平(2012)认为农户兼业的影响因素有区位因素、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农户的农业经营方式;张晓莉(2014)认为影响农户兼业的因素有户主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包括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句芳(2008)分析兼业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户均劳动力数量、年龄、受教育年限、负担儿童数和机械化程度;梁义成(2010)提出农户非农就业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有人力资本因素、自然因素、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一类特定因素对农户兼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陈浩(2013)从农户人力资本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兼业行为及离农的影响,得出家庭平均人力资本差距的缩小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农户兼业水平、促进农户离农具有积极意义;从非农职业因素角度分析其对兼业结构的影响,指出非农职业的层次和风险对于农户兼业行为的演变及离农具有显著影响;陆文聪(2011)从家庭内部分工的性别差异角度分析兼业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周波(2011)分析农业生产特征、家庭特征、农业政策等农业内部因素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指出农户非农就业与农业内部收益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总体来看,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众多,各因素对兼业行为的影响逐渐明晰。当外部环境无明显差异时,处于相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农户仍存在不同兼业类型、处于不同兼业阶段的原因,是家庭内部特征不同导致农户不同的兼业决策,研究家庭内部特征对农户兼业选择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往研究中,多数是对农户是否兼业的静态分析,从动态上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及演变特征的研究并不多。兼业类型转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彻底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户家庭内部特征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具体影响和在相同社会经济环境中农户选择不同兼业类型的原因,找出促进农户兼业分化的根本因素,以期对兼业农户增收提供参考。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来源
(一)理论模型
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兼业类型的转化。根据农户收入构成,将农户类型分为纯农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和非农户四类作为应变量Y,分别赋值1、2、3、4,随农户兼业层次逐渐深入,离农倾向越来越明显。应变量Y有J=4个类别,令第j(j=1, 2, 3, 4)类的概率分别为{π1,π2,π3,π4},并满足。自变量记为Xk(k=1,⋅⋅⋅,p),αj与βjk分别表示第j类的常数项与解释变量参数,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表示为:
该等式以最后一类(J=4)为基线,每个反应类别j与基线类别J间建立回归模型,最终预测一个分类变量每一类所发生的概率。
(二)变量设定
本文将家庭特征设定为家庭劳动力数、成员最高受教育年限、家庭拥有技能人口数、担任村干部数、家庭抚养和赡养负担、是否拥有小型农业机械、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总收入八个变量,各变量的影响效应预期如表1。
在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较多的农户,部分劳动力即可完成农业生产,家庭内部存在剩余劳动力参与非农经营的可能,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效应预期为正;家庭成员的最高受教育年限、拥有技能人口数、家庭担任村干部数这些反映家庭人力资本的因素预期与兼业类型的转化呈正向相关,较高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农户胜任非农领域工作,促进农户兼业类型深化及尽快离农;家庭中是否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或儿童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效应很难预期,家庭可能因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或儿童而无法外出从事非农业经营,也可能由于经济负担较重而需兼业经营以增加收入,或家里老人能帮忙经营农业和照顾儿童,有利于年轻成员经营非农产业;家里拥有小型农业机械数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效应也难预期,较高机械化水平可能会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节省农业经营时间,促进农户从事非农业,也可能体现为农户对农业投入较多,更重视农业经营,减少非农劳动时间;家庭经营的耕地规模、农业总收入数量越大,说明经营农业占据农户的时间与精力越多,农业收入满足农户经济需要的可能性越大,预期对兼业类型转化存在抑制作用。
表1 家庭特征变量说明及影响效应预期
(三)数据来源
为减少自然与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将调查对象设定在一个行政村范围内,考查村域农户兼业的差异情况。选择辽宁法库县双台子村作为样本选取地。该村是辽北地区的一个典型农业村,以玉米生产为主,全村共2 395人,684户,农业户所占比例超过80%,人均耕地4.2亩,户均耕地15亩,交通便利,周边非农产业发达,能较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涉及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经营农业情况、参与非农产业情况、选择不同兼业类型的原因、离农意愿等内容,将收入由农业和非农业收入构成的农户定义为兼业农户,其中农业收入高于非农业收入的农户称为第一类兼业农户(简称“一兼农户”),反之为“二兼农户”。随机抽样调查以户为单位,共获得有效问卷204份,调查人数672人,各类型农户所占比例分别为纯农户12.74%、一兼农户22.55%、二兼农户48.04%、非农户16.67%。家庭特征因素中各变量的样本数据统计性描述(见表2)。
表2 样本数据统计性描述
三、模型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5.0软件将上述变量引入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家庭劳动力数”“担任村干部数”和“家庭抚养与赡养负担”为不显著变量,可能原因为各类型兼业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构成无明显差别;有家庭成员从事村干部工作的农户多数为非农户,已完成由农业户向非农业户的转变,对兼业类型的转化无明显贡献;各类型农户的抚养与赡养负担情况无明显差异,或各家庭负担的复杂性在总体上将预期中对兼业的促进作用与抑制作用抵消。剔除无效变量后得到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主要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从模型构成变量看,所有变量的P值均小于0.1,通过z检验。从模型整体检验中得出,AIC= 1.9364,SC=2.1423,LR=73.3293,LR的P值为0.0000,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一)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兼业类型转化
