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濮阳市调查数据

2016-05-25吴一平王艺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450002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吴一平,王艺桥(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 450002)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濮阳市调查数据

吴一平,王艺桥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宅基地的合理流转对于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农户作为流转主体,研究影响其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宅基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河南省濮阳市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调查问卷数据,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户宅基地基本情况和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程度四个维度出发,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濮阳市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比例为62.9%。其中农户文化程度、外出人口比例、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房屋数量和面积等因素对流转意愿有积极作用,农户性别、年龄、乡镇距县城交通距离等因素对流转意愿起消极作用。提出解决农民宅基地流转后顾之忧,充分保障农民获得宅基地资产收益的权利等提高农户参与宅基地流转积极性的建议。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农户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用于建设住宅和厨房、厕所等设施的土地及庭院用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安身之所。宅基地在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占70%~80%,而经营性建设用地占比很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减少,而由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受限,出现了宅基地长期闲置和粗放利用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提高农民参与宅基地流转的积极性,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高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学者针对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我国宅基地存在问题和流转障碍,宅基地流转体制创新以及流转模式等。张竟竟(2003)、谢正峰(2011)和严金海(2011)认为由于当前宅基地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都存在宅基地产权不清、缺乏规划、土地低效利用、超标占地和非法转让、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等问题。陈利根等(2012)研究当前我国存在的三种宅基地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和农民自发模式,并指出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三种模式向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张梦琳(2014)认为当前宅基地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指标流转两种模式,并指出市场力量主导、宅基地跨区域流转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而张红星(2010)、杨莞姣(2011)和向勇(2011)分别研究和总结了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模式、重庆的“地票交易”模式和嘉兴的“两分两换”模式。也有学者分析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胡峰(2008)指出国家征收征用、农村集体组织转用和农民自发流转会对宅基地的流转形成驱动力,进而从不同层面影响宅基地的流转。赵淑芹(2009)通过对1999~2008年间省级数据分析,发现农户家庭纯收入、农户人均住房面积和GDP增长速度对农户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魏凤等(2011)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影响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的因素,指出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家人及换房者的意见对于农户宅基地换房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王心(2015)、宁涛(2012)和赵国玲(2009)分析了江苏、重庆和武汉市的农户宅基地流转,得出农户家庭特征、经济情况及宅基地区位条件与流转意愿存在密切关系。

从以上研究可看出,当前学术界对于宅基地流转的研究多集中于江苏、天津、重庆等经济发达和农地流转的试点地区,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一些中小城市少有涉及。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河南省的中等城市濮阳作为研究对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全市总面积为4 188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盐、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棉油主产区之一。濮阳市2014年生产总值完成1 253.61亿元,增长10%,增速居全省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767元,增长10.2%,增速居全省第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 828元,增长11.7%,增速居全省第2位,2014年新增城市就业人口7.28万人。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濮阳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二)数据来源

濮阳市的各县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市的主要收入结构和收入来源也不尽相同,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态度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为能较好反映濮阳市整体情况,本文选取濮阳县、清丰县和范县三个县区作为调查对象,2014年三个县区的生产总值分别为316亿元、189亿元和153亿元,是濮阳市经济发展相对发达、中等和相对贫困三个水平的主要代表(见表2)。

表2 样本区经济指标对比

本次调研时间集中于2015年11月~2015年12月,样本覆盖三个县区的庆祖镇、马庄桥镇、濮城镇、大屯乡、白衣阁乡和清河头乡等6个乡镇14个村。采取随机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每个乡镇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随机选取2~3个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8~25个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的态度和相关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其中濮阳县104份、清丰县103份,范县92份。样本覆盖了庆祖镇、马庄桥镇、濮城镇、大屯乡、白衣阁乡和清河头乡等6个乡镇14个村。调查数据表明,在被调查者中,188人愿意流转宅基地、占62.9%;111人不愿意流转、占37.1%;其中,男性占73.6%,高于女性;年龄构成方面,40~60岁年龄段居多,占73.3%;学历构成方面,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总体的80.6%。

