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文与道

2016-05-24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学艺术美感文艺

叶水涛

文道之争由古及今,当下语境中的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骨子里还是文与道的问题。争论之久,莫衷一是,说明问题复杂。之所以剪不断,理还乱,仔细想来是否与看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

文与道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事实无法分开,这是本体论的实然。文与道有质的区别,各有各的功能,应该分开,这是认识论的必然。文与道应该结合,达到和谐统一,这是价值论的应然。文与道之权重之争、分合之争,大概与时势有关,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政治论、工具论,文学论、道德论,人文论、语言论,轮番胜出。和稀泥的统一论,不好作数。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这大概是历史的循环。

文章寓道德说教,文以载道,似乎理直气壮,在历史上一直占主流地位,但也一直受到攻击。冬烘先生,说教文章,味同嚼蜡。文章之感人在于艺术,文学艺术之美基于感性的热情,而非冷峻的理性。文学的基本元素是意象,文学的意象是想象的创造,不能进行实证性的评价。文章为载道而来,文章载满道而去,似乎有失偏颇。朱光潜先生说:“天上的一片云或是园中的一枝花,在我们无所为而为地观赏时,便自成一世界,既不能教忠教孝,也不能诲奸诲淫。”艺术的任务是忠实地表现人生,不在于对人生加以评价。这是从文学艺术、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看的。或问,文艺作品难道没有倾向性吗?应该说,多多少少都有。但这种倾向未必就是“道”,况且,恩格斯也说过倾向应该从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不应该特别地把它指出来。

从哲学角度看,文学艺术基于人性的需求。人之区别于动物,在于情感的丰富和精神需求的多样。求真而有科学,求美而有艺术;前者诉诸理性,后者诉诸感性;理性的专制与情感的泛滥都不是人类的福音。道德与艺术的分途,造成道德的空壳化和文艺的颓废化。诗既已言志,我们就须看它之言是否得当,不应问“志”之本身如何。道德须借助文艺传播,由喜闻乐见而潜移默化。鲁迅先生说,一切文艺都是宣传,但并非一切宣传都是文艺。文倘刻意并简单化地服务于道——道德、宗教、政治,结果它就难免陈腐而肤浅。文章的典范是文学,文学的特点在美感。长期以来,分析美感都采取康德、克罗齐的思路,偏重表达形式而否认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命题是,美无关道德。片刻美感当然无关道德,但是否可以推及整个艺术都无关道德?文艺与道德不能无关,因为美感的人与伦理的人共有一个生命。为文艺而文艺,切断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专在形式上做文章,则不免陷于空虚、单调与无聊。

“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有道德之目的,并不影响文章的艺术价值。有意寓道德教训在作品之中,但有极大艺术价值的作品并不鲜见,如《神曲》。文章之粗鄙,作品之恶劣,关键不在文章有违道德教化,而在其粗制滥造。柏拉图反对《荷马史诗》,《金瓶梅》长期被视为禁书,但这两本书的认识价值与艺术价值无法被抹杀。莎士比亚的戏剧无意于道德说教,但他的作品包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的意蕴。艺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以此影响人的心灵气质。教育的目的在立德树人,语文教学更应直指世道人心,而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操练。

徐复观先生分析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认为有两个典型。一是孔子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是道德与艺术的统一。另一是庄子的纯艺术精神的典型,将“道”落实到具体人生中,作为人生的体验来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当下一窝蜂地在大谈语文的“语用”,说要回归“语用学”。不涉语文之体,何谈语文之用?宋代胡瑗说“明体达用”。离开社会人生,抽空道德教化,无视人文关怀,又何来语文,何需语文?

猜你喜欢

文学艺术美感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文艺范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谈文学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宁夏文学艺术上的本土性特征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