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视角,让拓展为语用增值
2016-05-24徐友珠
徐友珠
资料的拓展与补充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策略,但很多阅读教学课堂更多的是从内容理解层面入手,通过资料拓展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效值取向相对单一。我们不妨着眼于语用视角,充分开掘补充资料的多重效能,释放其教学价值,将之最大化,从而为语用训练增效。
一、实践运用,在形式转化中历练表达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为阅读教学的资源拓展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将视角关注放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转化过程中,从而在体悟内容的基础上促进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航天飞机》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航天飞机速度快、飞得高、作用巨大的特点,很多教师及时为学生补充了关于航天飞机的资料,在直接出示材料后要求学生自由阅读。学生个个读得兴趣盎然,补充的内容也与文本相得益彰,形成了互补之势。但这一拓展,仅仅是信息的增加,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却没有太多的裨益。于是,教师尝试改头换面,将拓展的内容制作成表格形式,不仅将航天飞机长、高、重等数据罗列其中,还将与其对比的教室、楼房、卡车等有关具体数字一一奉上,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零散的文字信息,尝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连贯、系统的语言描述航天飞机的特点。
如此一来,教学就充分利用了拓展资源的双重作用,既有对内容的补充完善,更有对表达能力的锤炼,真正达成了相互交融、一举多得的表达效果。
二、辨析对比,在体裁互补中体悟语言特色
随着学段的升高,新课标也逐渐提出了“初步感受各类文体特点”的教学要求。这就意味着在拓展阅读时,教师应该紧扣文体特点,抓住文体特点之间的互补性质,在课堂教学中推荐一篇甚至是一组相同文体的文本,让学生在比较、辨析中,感受不同体裁文本的不同表达效果。
例如在教学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一小节时,教师补充了我国总面积、海域面积和东西南北距离等具体数字,让学生从感性层面上感知祖国的幅员辽阔。但如果学生就是一读了事,其获取的也仅仅是一连串的数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却话锋一转:补充的资料有具体的数字,祖国的幅员辽阔一读便知,但诗歌中没有一个数字,为什么也照样能让我们感受到幅员辽阔呢?于是,学生在两段文字不同风格的表述中,充分意识到文体关照下表达方法、言语风格的特点。
同样是突显面积之大,拓展资料的数据是理性而精准的,而诗歌中现象的描述却是感性而模糊的,诗歌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否则就会失去诗歌应有的魅力。如此拓展,不仅将祖国幅员辽阔的思想主题深入到了学生意识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两段文字的对比中感受到文体表达的不同特点。教师正是借助于教材文本与拓展资料之间的体裁互补性,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阅读中体验、感知、构建、升华,真正获取了文本内在的表达之理。
三、整合提取,在信息处理中顺应创作策略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不能仅仅做信息的全盘接受者,更要做信息的整合处理者。我们可以抓住阅读教学中拓展资料的契机,训练学生在常态化阅读中自主提取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教师要求学生广泛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从收集情况来看,内容广泛,可以说涵盖了宋庆龄一生的经历。但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资料的支撑吗?于是,在教学“樟树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樟树拒虫”等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要求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自己收集的资料并根据课文内容尝试选择对应的资源。很多学生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寻找到关于宋庆龄拒绝与国民党反动派为伍的内容,从而契合了课文中对樟树的特点描写。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全盘照用拓展的资料,而是紧扣课文的创作方法,紧扣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即樟树的特点与宋庆龄人格之间的联系)展开对拓展资源的收集筛选。相对于一般性的泛泛而读,这种做法引领学生从深入理解文本、高效感知表达策略的视角,捕捉与文本内容息息相关的资源,为深入感知宋庆龄人格与樟树特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拓展阅读不仅轻松地攻克了教学的难点,更历练了学生基于整体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资料拓展是阅读教学惯用的“常规动作”,但教师一定要从内容理解的层面中突围出来,将资料拓展更多地设立在语用层面,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