三、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文章因变量是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分为愿意流转和不愿意流转。将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分为四类14个变量,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变量,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农户宅基地基本情况以及农户对于流转的认知程度,同时根据魏凤(2011)、宁涛(2012)和王心(201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对14个变量可能作用方向加以预期。变量的含义赋值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3。

表3 模型变量说明及预期作用方向

(二)模型构建

因变量“农户是否愿意流转宅基地”属于二元变量,适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ogistic模型的形式为:

取对数整理得:

其中,Pi表示第i个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的概率,Xj表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βi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α为常数项。

(三)计量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以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为因变量,采用全部变量进入法,得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1.农户个人特征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在农户自身的5个变量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在不同程度上对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且与预期方向一致。其中,性别呈负向影响,说明男性更加偏好于流转宅基地,流转宅基地属于家庭大事,在决策过程中,女性会相对保守,倾向于规避风险。年龄有负向影响,说明年龄越大的村民思想观念会更加保守,老人认为宅基地属于世代相传的祖业,乡土情结会相对农厚,不愿意将自家宅基地向外流转。文化程度对于宅基地流转意愿有正向影响,主要是由于接受教育的年限越高,其就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且在思想和认识上更能突破传统观念的约束,更加倾向于流转宅基地。针对职业这一选项,由于涉及到多种分类,本文在分析时进行了哑变量转换,从结果可看出,从职业的角度,村镇在职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生活重心多在农村,因此不愿意流转宅基地,而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相对于务农人员来说居住区域的选择相对自由,宅基地的流转意愿也会更加强烈。

2.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在家庭特征的4个变量中,外出人口比例和收入来源对于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且与预期作用方向一致。外出人口比例与农户家庭的收入来源有直接联系。外出人员比例越高,家中从事非农职业的成员相对较多,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也会越高,这种家庭更容易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从事非农经济活动,远离乡村,并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居住条件,会更加倾向于流转宅基地。此外,这类家庭成员由于外出成员较多,相对而言视野更加开阔,思想也更加开放,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对于宅基地流转也会持积极态度。

3.宅基地基本情况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宅基地基本情况的3个变量均对宅基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且与预期作用方向一致。宅基地距离县城越近,城乡差别就越小,房屋资源更加紧张,经济发展状况更佳,流转的经济效益也越好。一般而言,具备2处及以上房屋的家庭经济状况均较好,收入构成较多元化,由于人均住宅面积较高,也更具流转潜力。同时,此类家庭的未来规划通常在城镇,使得农村宅基地的福利保障不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流转意愿也变得越来越强。但从调查数据和访谈中发现,距离县城比较近的农户更倾向于出租宅基地而非永久失去宅基地使用权。

4.农户宅基地流转认知程度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是否发生过耕地流转对宅基地自由流转意愿有正影响。发生过耕地流转的农户,对于农地流转有基本了解和认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宅基地自由流转接受意愿较大。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于其流转意愿并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该区域的农户普遍对宅基地法律认知不清楚,调查样本农户了解宅基地相关政策的不足总体比例的30%,并且农户中多存在“法不责众”的思想,所以农户关于宅基地法律的认知情况并不影响宅基地流转。

5.其他因素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在14个被解释变量中,社会保险情况、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与预期作用方向存在一定偏差。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是建立在多地流转经验总结分析的结果之上,存在一定的假定成分。但地区之间自然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会直接导致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例如社会保险情况,随着濮阳市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保险覆盖率越来越高,在被调查对象中仅7.7%的人无新农保或新农合,并不能构成影响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口数量一项,根据样本区的调查结果,4~5人家庭占调查总量的73%,而6人以上的大家庭占比不足15%,在家庭人口数量因素上存在的偏差不大,不能构成影响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同时样本区域的农村家庭年收入仍较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家庭年收入在3~5万元,比重达81%,与试点地区的农民收入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构成显著性影响因素。另外,由于此次分析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属于人工填写,不排除存在误差的可能。