由回归结果可知,“家庭成员最高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拥有技能人口数”作为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因素对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系数均为正,且影响显著。家庭成员较高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家庭兼业决策向非农经营倾斜,与未曾接受过多年教育的农户相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不满足于单一经营农业,会根据积累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非农业经营方向和机会,避免盲目跟风导致的非农经营不稳定。技能是促进兼业类型转化的另一重要人力资本因素,拥有技能的农民能较准确定位适合自己的非农行业,且能够胜任非农工作,更易参与非农活动,对兼业类型转化具有正向影响。
(二)拥有小型农业机械抑制兼业类型转化
表3中,家庭拥有小型农业机械对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影响显著。家庭选择购买或短期雇用小型农业机械,是农户在权衡二者费用及日常使用量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拥有小型农业机械的家庭,由模型结果可判断其农机的日常使用量较大,对农业生产投入精力较多,对农业重视程度较大,更倾向于农业生产,较低的非农参与度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具有负向影响。
(三)经营耕地面积对兼业类型转化有正向影响
回归结果与预期方向相反,由于此项P值较大,对结果的影响不如其他几项显著,因此也可以接受这一回归结果。经营耕地面积促进兼业类型转化的原因,可能是样本地区土地流转现象并不普遍,农户经营的较大规模耕地大多是因家庭成员较多分配而来,农业人均收入与耕地面积小的家庭无明显差别,农户的兼业动机并未因家庭分得的耕地面积而产生差异。调查过程中发现少量经营土地规模很大的农户,多出自村干部家庭或有亲朋在政府部门工作,能够及时获得可流转土地的信息,且在非农领域有稳定收入,拥有足够资金承包土地,能在保证非农经营的同时获得大量土地流入,使回归结果呈现经营耕地规模对兼业类型转化有正向影响的现象。
(四)农业收入满意度反作用于兼业类型转化
回归结果表明,农业总收入对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系数为负,且影响显著。对农业总收入较满意的农户,会继续经营农业,减少非农活动,对兼业类型转化存在负向影响。这类农户拥有经营农业的优势,适宜采取政策加以引导,使之成为农业专业户,发挥其优势促进增收,这有利于稳固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和保障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主要结论
家庭特征是在相同农村社会经济环境中农户存在不同兼业特征的决定因素。利用辽宁双台子村实地调研数据,构建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成员最高受教育年限、家庭拥有技能人口数、担任村干部数、家庭抚养和赡养负担、是否拥有小型农业机械、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总收入等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分析农户经营的农业经营比例逐渐减少、非农业经营比例逐渐增多的动态转化过程中不同家庭特征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成员最高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拥有技能人口数对兼业类型转化具有正向影响效应;是否拥有小型农业机械和农业总收入两个因素对兼业类型转化具有负向影响;经营耕地规模对兼业类型转化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效果不明显;家庭劳动力数、担任村干部数和家庭抚养和赡养负担三个因素对转化的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户兼业深化,农业特征明显的农户兼业程度较低,不利于兼业类型转化。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兼业类型的影响会因样本地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得出不同结论,家庭内部各因素对农户经营决策的影响,在未来相关研究中不可忽视。
(二)政策建议
基于调研结果和分析结论,为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设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保证土地流转市场的开放、公正和规范,确保土地转入主体公平竞争,有效防止暗箱操作,保护普通农民获取土地、实施规模经营的根本利益,有效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提高土地流转成功率(潘啸,2008)。在土地流转前期,中介服务组织负责收集需要流转土地的信息,建立流转土地信息库,并及时发布土地的供求信息;土地流转过程中,需根据土地流转规划,协调各方关系,将土地流转给适当的转入主体,并制定土地流转合同,上报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备案;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对合同实施和土地使用情况持续监督,确保土地的高效利用。
2.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人力资本
为适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对人力资源高素质、高技能的要求,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王迅,2008;李惠,2012),增强农民进入非农行业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对不同类型农户给予针对性技能指导。对于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户和一兼农户,应给予其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保证粮食安全;对于以非农产业收入为主的二兼农户和非农户,应对其实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就业培训,提高非农就业能力和层次。
3.增加公共农业机械供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提高政府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实现农村全民共有的农业机械化,节约农民家庭农业机械的购买成本,提高现代化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保证二兼农户和非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稳定性,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冯启高,2010)。
4.注重农业专业户的培养
