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市民化:渠道探索与匹配路径*

2016-05-25张晓梅李成程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30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市民化农民工渠道

张晓梅,李成程,曲 欣(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农民工市民化:渠道探索与匹配路径*

张晓梅,李成程,曲欣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30)

摘要: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由于城乡差别的长期存在,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务工和生活。但中国的制度、历史及农民工自身等原因,导致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基于农民工数据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教育情况和职业情况等影响因素。基于此,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农民工与市民沟通,以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渠道;路径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何军,2012)。在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新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程姝,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已日益成为不能忽视的巨大规模的特殊社会群体(樊小钢,200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894亿,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许多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工业化一同完成的,但在我国,因历史问题和发展路线问题,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没有同步发展,导致农民的居住场所、职业和社会身份发生分离(程姝,2013)。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就业、户籍、居住、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均产生相应问题。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主体,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黄祖辉等,2008)。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仅仅实现了地域与职业的转变,社会身份仍是农民,虽身处城市,却未享有市民的身份和权利,未形成现代城市性的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城市的价值理念,仍处于城市边缘阶层,缺乏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胡杰成,2009)。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生活。

“农民工”一词最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雨林教授于1984在《社会学研究通讯》撰文提出。“市民化”是指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芝加哥著名社会学者沃思认为,“城市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城市具有区别于农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Louis Wirth,1938)。李强(2012)对农民工身份进行定位,从社会分层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功能、生活和生存方式等关系,指出农民工是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长期居住、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但整个社会包括农民工自己都普遍认为他们并不归属于城市,而是归属于农村的社会群体,使农民工群体成为了城市生活的“边缘人”。城市不应是仅具有发达经济、高楼耸立的区域,更应该具有一种区别于农村的特别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素养。即便农民工拥有了市民身份,收入也达到市民收入水平,若不改变生活习惯,仍以农村生活方式为主,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农民工只有在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方面上均形成市民意识,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郑杭生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和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发展出适应城市生活,具备城市市民基本素质,进而获得市民资格的过程(郑杭生,2005)。早在11世纪,英国就出现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15世纪,商人和工匠等开始转移,圈地运动后,英国农业人口急剧下降至25%左右。从转移模式看,英国农村人口转移是通过暴力方式进行的。日本政府也根据日本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等国情对农民市民化进行干预,成为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的成功范例。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民市民化最快的国家,主要是因为资金雄厚且大力发展工业。各个国家市民化方式千差万别,但也有共同点,即农民一旦转移到城市就自动拥有市民身份,并不存在我国的户籍制度问题,也不存在我国农民工候鸟式迁移的情况(王一,2011)。与外国农民工市民化相比,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农民工转变为市民走的是“农民—农民工—市民化”的中国特色路径。目前,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面临生存就业、城市户口、医疗、居住以及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改革,探索适合农民工市民化的渠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路径。

国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已相对成熟(史保金,2006),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市民化问题。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理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市民化现象难以解释。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等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实施,我国学者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关注,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渠道探索以及与之相匹配路径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保障等方面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渠道及与之相匹配的路径。

二、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调查说明

为了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得到农民工基本情况数据。文章所用数据源于2015年7~8月课题组在哈尔滨市4个主城区开展的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涉及哈尔滨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以及香坊区,共向农民工发放1 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59份,问卷有效率为75.9%。问卷从农民工就业情况、教育水平、文化意识等方面调查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并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有效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如表1。

由表1可知,青年农民工较多,农民工年龄较低,男性农民工明显多于女性农民工,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初高中以下学历居多。在农民工所从事职业中,主要以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张铁军等,2010),这是由于农民工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其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表1 哈尔滨四城区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调查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的基本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工城市化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是有效分析定性变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工具,对于二分类变量的定性数据通常用0和1两个数值表示,1代表事件发生,0代表事件未发生。根据调查情况,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有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教育情况和职业情况等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759份有效样本,logistic模型一般形式为:

其中:Pi表示第i个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率,xj表示第j个农民工的城市化影响因素。

运用SPSS20.0软件处理农民工的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收入情况、教育情况和就业性质,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年龄、婚姻情况、收入情况、教育情况、就业性质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农民工的年龄、婚姻情况、收入情况、教育情况、就业性质等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民工性别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张学春,2013)。农民工年龄与市民化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逐渐降低。年龄小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愿意融入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高。随着年龄增长,农民工习惯目前的生活方式,不愿轻易改变,市民化意愿下降。教育情况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生存空间较大,市民化意愿较高。婚姻情况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未婚、离异、丧偶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高于已婚农民工,因为与已婚农民工相比较,未婚、离异和丧偶农民工受到的家庭影响较小,约束相对较小,更愿意市民化。就业性质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民工工作越好,越愿意市民化,越愿意融入城市生活,这同现实情况相符。收入情况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农民工对工资满意度越高,越不希望更换工作,工资水平高,更愿意向市民一样生活,希望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享受生活,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市民化意愿更高。