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文章从农户角度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基本情况以及农户对宅基地流转认知程度四个方面筛选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农户文化程度、家庭外出人口比例和拥有房屋数量以及是否接触过耕地流转均对宅基地流转意愿有积极作用,而农户性别、年龄、乡镇距县城距离等因素对流转意愿产生消极作用,且户主年龄、家庭收入来源、家庭宅基地面积及房屋数量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相对较大。针对分析结果,提高农民宅基地流转积极性,需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解决农民宅基地流转后顾之忧

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民特别是进城务工经商和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即使有闲置宅基地也不愿流转,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担心进入城市后自身的购房住房、养老、子女教育问题不能得到保障。所以,要想让农民愿意主动、自由进行宅基地流转,首先应统筹城乡户籍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使城乡居民尤其是进城农民享有同等水平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其次,普遍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流转农户的就业能力和技能培训,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流转农户拥有一定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以保障其经济收入来源。最后要加强宅基地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在充分了解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自主决策。

(二)充分保障农民获得宅基地资产收益的权利

宅基地不仅是农户居住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农民非常重要的资产和财富。明晰和强化农民的农村宅基地产权的法律保障是基础,确保宅基地保值增值是自愿流转的条件。只有消除农民在农村宅基地作为社会保障方面的顾虑,扩大和提高宅基地流转收益的机会,才能进一步激活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意愿,不断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首先要完善宅基地产权制度,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落实好一户一宅,为宅基地流转市场放开打好基础。其次,对当前的宅基地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的现象,鼓励宅基地的产权主体自愿退出,实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由村集体和乡镇政府通过调研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使农民退出后享受的福利水平不降低;最后,对于有能力有意愿在城镇安家的农户,其闲置的宅基地可实行自愿有偿退出交由村集体统一整理,建立公开透明的县级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扩大宅基地流转客体使其不仅仅局限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村集体农民自由支配宅基地用途的权利,同时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农村宅基地的合法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竟竟,高建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 82-86.

[2]谢正峰,董玉祥.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演进与展望[J].经济地理, 2011(8): 1364-1369.

[3]严金海.农村宅基地整治中的土地利益冲突与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基于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 2011(7): 46-53.

[4]陈利根,成程.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 2012(10): 67-74.

[5]张梦琳.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4(4): 43-46.

[6]张红星,桑铁柱.农民利益保护与交易机制的改进——来自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的经验[J].农业经济问题, 2010(5): 10-16.

[7]杨莞姣.重庆地票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4): 81-83.

[8]向勇.如何维护农民在“宅基地换房”中的权益——以嘉兴市“两分两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 2011(2): 49-53.

[9]胡峰.农村宅基地流转驱动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8(9): 39-40.

[10]赵淑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C]. 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140-145.

[11]魏凤,于丽卫.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宝坻区8个乡镇24个自然村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 2011 (12): 79-86.

[12]王心.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7): 18-20.

[13]宁涛,杨庆媛,苏康传,等.农村宅基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重庆市300户农户调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 119-125.

[14]赵国玲,杨刚桥.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2): 1121-1124.

[15]王旭东.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Impact Factors on Farmers' Willingnes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Based on Data of Puyang City

WU Yiping, WANG Yiqi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is of great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farmers' wishes, exploring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ir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is beneficial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transfer.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s data on farmers' willingness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in Puyang, logistic analysis methods had been applied. This paper had made research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s of rural households, function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farmers' cognitive degree of land transfer, and had explored the main factors about affecting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The researche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farmers' willingness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was 62.9% at present. Educational level of farmers, the proportion of the outflow population, the off-farm income ratio of family and the quantity and the area of the household building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farmers' willingness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transfer. The sex and age of the farmer,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villages and counties had a negative effect. Based on these, this paper ha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setting the farmers' worries of the land transfer and protecting the farmers' rights to benefit from homestead.

Key words: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farmers' willingness; impact factor; Logistic model

作者简介:吴一平(19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6)02-0042-07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