农户兼业虽有助于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但农业的高效可持续经营不容忽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长期有效供应,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具有农业经营优势和意愿的农户成为农业专业户,对其普及农业知识,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增强其参与市场的综合能力。政府应在承包土地、购买农机具、建设农业设施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根据各专业户粮食产量给予奖励,保证专业农户经济收入的稳定性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向国成,韩绍凤.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5(8): 4-9.
[2]高强,赵贞.我国农户兼业化的八大特征[J].调研世界, 2000(4): 29-31.
[3]王平,郭翠恩.承德农户兼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2(4): 42-45.
[4]张晓莉,邢大伟.农户兼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3): 125-127.
[5]句芳,高明华,张正河.我国农户兼业时间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河南省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8(1): 40-44.
[6]梁义成, Marcus, Feldman W,等.离土与离乡:西部山区农户的非农兼业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 2010(2): 12-23.
[7]陈浩,毕永魁.人力资本对农户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整体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8): 90-99.
[8]陈浩.非农职业因素对农户兼业结构及其离农意愿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11-21.
[9]陆文聪,吴连翠.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 2011(6): 54-62.
[10]周波,陈昭玖.农内因素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1(4): 19-24.
[11]薛薇.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的应用[M]. (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2]潘啸.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 2008(6): 111-112.
[13]王迅.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问题, 2008(4): 35-39.
[14]李惠,张梦蝶.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 2012(1): 66-70.
[15]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 2010, 32(2): 245-248.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Q5D32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0062110004)。
Influence of Family Factors on Conversion of Peasant Household Concurrent Occupation Type
TONG Guangji, HU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The type of peasant household concurrent occupation will experience a dyna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pure peasant household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type of concurrent occupation peasant household, finally to the non-peasant household. Fasten the conversion of peasant household concurrent occupation type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accelerate farmers' income and force the metastasis of the rural labor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version of peasant household concurrent occupation typ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data from Shuangtaizi village,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n the model, w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factors on the conversion of peasant household concurrent occupation type,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family labors, education, skills, burd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rable land, etc.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igh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would promote the type of conversio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farm incomes would inhibit the type of conversion, arable land operations would promote the conversion, but had a marginal impact. The effect of number of family labors, village cadres and burden on the conversion was not significant. We recommended that relevant policy should establish the intermediary service organizations for land transfer,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farmers, rais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Key words:peasant household concurrent occupation; family characteristic; conversi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作者简介:佟光霁(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6)02-0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