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2016-05-25陈丹凤

文理导航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思考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陈丹凤

【摘 要】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了实施高效课堂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包括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导学案,探索高效课堂策略等。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效课堂的实施成为必然趋势,然而我校地处农村,生源不断减少,学生基础又差,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面对这种现状,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各地区、各校的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高,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其教学方式,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一定程度的教学效率或效果的课堂。在尝试、探索中,结合我校“四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学—助学—导学—测学”,而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认识到实施高效课堂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高效课堂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为宗旨,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我们教师要以学生学好为主要目标设计教学,而不是以教师教好来设计教学。但是在农村学校,不少教师落后的教育思想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所以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以人为本,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数学教师应坚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课改原则,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展示成果,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例如,在学习《展开与折叠》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和剪刀,让他们把正方体剪开,展成平面图形,再向学生提问有多少种展开图,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图形的特征,然后作出分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图形一一展示,再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图形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

设计导学案的关键就是设置恰当的问题,其中问题的预设、生成、合作探究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紧扣数学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内容,抓住教材的精髓,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表述要具体,指向明确,能够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主动预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本内容,掌握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次,要熟悉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在内容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设问,选准切入点,启发引导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方式上,教师要根据设置的问题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的应用》时,对于“某商人将自己的十几间铺面出租,每间铺面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200元,所有铺面出租的租金第一年为6.6万,第二年为8.4万元,利用方程求出这两年每间房屋的租金各是多少?”这一问题,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解答,因此教师可以将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如:

(1)通过观察,你能试着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2)根据这些等量关系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运用方程求出这两年每间铺面的租金各是多少?

这样将问题分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逐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探索高效课堂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合作讨论,探究问题。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再与小组同学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先小组内交流学习,说出自己的思路方法,然后再全班交流。由于数学知识抽象、晦涩、难懂,很多教师固执地认为:“我讲了,学生都不会;我不讲,学生更不会”,因而不敢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学。俗语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长放得开,孩子才会逐步独立生活,担当家庭重任。因此,教师也要放开学生,放开就是解放,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的内驱力才会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在进行合作讨论时才会积极主动,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学习集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设高效课堂,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勇于展示个性,展示风采,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打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争论,积极参与;才敢于展示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抽象概括、计算复杂、推理繁琐是数学知识至关重要。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就会让学生热爱老师,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挖苦学生,这样,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会畅所欲言,积极讨论,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因此走近学生,相信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

数学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勇于创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作者为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根据农村教学的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优化整合,力争构建真正适合自己的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崇群.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知识窗(教师版).2011.4

[3]吴申华.浅议如何构建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13年09期

猜你喜欢

思考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