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探究更深处漫溯
2016-05-24盛瑞芬
盛瑞芬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学生为“先”,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深入探究,让课堂成为儿童语文学习的园地。
一、聚焦问题,触发探究
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课文,创设问题情境,聚焦重点,抓住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呈现研究的专题,激起学生阅读的期待,使其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兴趣和动机。
这个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高,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又不能太容易,而激不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既不能太宽泛,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又不能太窄,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狭隘。应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发探究的动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可以 “登上天游峰,看到的东西很多,能写的东西也很多。然而,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写一个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这位老人的?”为探究的专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有关语句,感受人物勤劳热情、自信豁达等特点。
课堂上,学生自主地探究,大胆地想,自由地议,尽情地说,知无不言,各抒己见,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二、自读自悟,潜心探究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学生能否潜心会文,是决定阅读对话质量高低之本 。因此,要给足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要创设潜心会文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潜心会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读自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众多的语言信息中检索、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如《夹竹桃》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夹竹桃的“韧性可贵”,那么“韧性”是什么意思,你是从这段话的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韧性”一词,边读书,边做记号,边加批注等,留下思考的痕迹。学生充分进行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后,抓住“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等词句,感受到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唯有夹竹桃始终花开不败。当学生感受到了夹竹桃的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可与之相比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韧性可贵”。
三、合作交流,深度探究
学生在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以后,一定产生了各自的感悟。这其中的感悟肯定是有差异的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答案多维,各具个性。此时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生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地交流各自的阅读感悟。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同桌交流,可以小组交流,可以全班交流。在交流感悟中,学生互相阐述,互相倾听,思维与思维碰撞,情感与情感共振。在交流感悟中,学生实现了自我超越,他们不断地接纳别人的独特感悟和体验,不断地扩大自己原来的视界,最后又回到自身,成了一个新我。
例如,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星星组、云朵组、石头组”等等,让学生选择性阅读,选择性交流。引导学生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探究各种描绘大自然的文字,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交流,充分研读。
四、关注表达,升华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2011版的语文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因此,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表达。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一课,教师完全可以摈弃原有的“精益求精”的讲解式教学,针对课后习题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课上,着力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情节、语言、细节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把故事讲精彩的方法,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极佳的言语实践机会,从而激起孩子讲故事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美妙感觉,使学生想说、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
练笔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借鉴文本的写作形式和方法,写句、写段、写篇均可。教《学与问》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用下面这个有趣的小故事贯穿课的始终。
从前,有个老人很有学问。他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金匾,上面写着“学问”两个大字。老人去世以后,两个儿子把匾一分为二。
哥哥拿了一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不提问。弟弟拿了一个“问”字,专门提问,却从不读书。日子长了,两个人都学得稀里糊涂,一无所获。
学完哥白尼的事例后,请学生用所学的论证方法劝说故事中那个只学不问的哥哥,帮助他获得真知。学完全文后,再引导学生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说服故事中那个只问不学的弟弟。孩子们趣味盎然,思维活跃,表达有理有据,有声有色。
通过这些训练,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逐渐形成。
五、拓展运用,延伸探究
好的课应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从小课堂转向大课堂。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一种凭借、一种媒体,教师要善于找到课内课外的结合点、相融点,打通课内外的壁垒,从书本向生活延伸,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开拓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激起学生新的期待,把探究引向更深层次、更高境界。
例如,学完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一课,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后练习4组织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并及时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把这种植物的特点细致地写下来。在这篇日记中,除了可以用文字表达之外,还可以给文字配加图画,以增强表达效果。在班级里组织一次以“百花争艳”为主题的日记展览,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完《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可以带领孩子走进公园,走进田野,开展实践活动,认识更多的大自然文字,读懂大自然这部活书,让学生在天地大课堂中自由翱翔。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语文课上要教语文,语文课上要为学生而教。让我们给学生一支长篙,他们一定会快乐而主动地向探究更深处漫溯……