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渔歌子》为例浅谈教学内容的合理研制
2016-05-24王巍
王巍
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课堂教学中“取”与“舍”、“得”与“失”的原则标准,就应该源自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和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下面,笔者以《渔歌子》一文的磨课经历为例,谈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基于文体,从文本特质甄别教学的“需要”
1.需要确立适切的生长价值
《渔歌子》是张志和的代表词作,全词仅有寥寥27个字,却形象再现了景色的恬静闲适,并极好地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安逸逍遥。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能够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在说的基础上动笔写下来。其意旨在于引领学生感知“人景合一”的优美意境。
结合课标以及当下语用教学的思潮,笔者确定了以下的生长点:借助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想象、表达中能够赏析并表达词作所描绘的意象,感受诗人内在的闲适情怀。
2.需要营造适切的学习情境
词中景隐藏在文字中,如何将其移植到孩子的内心意识中呢?这是具有相对独立的建构过程,古典诗词的意境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营造特定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孕育与生长。
伴随着轻柔的古典音乐,教师这样引导:“请同学们静心聆听,你的脑海里好像出现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那明艳的色彩,那淡雅的香气,我们好像沉浸在其中,谈谈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显而易见,情境的创设融合了视听等多重的感知方式,在音乐渲染、诵读感知、想象体验中,将学生的内在意识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时代的碰撞、虚实的对接、人景的交融,使得整个学习情境呈现出情意真切的意境,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需要创设适切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紧扣“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句,在学生感悟了词句的意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词句探寻语句中的美。不少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发现,张志和以西塞山的静态之美与白鹭飞的动态之美形成对比。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文本,感受色彩的浓淡对比、山之沉稳与鹭之轻巧的对比,那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的意境,使整首词充溢着中国水墨画的韵味。
体验是教学活动的实质,教学中以发现式学习活动吸引学生步步深入,引领他们去发现、体验与倾吐,探寻深藏于画面中的那种浓淡与轻重,从而让学生获取更为丰厚的感悟,形成更具深度的建构。
二、依托学情,从认知需要甄别教学的“不要”
1.不要无视实效,拓展过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不少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拓展一些资料:如李白的名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而在感受词人内在的意趣时,则又补充了古代文人的评价标准“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师深厚的素养,文化传承的意味很浓。但笔者在执教时,却觉得学生面露难色,根本来不及反应。
其实,这种脱离学生实际能力的拓展,无法与学生内在的记忆储备形成匹配,除了彰显教师的素养之外,对学生能力的生长毫无效益可言。在最后的斟酌中,笔者选择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仅因为学生拥有这样的认知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句是学生原始经验的内在存储,便于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将其唤醒、运作。
2.不要毫无限度,拓展过度
还曾经看到一位教师在执教这首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男声演唱的《渔歌子》,孩子们兴趣盎然,随着轻快的旋律载歌载舞,整个过程可谓是其乐融融。
但是细致算来,这个视频就花费了将近有三分钟的时间,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带给孩子们轻松愉悦的体验,但这还是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职责吗?这样的教学已经严重滑向了非语文的泥潭之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需要遴选怎样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从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