表2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结论、相关渠道与匹配路径

(一)基本结论

目前,农民工市民化还存在重重阻碍,农民工很难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潘青,2014)。首先,“农”与“非农”的二元格局难以改变,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到制度约束,农民工在心理上与市民存在距离。其次,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自身因素也影响融入城市的程度,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就业收入情况均影响市民化进程,只有拥有稳定的职业与高收入才能使农民工快速融入社会,尽快培养市民意识,而稳定的职业及高收入与较高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农民工教育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且专业技能有限,这使农民工很难从事脑力劳动及复杂的技术工作,更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达不到在城市工作所需基本职业技能水平,影响市民化进程。

(二)相关渠道

新型城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进人的城市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市民化不仅是让农民拥有城市户口,重要的是让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享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使其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安居、就业和创业。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有以下渠道: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给予吸收农业转移人口多的企业一定优惠政策;通过土地确权等方式提高农民持有资产的变现能力;国家还应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提高对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市场渠道,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控股或参股等模式参与投资与运营。

(三)匹配路径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其生存与就业面临严峻挑战,正经历就业转移到非农行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并未享受到应有回报——市民化。因没有城市户口而被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困扰,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城市户口问题。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应落实国家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决定,调整落实户籍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逐步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2.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人口拥有的资源远低于城市人口,许多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为城市繁荣发展做出贡献,但他们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遭受的疾病和伤害往往要自己承担,无法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保障合同,用人单位应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医疗、工伤保险等,使农民工与市民拥有同等待遇,政府还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基本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这些体系覆盖到城镇全部常住人口,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应适当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协会等组织,帮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工素质

从目前农民工受教育情况看,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能力普遍偏低,这是制约其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城市化的要求,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方小斌,2009)。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各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增强专业技术技能。政府以及社区、街道等要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与教育监督工作,在农民工进城前,其所在地的政府、社区以及街道等要对从事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分类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城市生活的能力,增强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加快市民化进程(马建富,2014)。

4.促进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

在现代社会里,个体与社会的融合不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存量,还依靠个体与社会群体的交往产生的社交网络,农民工才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是从一个熟悉环境走向陌生环境,建立新社会网络的过程。在陌生的环境里,农民工难免感到不适应,必须加强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交流,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网络,使其学会与市民交往。农民工在城市建立的社会交往网络范围越大,其融入城市的程度会越高,市民化进程越快。在与市民交往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城市生活,了解市民的生活习惯,逐渐遵守城市的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规范。

5.完善市场渠道,鼓励农民工创业

农民工在城市创业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路径之一。首先,政府可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信用档案,向农民工大力宣传金融知识,推广现代支付工具的使用,丰富农民工信贷模式,完善市场渠道,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控股或参股等模式参与投资与运营,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社区等组织可定期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使其了解有关创业的政策及相关知识,给予合理的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程姝.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樊小钢.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2003(11): 14-18.

[3]黄祖辉,刘雅萍.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基于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 2008(10): 51-59.

[4]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一种社会互构论的视野[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6]郑杭生.农民工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 2005(4): 4-8.

[7]王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1(2): 121-122.

[8]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 2006(16): 105-108.

[9]何军.江苏省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代际差异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2(1): 52-53.

[10]张铁军,孟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新东方, 2010(2): 72-74.

[11]张学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的调查[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 2013.

[12]潘青.困境与出路——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和对策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13]方小斌.农民工市民化的变量与路径[J].求索, 2009(8): 82-83.

[14]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 2014(9): 7-14.

[15] Louis Wirth.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8, Vol. 44.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SH0239)。

Urba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Channel Explorer and Matching Path

ZHANG Xiaomei, LI Chengcheng, QU 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Farmers' problem is the cor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 and migrant workers' citizenship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armers. At present, there is serious expectations gap between farmers and urban residents.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gap,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s transfer to cities to earn their lives. However, due to China's institution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as well as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and other reasons, led the migrant workers could no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city life, and the sp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city is still slow. The paper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migrant workers,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binary logistic model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Research show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were mainly age, gender,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situation and professional situation. Based on those,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a fai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creasing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citizen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path.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channel; path

作者简介:张晓梅(1966-),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6)02-0049-06

猜你喜欢

市民化农民工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